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上册书法教材.doc
31页1编写说明本教材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结合克拉玛依市实验小学的《文雅·兰亭书法教育特色规划》编写本套教材,适合二、三、四年级使用本教材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达到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能力的养成过程本教材以笔法、字法、章法(书法三要素)为教材编写体系注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每一课分有三个板块:第一,书写方法;第二,趣味知识(发现身边的书法、书法小常识、名作欣赏、书家故事) ;第三,语文同步练另外,每一学期还分别有 1-2 节的活动实践课,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汉字的基本单位是笔画,进而组成偏旁(部件) ,再形成整字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对于“识字”和“写字”双重目标都能相得益彰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学习方法,无论在课内或是课外,学会读帖,在临摹过程中,灵活运用描红、双钩、单钩、仿影,对临背临、意临2目 录第一课 认识硬笔楷书第二课 基本笔画 横、竖第三课 基本笔画 撇、捺第四课 基本笔画 点、提第五课 基本笔画 钩第六课 基本笔画 折第七课 复合笔画 1 竖弯、竖弯钩、横折弯、横折弯钩第八课 复合笔画 2 横撇、撇折、撇点第九课 复合笔画 3 横折钩、竖折折钩、竖折撇第十课 复合笔画 4 横折折撇 、横撇弯钩 、横折折折钩 第十一课 活动课 制作姓名桌牌(章法解析)第十二课 单人旁、双人旁第十三课 三点水、两点水第十四课 木字旁、禾木旁第十五课 竖心旁、提手旁第十六课 女字旁、绞丝旁第十七课 示字旁、衣字旁第十八课 耳朵旁、金字旁3第一课 认识硬笔楷书一、 美丽的汉字汉字是我国的主要文字,同时也是世界上传承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
现存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朝甲骨文和金文以后绵延不绝,演变为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汉字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一颗最美丽的珍珠,它是我们祖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二、写字姿势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稍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大概一尺(大约 33.3厘米)左右;身直,背部坐直,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大约六厘米左右) ;肩平、臂开,两肩平放,左右两臂自然摊开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足安,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三、执笔方法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4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执笔时首先要注意手指离笔尖要保持大概一寸(大约相当于 3.3 厘米)的距离,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食指稍稍向前,中指在后托着笔杆,无名指和小拇指自然地向手心弯曲笔杆顺势后倾,与纸面呈 45 度的斜角。
另外,我们的手心处要始终保持中空,握笔时也不可太过用力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 ,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 灵活运笔请记住:眼睛离纸 远,相当于 厘米手离笔尖 远,相当于 厘米胸离桌面 远,相当于 厘米四、明确笔画、偏旁(部件) 、部首的含义五、写字时,笔画的书写顺序叫做笔顺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不能割裂分开,不能单独孤立、机械底理解掌握正确的笔顺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汉字笔顺的原则是:先横后竖,比如“十”字;先撇后捺,比如:“人”字;上下结构的字要先上后下,比如“要”字;左右结构的字要先左后右,比如“休”字;全包围结构的字要先进入后封口,比如“国”字;上包下的字要从外到内,比如“问”字;下包上的字要从内到外,比如“画”字;中间突出的字要先中间后两边,比如“小”字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笔顺的字,比如:“上” “北” “心”5“我”等七、语文同步练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波浪灯作苹丽劳 从以下介绍的 8 种基本笔画及其衍生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然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挑都要出尖。
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第二课 基本笔画 横 竖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落笔稍停顿,缓缓向右行笔,略向右上倾斜,不宜过度,收笔时向右下稍顿横有长横、短横,还有左尖横、右尖横、腰粗横等形态,其形态变化之多成就了横形态的丰富、生动性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 ,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6竖画,写得要挺拔,不能左右摇摆、歪斜起笔稍顿,然后向下缓缓行笔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语文同步练:尤其区巨它安块站已甲豆识纷经如好娃洼书家故事: 偶创飞白 (东汉)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
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7第三课 基本笔画 撇 捺撇,有长撇、短撇、竖撇之分,长撇如柳叶,向左下方顺势撇除,舒展大方短撇不宜过长,取迅捷之势,短而有力。
竖撇取纵势,先写竖画,末尾再向左下行笔即可,呈瘦高型捺画 常常被人们比喻成大刀,一波三折,它与撇的方向正好相反入笔先向右上稍顿,再圆转笔锋向右下缓缓行笔,到底部时,再调转笔锋向右平铺出峰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8语文同步练:于首枝枫记刘植橘橙脖胳膊苍菊著字宜察书家故事: 门生为何苦恼 (晋)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后来又在会稽郡做官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据说有一次,他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
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9第四课 基本笔画 点 提点,虽小,缺很有份量,不能“以貌取人”而忽略了它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形态点画有左点、右点、挑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提 又称挑,落笔稍顿,再自左下向右上使出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 10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竖提,先写竖画,宜短小,挺直在竖画的末端,调转笔锋,自左下向右上写提画横折提语文同步练:胡戏棋钢观弹琴养休伸甜歌院除息您牵困书家故事:王羲之与天鹅饺子 王羲之从小就喜爱练字,他 7 岁时跟书法家卫夫人习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练,日有长进,不到三年已经是笔力沉劲,顿挫生姿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赛会上,一举夺魁,震惊了方圆百里的书法名家一时间,赞声不断,贺客盈门。
刚满 10 岁的王羲之,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禁飘飘然地骄傲起来了一天,王羲之路过一个小巷,见一家饭店门口人声喧沸,热闹非常尤其是店门上那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横匾上写着“天鹅饺子”但是字却写得无生气,缺功夫,呆呆板板王羲之看罢,小嘴一撇,心中暗想:这缺少功夫的字儿,也只有配在这陋巷小店门口献丑罢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样俊,无人不爱饺子有什么出奇?这是谁开的饺子店?竟敢如此狂傲!王羲之走进店内一瞧,见店内有四口开水大铁锅,并排设在一道屏风下边包好的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飞鸟,一个接一个地飞过屏风,不偏不倚,降落在各个滚沸的锅内饺子店内的伙计,则忙前忙后地招呼着食客,每个伙计管一口锅,各自报着数:一号锅半11斤,好,再来 1 斤二号锅斤半三号锅 9 两……王羲之好奇,顺手掏出几个铜钱,要了半斤饺子,然后坐下饺子不一会儿端上了桌他仔细观看,这里的饺子果然与众不同,一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白天鹅,曲项向天歌,真是巧夺天工他用筷子夹起一个饺子,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呀,顿时鲜香盈盈,味美绝伦,不知不觉间,把那一盘饺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饱餐之后,回味深长。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语:“这天鹅饺子,果然名不虚传心中暗想: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拙笔劣迹,实难和这饺子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饭店另写一副对联,也好不辜负食此美味想到此,他便问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了指屏风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风后王羲之绕过屏风,见一白发老妪端坐在案板前,一个人一边擀面皮,一边包饺子填好馅,飞快捏上几下,转瞬成了一只白天鹅,动作娴熟更令他惊奇的是,饺子包好之后,白发老妪随手将饺子向屏风那边甩去天鹅饺子便一个接一个越屏而过,降落在锅内每两 5 只,按伙计报的数,每口锅下多少,斤两分毫不差白发老妪的高超绝艺,使王羲之惊叹不已忙走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像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