
诸葛亮之侄:因才而兴因骄而死.docx
5页诸葛亮之侄因才而兴,因骄而死 诸葛亮之侄:因才而兴,因骄而死 作者/顾建平 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是个受过典型贵族教育的贵公子,自小才气横溢,似乎是一个从眼睛到鼻子都能够显示出聪明的孩子 有一次,孙权宴集群臣余兴之际,他让人把一头脖子上挂着“诸葛子瑜”牌子的驴牵到庭院里子瑜是诸葛瑾的字,诸葛瑾感到受了戏弄,很不自在幸好,当时在场的诸葛恪在上面添写了“之驴”两个字,变成了“诸葛子瑜之驴”的意思,替父亲解了围 又一次,孙权问诸葛恪: “你认为你的父亲和叔父哪一个更聪明?”叔父当然指诸葛亮诸葛恪毫不迟疑地回答说: “当然是父亲孙权追问原因,诸葛恪这样回答: “因为父亲知道应该侍奉谁,而在这一点上,叔父却显得缺乏见识诸葛恪虽年少,却有如此俏皮而巧妙的应对辞令孙权听了,大为高兴 还有一次,诸葛恪与太子一起玩闹时,不知为什么,太子生气地大骂道: “元逊可食马矢元逊是诸葛恪的字于是,诸葛恪不相让地回骂道: “愿太子食鸡卵孙权在旁听到二人的争吵,问诸葛恪: “他叫你吃马粪,而你却请他吃鸡蛋,这是为何呢?”诸葛恪回答说: “因为它们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孙权听了,禁不住大笑起来。
孙权喜欢诸葛恪年少而才华焕发,并常常对他父亲诸葛瑾说: “蓝田牛玉,此言不虚啊!”因此,孙权对诸葛恪寄予很大的期望 世上大多数父亲如果有这样聪明的儿子,恐怕会笑得眼睛也眯起来了,但诸葛瑾的反应却恰恰相反老于世故的诸葛瑾感到儿子那闪烁的才华非常危险,经常皱着眉头说: “这小子将会毁了我一家啊!” 诸葛恪成人后,凭借天生的才气,同时又受惠于父亲建立的声望,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风顺最初,孙权任命他为管理羽林骑的官因文书往来繁缛,他很不喜欢不久,机会终于来了吴国在平定山越的问题上束手无策,诸葛恪自愿请求去平定山越地区结果,大获成功诸葛恪因这个功绩,被任命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大家都向诸葛恪表示祝贺,唯独他的父亲面带不悦,叹日: “恪大不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不久,吴国政治、军事上的大支柱陆逊去世了,诸葛恪成为继承者,被任命为大将军,掌握着军事大权七年后,孙权也去世了,诸葛恪接受遗诏,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军政大佬这时,他已50岁了 诸葛恪持续着一帆风顺的人生他总揽国政,采取了系列深得民心的政策,如废除特务机关、免除债务、废止关税等他的声望扶摇直上,备受百姓爱戴当时的吴国人民只要一看到诸葛恪外出远行,就会群集在他周围送行。
正当诸葛恪的新政面前展现出一条光辉灿烂的道路时,意外却发生了公元252年的冬天,孙权刚去世,魏国趁吴国处在守制期间,向吴大举进攻诸葛恪亲自率军在东兴(今安徽含山西南)迎击魏国大军,全面击溃了魏军的进攻,大获全胜他因这次功绩而深孚众望,声望达到了顶峰 沉浸在胜利中的诸葛恪,刚一过年,就着手准备再次出兵伐魏但是,这次出战却遭到了吴国所有重臣的反对:这样屡屡用兵,只会使军队过于疲劳,甚至最终可能徒劳无功但急于求成的诸葛恪却无视那些反对意见而下了全国总动员令他亲率20万大军包围魏的新城(今合肥市)没想到,敌人的防守非常坚固,两个月也没能够攻下来这期间,吴军的士卒日渐疲劳加之当时天公不作美,酷暑炎热,士卒只得喝生水解渴因此,士卒的身体频频出现状况,病倒者一个接一个 诸葛恪的部下几乎天天都要报告士兵病倒的情况,而诸葛恪却申斥这些部下是胡说八道,甚至将那些报告者斩首,Ⅱ下得再没有人敢报告了因城池久攻不下,作战不得不宣告失败诸葛恪感到有伤大将军体面,常常满脸怒气申斥部下 最终,诸葛恪无计可施,只得命令全军撤退伤病员东倒西歪,或倒在沟壑里,或被敌人俘虏堵塞了道路到处都是呻吟声、呼救声,惨不忍睹。
尽管如此,诸葛恪仍然满不在乎 这次战败的结局,给了诸葛恪致命一击,不仅损失了大部分士卒,连他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声望也一下子降到零,并且时刻处在朝廷内外的严厉批评声中 控制近卫军的武卫将军看到诸葛恪的失败后,燃起了争夺权力的野心他强行说服皇帝,由朝廷设宴请诸葛恪赴宴,然后在宴席间杀了诸葛恪诸葛恪掌握国政实权仅一年就自取灭亡了,并且整个家族全遭诛杀父亲诸葛瑾的担忧竟成了事实 诸葛恪的功业以一次失败就倾覆了,究其原因,只因一个“骄”字这种只有才气,而不谙人情世故的人,在顺利的时候表现出众,一旦碰壁,就十分脆弱地失败了诸葛恪因骄而白掘坟墓,那些恃才傲物的人应该引以为戒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