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刘半农刘半农与《半农谈影》新编.doc
2页刘半农【刘半农与半农谈影】刘半农【刘半农与半农谈影】 在中国早期摄影艺术史上,刘半农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在摄影艺术创作上,还是在摄影艺术理论研究方面,他都是贡献卓著的开拓者与先躯者学习这段历史,必须从研究刘半农开始 垂条 刘半农摄 刘半农生于 1891 年,江苏江阴人,1912 年任中国新报、中华书局编辑1917 年任北京大学预科教授后赴英、法留学1925 年获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 刘半农还是当年新文化革命运动的一员勇将鲁迅先生称赞他在向封建文化冲击中“活泼,勇敢,很打了几个大仗” 从十七、八岁起,他就喜爱摄影1923 年在巴黎他又进一步研习摄影1926 年加入北京光社后,他的摄影创作热情更为高涨这一时期,曾参展、发表过多幅摄影艺术作品夕照垂条(见图),便是选自由他编辑、1928 年出版的北京光社年鉴第一集透过历史尘封,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光影构图章法的讲究和对作品内涵意蕴的追求 夕照 刘半农摄 刘半农以他的学识和成就,赢得了摄影同人的信任,于 1928 年、1929 年分别编辑出版了北京光社年鉴第一、二集这是我国最早发行的摄影年鉴,主要印发光社同人的作品,同时也记载了光社的活动情况,还刊登了社员的论文、译文,为研究中国摄影发展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他十分重视摄影理论研究1927 年,他将自己多年研习、探索摄影创作规律的体会,以及摄影同仁二、三十年代我国摄影艺术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们的创作经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论述,写成了半农谈影一书,同年十月,交由北京摄影社出版,翌年上海开明书店再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摄影理论专著 在书中,他首先为摄影正名,批驳了各种否定、贬低摄影艺术的论调其次,他提出了“摄影分类说”,不同类别的摄影须用不同的法则另外,他就“美术照相”(即艺术摄影)这一类别,提出了“意境说”、“同情说”(即以情感人)和“造美说”,并列举阐述了一系列“造美”的法则,并对用光、构图、影调等等艺术形式技术手法详细介绍当时,摄影科技还很幼稚,感光片的感光度只有 89,小相机刚刚问世,还未普及,摄影作品的表现力还比较低下,人们普遍认为摄影只能“复写”生活,这些理论、规律的提出,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它在摄影从机械模写时代向艺术创造时代的演进中,起到了发聋振聩的作用名家吴郁周曾评论:“半农此书,有举足若轻本领今天我们看来,在推动我国摄影艺术大大向前跨越的历史进程中,半农谈影功不可没 1934 年,刘半农去内蒙古百灵庙进行科学考察,不幸染病,与世长辞。
鲁迅先生曾撰文忆刘半农君纪念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