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pdf
10页1 高二政治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检测 第 I 卷(单项选择题) 1.2014 年 7 月 11 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宣布使用“移动智能就诊”服务在自费诊间结 算基础上开通医保今后医保患者用支付宝钱包看病缴费,可以实现医保和自费部分的自动扣 费广州成为首家基于医保结算的移动挂号缴费服务的试点下列说法同材料中“首家服务试 点”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①树立榜样②纲举目张 ③异病同治④高瞻远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下列说法与此体现的哲理相 一致的是() ①和实生物,同则不继②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莎士比亚曾指出:“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 谢,落在尘埃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积极参与实践,重在行动 B.要注重量的积累,持之以恒 C.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要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 4. 现代家居设计中,最能体现设计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体,一个“点睛之笔”的创意,没准 能让人记忆犹新,并能迅速提升整个居室的层级。
这表明() ①整体统筹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②部分会影响整体③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④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 经济体制改革在走向深入的同时,暴露了各种矛盾与冲突,如社会冲突与对立、贫富差距与 腐败等,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困扰着改革进程对此,政府应 ①消除对立,不断解决矛盾 ②勇于突破规律,尽量回避矛盾 ③承认矛盾,积极正确解决矛盾 ④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 下列与此古训蕴含的哲学 寓意相一致的是A.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 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C.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D.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 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 8. 针对空气、水、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中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既要在全面治理污染的框架 下通盘考虑,进行总体设计,又要突出重点、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这一做法遵循了 ①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②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③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④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9. 沉睡千年的“死亡之海”罗布泊正在“复活”,变为欣欣向荣的“财富之源”昔日被人们 视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如今因地下钾盐资源而“复活”这表明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 目前,我国通信市场多网并存,有2G 、3G 、TD-LTE、4G 、5G ,这给了运营商和移动用 户更多的选择。
材料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选择性B.人们能够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D.联系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11.“温热有隙效应”: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 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 烬从这一现象中我们获得的生活智慧与下列哪个选项是一致的( ) A.满招损,谦受益 B.过犹不及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12. 只需一个按钮,家里的空调、热水器就可启动迎接您的到来;家里房门刚打开一条缝,您 马上就会收到短信:有人进您家了,, 这些科幻电影里的场面如今成为现实,物联网充分应用 新一代 IT 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具有客观性、条件性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人们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3.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①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②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③只注重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④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 “100-1= 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 的错误导致100% 的失 败。
100-1=0”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能状态关系整体的成败B.整体决定部分,部分没有整体所具有的功能 C.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对整体起决定作用D.部分与整体不可分割,离开部分的整体是不存在的3 15. 不断地尝试失败,于是你积累了经验;不断地尝试成功,于是你积累了信心人生,就是 一个过程,积累、迸发,再积累、再迸发,最终实现完美的自我这句话说明了(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16.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旧城的改造问题成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 内容于是在许多地方出现了盲目拆建,极尽模仿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专家指出:一 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克隆”,而在于立足城市的历史积淀,保护文化遗产,挖掘 人文资源,注入开放、包容、鲜活的时代元素这一观点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①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② 17. 白话文扬弃了文言文的陈腐与艰涩,更适宜和方便人们抒发新时代的新思想。
人类社会能够迈向文明进步,在于一种自觉的扬弃意识扬弃”是 A.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B.克服、否定消极内容,保留、肯定积极因素 C.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哲学态度D.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8. 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绵阳是科技创新驱动、科技体制改革和军民融合的试点,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经验、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军民融合是科技城建设的首要任务和 最大特色,绵阳始终发挥“探路者”的作用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C.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D.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9.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这蕴涵的哲理是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上与下这两个方面 B.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D.斗争是相对的,同一是绝对的 20.3D 打印 ( 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 思想起源于19 世纪末的美国,到21 世纪初已经变成现实 这一技术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代表,但真正大规模地被企业采用还需要时间因此,3D 打印被称作“上上个世纪的思想;上个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
这说明社会领域的新 事物 ①总要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②出现时间总是早于旧事物③总能立即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拥护 ④需要人们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 “蚂蚁效应”是说,一群蚂蚁选择在—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 有一天,一阵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逐渐腐 烂,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A.巢覆卵破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C.吐故纳新 D.绳锯木断 22. 一兵散,唯一人散;一将散,则全军散一把手作为单位的“火车头”,一言一行都影响4 着单位其他同志的工作动力因此,中央领导指出,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把手是 关键”上述认识的哲学依据是 A.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C.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D.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存在 23.2014年 8 月 19 日,国务院公布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
短短的一句表述,让一个规划了二十多 年的渤海跨海通道项目方案再一次“热”了起来烟大海底隧道即烟台至大连海底隧道的建 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类活动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人类活动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普遍的,人类活动要排除人为事物的联系 ④联系是具体的,人类活动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 评价原则之间常存在矛盾一般说,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就要增加成本,导致产品价格上 升;要考虑经济性,就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升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分析产品的性价比,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这启示我们,企业确定一个好的平衡点所运用的哲学方法是() A.一点论 B.重点论 C.唯物论 D.两点论5 第 II 卷(非选择题) 25.2014年,全国各地不断遭到“雾霾”侵袭,“PM2.5”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某校高 二( 1)班同学以“应对雾霾保护生态”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认识问题 : 21世纪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 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灭绝。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谈谈对我国生态问题的看法9 分)26.2014 年 8 月 8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 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 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 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 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 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 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 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