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24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2701977
  • 上传时间:2017-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42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博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2013 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命题人:朱碧琼 审题人:邓伟一. 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遒劲(jìn)  长篇累牍(lěi) 发酵(jiào) 垂涎三尺(xián)B. 粗糙(cāo)  牵强附会(qiǎng) 内讧(hòng)  自惭形秽(huì)C. 执拗(ào)  言简意赅(gāi) 角色(jué)  花团锦簇(cù)D. 中肯(zhōng)  教学相长(zhǎng)[来 惬意(xiá)  戛然而止(jiá)【答案】B 【解析】A 劲 jìng;C 执拗 niù;D 中 zhòng,惬 qiè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品的后半部分,就由他们的放纵淫乐写到“长恨”本身了乐极生悲,乐极生恨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B. 有些作品意象之间跳跃性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就要根据诗中的“一粼半爪” “断帛裂锦” ,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

      C.且诗人忽而登山游湖,忽而神行仙庭,我们在跟随诗人一路上天入地,目不暇接之际,也会听到诗人昂扬奋进、愤懑激越的心声,感受到诗人潇洒出尘、耿介、孤高的气概 D. 作者凭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答案】B 【解析】一鳞半爪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关系,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C.在久居大陆的人的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在海边长大 的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点 D.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

      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新答案】A 【解析】 B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改成“不以为意” C“司空见惯”后不接宾语D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状的奇景,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望文生义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序的一项是(语句间标点可不考虑)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 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 ③有钱不一定快乐 ④看你怎么用 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A. ②③④①⑤ B. ①⑤②③④ C. ③②④①⑤ D. ①⑤④②③【答案】A. ②③④①⑤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10 题相州昼锦①堂记欧阳修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若季予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馀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②,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③,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公在至和中,尝以武康之节夕来治于相,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既又刻诗于石,以遗相人其言以快恩仇、矜名誉为可薄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而其志岂易量哉!故能出入将相,勤劳王家,而夷险一节至于临大事,决大议, 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注]①昼锦:据《汉书》载,项羽曾经说过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后以衣锦还乡为荣耀的事情韩琦以武康军节度使身份兼相州知州,因相州是他的故乡,所以取项羽的话改“夜”为“昼”命名厅堂,以示荣耀②大纛: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③桓圭:古代公爵所执的礼器,用于朝聘、祭祀、丧葬等场合衮裳:古代皇帝和三公所穿的礼服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相与骈肩累迹 累:重叠B.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 荣:荣耀C.以遗相人 遗:留给D.所以铭彝鼎 铭:铭文5 D(铭,铭刻)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富贵而归故乡 图穷而匕首见B.买臣见弃于其妻 侥幸得志于一时 C.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D.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也6 A(“而” ,连词,表顺承;B 均作介词,但前表被动,后解为“在” ;C 代词,代人,“的人” ;判断句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D、前作副词,为“于是” ,后表判断,为“是” “就是”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借魏国公韩琦回家乡相州为官时兴建“昼锦堂”一事,旌扬韩琦有高风亮节。

      B.主要叙述韩琦年轻时即高中科举,当时很有声望,虽身居高位却不以此自我夸耀C.文章开头写季子和朱买臣,是为了拿他们的骄矜自夸反衬韩琦的谦逊和不事张扬D.作者虽未登“昼锦堂” ,却为能诵读魏国公之诗而高兴,因钦敬其为人而写此文7 C(文章并未写季子和朱买臣骄矜自夸,只是为了借他们衣锦还乡乃人之常情,来衬托韩琦的品质之高贵8.为划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A.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B.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C.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D.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

      8 B 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闾里之荣也余虽不获登公之堂,幸尝窃诵公之诗,乐公之志有成,而喜为天下道也于是乎书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 (3)译文: (2)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 (4)译文: (3)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 (3)译文: (1)大凡读书人处在穷困的时候,在乡里受苦,一般的人和小孩都可以轻视他,欺侮他2)只有恩德遍布百姓,功勋施及国家,事迹铭刻在钟鼎石碑上,颂扬在乐章里,从而光照后世,并且留传到永远3)大概是不把前人夸耀的东西 算作荣誉,却把它当作警戒。

      翻译】做官做到将相,富贵之后回到故乡,这在人情上认为是很荣耀的事情,同时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看的读书人还处在穷苦的时候在乡里受苦,一般人和小孩都能轻视他,欺侮他像苏秦遭到他嫂嫂的无礼对待,朱买臣被他的妻子离弃一样他们一旦坐着华贵的大车,旌旗在前面引路,骑马的侍从在后面跟随,路两旁的人,互相肩膀挨着肩膀,脚印叠着脚印,一面望着一面赞叹这时那些平庸的男子,愚蠢的妇人,却东奔西跑,吓得汗流浃背,羞耻惭愧,趴伏在地上,在大车扬起的灰尘和骏马的足迹之间懊悔请罪这是一个读书人,在当时得意,因而意气洋洋的表现,过去人们把它比作穿着锦绣回到故乡那样荣耀只有尊敬的丞相魏国公却不是这样魏国公是相州人,世代有美德,是当时有名的公卿在魏国公年少的时候,就已经中了高高的科第,做了大官;天下的读书人,闻风下拜,希望瞻仰丰采,大概也有多年了所说的做将相,得富贵,都是魏国公早就应当有的不像那穷困的人,在一个时候侥幸得志,出乎平庸男子和愚蠢妇人的意料之外,从而使他们惊骇,并向他们夸耀自己既然这样,那么作为仪仗的大旗,不足以显示魏国公的荣耀;三公的命圭和礼服,不足以表现魏国公的显赫;只有恩德遍布百姓,功勋施及国家这些事情铭刻在钟鼎石碑上,颂扬在乐章里,光照后代,流传到永远,这才是魏国公的志向。

      读书人也是在这一点上对魏国公寄予希望啊哪里只是炫耀一时,荣耀一乡呢?魏国公在宋仁宗至和年间,曾经以武康节度使的身份来治理相州,就在后园里修建了“昼锦堂” 后来又在石碑上刻了诗,把它留给相州的人民他把快意于恩怨和炫耀名誉看作可鄙,大概是他不把前人所夸耀的东西算作荣耀,却把它当作警戒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魏国公对富贵持怎样的看法了!他的志向哪里能轻易估量呢!所以他能够出将入相,勤劳为国,做到平安的时候和艰险的时候表现完全一样至于遇到重大事件,决断大的主张,他垂着衣带,拿着笏板,不动一点声色,却能把天下治理得像泰山一样安稳,真可以称得上关系国家安危的大臣了他的丰功伟 业,刻在钟鼎上,谱在乐歌里,都是国家的光荣,不单是乡里的荣耀啊!我虽然没机会登上魏国公的昼锦堂,幸运的是曾经私下里诵读过魏国公所写的诗;我因魏国公的志向能够实现而高兴,很乐意讲给天下人听,于是写了这篇记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