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导学案的优缺点分享.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224204080
  • 上传时间:2021-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骨干教师培训 4.16 课改-----“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号角吹了已久,导学案备课也风靡一时,一种全新的四环节教学模式“示—导—练—评”应运而生课改,到底是改形式还是改效率?导学案到底起着什么作用?是减负还是增负?是增效还是降效?以前我们学校推崇的“优秀导学案”到底优势在哪里?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我们学校开始实行导学案教学,老师们纷纷效仿,我们学科当然也不例外,从备课研讨整理学案,我们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都设置成学生填空的形式,这样对学生自学起到了导航作用,然后当堂练习,课后检测,周周测等等均以试卷形式出现,确实方便了学生进行学习 一.“导学案”的优点: 一).能资源共享,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因为它集中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二).节节课目标明确,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三).使得课堂更有序,更高效 四).更好地体现了“学-研-考”这一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方式,它一定的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预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案的情况调控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容量,并可有效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导学案”的不足: 一)在导学案设计上,老师清楚完整地反映了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甚至详细的各个环节和步骤,而缺少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空间,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 二)目前,“学案导学教学法”主要追求的直接目标是“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与质量的提高”但从长远看,其目标不应只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它将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相关,那就是通过围绕“学案式”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会学习,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及自我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三).课堂环节多,不利于自主发挥尤其是有些课型根本不需要导学案,有了导学案反而是课堂的累赘; 四). 优势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过多的展示的过程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如果没有老师的精辟讲解和引导,他们的思维能力很难提高; 五). 格式化的导学案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违背了学生成长规律;六).大量使用导学案,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收效与之不能成正比,有时甚至相反。

      总之,导学案的设置,目的是好的:使学生需要在课前自己动脑筋独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收集各种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达到预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付出的努力得到了恰当的认可,评价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的体验就会像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兴趣倍增,推动着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课改,不应单单依靠改形式,不是换了一套教材,或者改换一个形式就能解决问题的,要注重效率;导学案优点固然不少,这是毋庸置疑的,可关键是怎么设计?怎么用?内容更重要,收效最关键 三.拙见如果要用导学案,我的主张有四个字:“少” “简” “ 精” “多”一).少导学案在量上不要泛滥,要精选题,少而精地出导学案这样才不至于能使学生偏离其他科目而去完成个别科目,尤其是,学生认为作业完成就了事了,所以,像文科类的,非书面的作业,他们几乎不视其为作业二).简在质上下功夫导学案上不必要写得太多,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不应把思路统统设好,那样学生只能机械地、盲目地跟随着,尤其是高中生,他们和初中生不一样,高中生阶段更有主见,不太喜欢别人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所以我认为要“简”以“简”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创造思维的思维方式。

      三). 精精心设计,精简过程,精化内容,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四). 多即导学案要多样化,格式不应整体划一因为,一成不变的模式不但给学生,也给老师带来疲倦感不断地变换形式才能给人以期待,才能产生兴趣,进而收到更好的效果最后,再加上一条,教师做好教学反思,学生做好学习总结,教学效果应该很好应该符合我们学校提倡的“精-- 严 -- 细-- 实”吧?5 /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