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课件.ppt

79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590129921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0MB
  • / 7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宏观经济学专题宏观经济学专题主讲人:李泽广主讲人:李泽广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南开大学金融学系nkroad@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个人介绍Ø南开大学金融系讲师、加拿大Mcmaster大学博士后Ø师从戴相龙研究员和马君潞教授获博士学位Ø2008.11月,入选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青年领军人物”培训计划Ø2006.3-2007.3,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公派留学Ø北京金融中心培训讲师,中国证券业协会命题专家Ø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和《新华文摘》等杂志发表文章三十余篇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述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是有关经济微观主体活动的学科,其研究重点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宏观经济学》是有关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的科学,其研究的重点是国民财富的产生及其决定情况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常听到这样一些名词:GDP GNPCPI PPI汇率利息就业率通货膨胀……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这些名词实际上都是描述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词汇,也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而这些恰恰正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主要内容因此学习宏观经济学,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经济的运行情况,这对于我们分析和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更好的做出决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述二、宏观经济学的起源与演进从起源来看,经济学在诞生之初实际上并没有微观宏观之分宏观经济学的产生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自我完善的产物为了了解宏观经济学的起源,我们需要从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开始谈起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关键人物式的发展脉络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理论渊源李嘉图约•穆勒剑桥学派庇古凯恩斯古诺洛桑学派早期芝加哥学派瑞典学派三十年代伦敦学派奥国学派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思想李斯特历史学派新历史学派制度学派熊彼特米塞斯等新剑桥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货币主义瑞典学派林德贝克新自由主义(哈)熊彼特理论的发展西德新自由主义罗斯托新制度学派费雪艾尔斯米音斯供给学派理性预期或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如果研究一下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至今,西方经济学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危机”-“革命”-“综合”的交替中向前滚动发展的•每一次危机的诞生都会孕育一次理论的革命,而每一场变革都会带来一种新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也恰恰是这种革命的一个成果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一) 经济学的起源经济学是一门关于财富的学问,经济学的起源直接源自对价值来源问题的探讨从早期的社会经济实践来看,财富的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以金银等贵金属为代表的货币,而能够带来“财富”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商业或流通领域萌芽时期的经济学者们普遍强调国家应当大力发展商业,同时实行“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以最大限度的积累金银财富这就是现代经济学的起源——“重商主义”10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重商主义”在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那里被发展到了巅峰,并孕育了古典经济学思想的萌芽“重商主义”发展到了后期,开始出现了一些反思,比如“劳动价值论”的形成以及“生产是财富之源”的思想等这些思想成为了后来古典经济学的萌芽1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二)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古典经济学从十七世纪中期开始发展,一直持续到19世纪70年代其中的代表人物则包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西尼尔,约翰·穆勒,马尔萨斯以及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等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亚当·斯密1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古典经济学的兴起1776年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1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古典经济学的中心就是研究国民财富如何增长的问题,强调财富就是物质产品,因此增加财富的方法就是发展生产促使生产增长的办法一是通过资本积累、人口增长等途径来增加要素的投入,二是促进生产技术的变革,提高生产效率所有的经济资源(土地、劳动、资本以及企业家才能)都为一个国家的财富作出了贡献1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古典主义者大都主张通过人的自利行为来实现社会整体财富的最大化在这其中,自由的竞争性的市场力量是引导个人自利行为达到社会福利最优的关键,因此古典主义者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1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古典经济学批驳了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认为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商业只是一种物质的等价流动,并不能带来整体财富的增长,并明确的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这样,古典经济学家就将经济学的研究从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从而使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有着独立体系的科学1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在经历了亚当·斯密,李嘉图以及詹姆士·穆勒等人的发展之后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在1848年出版的第一本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将古典经济学思想进行了第一次综合,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1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三)“葡萄酒争论”:古典经济学的危机与边际革命“葡萄酒争论”李嘉图时代就提出的一个著名的问题。

      因为酿造葡萄酒所花费的成本和人力是一样的,但陈化的葡萄酒总比新葡萄酒要贵很多,这种价格差别无法用劳动价值论来进行解释,因此显然有一种新的未知因素在影响着商品的价格1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19世纪的70年代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以及瑞士洛桑学派的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几乎同时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引发了“边际革命”这一理论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其所包含的客观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这是一种与古典学派截然对立的主观价值论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革命”:奠定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1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从而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数学上微积分理论的发展成熟也切合了边际分析方法的思想,因此从这一时期开始,数学逐渐成为了经济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边际革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最终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20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四) 马歇尔综合与“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另一本经济学里程碑式的教科书《经济学原理》当中开创性的第一次提到了均衡价值论,并使之成为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位真正的集大成者“占有无可争辩的一代宗师的地位”2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所谓的均衡,原是物理学当中的一个名词,即当一物体受到来自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作用,且两种力量恰好相等时,该物体由于受力均匀而处于静止的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为均衡马歇尔将这一概念引入到经济学当中,并用它来描述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时经济处于的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境界2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如果说古典主义的劳动价值论从供给角度揭示了商品价格的内在决定因素,那么边际主义则从需求和消费的方面对价格的决定做了重新的解释。

      在马歇尔看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了类似两种相反的作用力,即供给与需求,而商品的价格正是由这两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一个均衡的结果马歇尔的新古典主义是对原本存在极大对立的古典主义和边际主义的一次全面的综合与发展2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新古典主义虽然与古典主义一样将自由的市场行为视为最高准则,但其研究的重点已经由生产领域转向了消费和需求领域,由古典主义的财富的积累和创造转变为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使社会资源达到充分利用,并给人民带来最大的福利是新古典主义者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我们所学习的微观经济学实际上就是以马歇尔的新古典主义思想为蓝本的2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五)大萧条:新古典理论的危机新古典经济学在诞生之后一直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正统地位,这使得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坚信,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上的自由竞争总会自动调节到所有资源都被充分利用的境地,失业只是由非均衡向均衡调整时的过渡性现象,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2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1929-1933年爆发于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场空前规模的大萧条使新古典经济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看起来十分牢固的新古典主义理论基础开始被动摇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附注附注:2006年开始爆发的次债危机,进一步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推向风口浪尖2009年下半年的Economist杂志,克鲁格曼和卢卡斯两位大师级经济学家的口水战2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问题出在哪里?为了了解新古典主义理论为何会遭遇危机,我们有必要先来审视一下新古典理论的基本特征新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逻辑演绎基础之上的一种理论,其特征就是从基本前提假设出发,通过数学的演绎推理得到结论2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这种依靠数学方法进行演绎推理的一个好处就是,如果一个命题的假设前提不存在错误,那么由此得到的命题是必然正确的因此如果这样一种理论出现了问题,那么毛病就只能从其假设前提上去寻找了那么新古典理论又有着怎样的假设前提呢?2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新古典假设之一:理性人假设新古典假设之一:理性人假设所谓的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的抽象,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人的本性是追求私利的,是以利己为原则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理性”的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出于利己的动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更大2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新古典理论认为:在“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个人出于自利动机的行为会产生利他的社会效果,从而保证了个人理性和社会理性达到统一数学工具的引入使得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被具体化为一套以最大化为原则的经济理论体系: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而产生了需求函数,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产生了供给函数,最大化原则就成为了西方(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假设前提30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新古典假设之二:完全信息假设新古典假设之二:完全信息假设在以新古典主义为核心的微观经济分析中,大部分的理论都包含着完全信息假设这一假设条件的含义就是指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对于有关经济情况都具有完全的信息在新古典主义者看来,这种完全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的3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价格机制控制着理性的经济人:它会刺激生产者按照需求变动的信息行动它会刺激消费者按照供给变动的信息行动,从而协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达到供求的均衡价格变动传递的信息还可以刺激人们用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生产,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利用3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因此价格机制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石,被亚当·斯密誉为“看不见的手”3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新古典假设之三:完全竞争假设新古典假设之三:完全竞争假设价格机制传递信息的作用能否发挥,一个重要的条件就在于价格的形成是否是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如果价格是在政府的管制或者垄断干预下形成的,那么它所传递的信息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供求变动,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为了保证市场机制的运行正常,又设立了第三条前提假设,即完全竞争假设3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完全竞争假设从提出的那一天开始就因为其苛刻的条件而遭到无数的批评。

      这些条件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摩擦、冲突、制度以及其它制约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但这基本上只存在于幻想之中!3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市场出清——新古典经济学的推论从以上三个假设前提出发可以得到一个新古典经济学中的重要推论,即市场出清3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亚当斯密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图景,即个人理性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达到社会理性,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则将这一思想发展成一套更加精致的定理,即给定价格等限制条件,消费者和厂商的最大化行为将导致市场均衡状态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3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一般均衡思想的意义在于,如果这一均衡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动实现,那么就说明在所有的市场中都不存在过剩和短缺,因此充分就业是可以在市场经济下自动实现的3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新古典经济学用了近乎两个世纪的时间在自己的假设基石上堆建起了自己严密的逻辑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看来,只要人是自利的,且价格机制是正常发挥作用的,那么在产品市场上就会实现供求相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会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是经济中的常态,而失业和供求失衡只是经济中偶然出现的非均衡现象而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不应当对经济进行干预,国家的作用只是充当市场的“守夜人”或者“看门狗”3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国民经济平衡的实现机制劳动市场均衡确定了就业水平和实际工资资本市场均衡确定了利率、储蓄和投资,从而确定了社会资本的数量如此确定的就业水平和资本水平又通过生产函数确定了社会总产出水平接着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就把物价水平确定下来货币工资通过实际工资与物价水平的乘积便得以确定。

      40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然而新古典经济学这种精雕细琢的和谐均衡没有经受住30年代的一次重大的考验,这场考验就是爆发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大萧条面对近40%的社会生产力损失、产品的过剩和严重的失业,新古典经济学家们在理论上无法给与解释,在政策上也无法提出解决的办法,新古典经济学濒临崩溃的边缘,这被公认为是经济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危机4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19291929《《商业政纪事报商业政纪事报》》““本周发生了从未有过的股票本周发生了从未有过的股票市场灾难市场灾难””n到1929年底,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各种股票价值总共下跌了450亿美元,股票市场全面崩溃n金融危机导致工业、农业等经济部门的连锁反映,出现了全面危机n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蔓延到加拿大、日本和西欧各国,形成全面的、深刻的、漫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4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在在1929年年夏夏季季的的三三个个月月中中,,威威斯斯汀汀豪豪斯斯公公司司的的股股票票从从151上上升升到到286,,通通用用电电气气公公司司的的股股票票从从268上上升升到到391,,美美国国钢钢铁铁公公司司的的股股票票从从165上上升升到到258。

      实实业业家家、、学学究究式式的的经经济济学学家家和和政政府府领领导导人人都都表表示示对对未未来充满信心来充满信心 财财政政家家伯伯纳纳德德·巴巴鲁鲁克克于于1929年年6月月写写道道,,“世世界界的经济形势似乎即将大幅度地向前发展的经济形势似乎即将大幅度地向前发展 1929年年秋秋,,耶耶鲁鲁大大学学教教授授欧欧文文·费费雪雪宣宣布布::“股股票价格所已达到的高度看起来象是持久的票价格所已达到的高度看起来象是持久的 财财政政部部长长安安德德鲁鲁·W·梅梅隆隆也也于于1929年年9月月向向公公众众保保证证::现现在在没没有有担担心心的的理理由由这这一一繁繁荣荣的的高高潮潮将将继继续续下去 ——《《全球通史全球通史》》危机前夜危机前夜4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我破产了我破产了我不想活我不想活了了股票股票 这是一个排队领救济面包、寻找施粥所、这是一个排队领救济面包、寻找施粥所、退役军人在街角卖苹果的年代成千上万的男人,甚退役军人在街角卖苹果的年代。

      成千上万的男人,甚至还有些女人,从东岸到西岸来来回回地至还有些女人,从东岸到西岸来来回回地““偷乘火车偷乘火车””,希望找到工作,或者只是因为无别的事可做希望找到工作,或者只是因为无别的事可做 ——[——[美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全球通史》》4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2.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4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仅19331933年一年就有年一年就有640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有5 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小羊被杀死19291929--1933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4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六) 凯恩斯主义与“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出生于一个正统的学者世家,除了做一名成功的金融家之外,他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都享有盛名凯恩斯在剑桥大学的老师就是著名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这两位名师都公认凯恩斯是一位天才4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六) 凯恩斯主义与“宏观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在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打破供给创造需求的定论,强调需求因素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从此经济学科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4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在凯恩斯生活的年代,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如下特征:Ø长期的停滞和增长率的下降Ø人口增幅变慢Ø土地被殖民化完毕因而没有继续拓展的空间Ø工业革命结束之后也没有蒸气机、铁路、电力或汽车这样的发明来刺激新的资本更新投资Ø生产开始大大的超过了消费这些以及大萧条都引起了凯恩斯的关注和思考4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凯恩斯将一些零散的宏观经济思想进行了整合,以一本著作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这本著作就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简称《通论》50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凯恩斯主义完全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三个假设5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首先,凯恩斯主义认为信息不完全,所以价格机制并不能解决或者有效解决供求问题,价格是具有刚性的其次,由于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必然产生生产过剩和大规模失业的经济危机,从而从理论上说明了资本主义市场的非均衡特征5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凯恩斯主义批驳了新古典主义的“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身需求)”,否认储蓄会自动的转化为投资的观点,从而割断了新古典理论中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5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PS:什么是萨伊定律?什么是萨伊定律?古典学派的萨伊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萨伊定律”,该定律认为,人们生产产品之后是为了用其交换其它的商品而不是把它换成货币,货币是虚幻的,不实际的,拿到货币的目的也是为了用它来交换其它产品因此一件产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就以它的价值为其它商品创造了一个市场,因此供给的多少就决定了需求的多少这就是所谓的“供给创造需求”5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再次,凯恩斯主义则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析紧密的结合于一体,同时重视两个实物和货币两个市场此外,在方法论方面,凯恩斯又重新回到了重商主义的研究方面,抛弃了过去的微观分析,转而代之以总量分析方法,即宏观经济分析5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由于抛弃了新古典主义的假设前提,凯恩斯主义认为,如果离开了政府的干预,经济的充分就业和市场出清这一均衡结果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则是必然的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思想,转而走向国家干预主义5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凯恩斯主义的主张可以概括为:Ø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是前提Ø财政政策是重心Ø举债支出是手段这些理论及其主张奠定了宏观经济学的基石,并成为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端。

      5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七) 萨缪尔森综合与“新古典综合派”在凯恩斯主义诞生之后,由于其理论体系与新古典理论存在着截然的对立,二者之间的矛盾看似不可调和的,经济学由此也分裂成了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和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那么,未来的经济学究竟应该何去何从?5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七) 萨缪尔森综合与“新古典综合派”二战后“新古典综合派”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面对凯恩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革命,萨缪尔森于1948年出版了《经济学》,这也是一本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教科书,并实现了经济学史上的第三次综合新古典综合派是所谓的“凯恩斯革命”之后起初最有影响力的凯恩斯学派,又先后自称“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Post-Keynesian)”试图在凯恩斯的总量经济范畴基础上,用新古典的个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构造一个所谓和谐统一的新经济学殿堂在经济政策上,主张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以减少失业、消除危机饱受争议,然而对当今经济政策影响极为深远代表人物灿若群星:萨缪尔森(1970)、阿尔文.汉森、希克斯(1972)、詹姆士.托宾(1981)、罗伯特.M.索洛(1987)、弗兰科.莫迪利安尼(1985) 5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理论上,萨缪尔森研究了两种理论的适用条件,并认为,如果现代经济学能够使得自由社会成功的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那么它的重要性将会减退,而关注资源有效配置的传统经济学将重新获得成功在萨缪尔森看来,以凯恩斯主义理论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学不过是恢复传统经济学充分就业假定前提的手段,一旦实现充分就业,两者的地位就要转化,传统的理论会重新取代凯恩斯主义60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萨缪尔森主张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理论是可以并存,并适用于两种不同条件下的理论,他们可以进行有效的结合,由此萨缪尔森开创了新古典综合派的宏观经济理论6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凯恩斯主义理论不仅不是攻击新古典经济学并使其灭亡的对手,反而是将其从死亡线上拯救过来的恩人。

      ——萨缪尔森6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萨缪尔森根据自己的观点,用浅显的文字叙述和解释了凯恩斯《通论》的理论结构,使凯恩斯主义得以广泛传播并最终演变成为了当代的宏观经济学而实践上的成功也使得萨缪尔森提出的新古典综合论在西方理论界和政界广泛盛行,《经济学》也成为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经济学书籍(17次出版,全球发行愈千万册)6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新古典综合派的诞生不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平息了《通论》出版以来西方经济学界的争论和分歧,成为了现代经济学的正统理论,同时也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看来,政府如果愿意的话是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组合来打赢一场反对萧条的战争的6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当前,新古典综合派已经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主流思想,但事实上它却不是唯一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当前的一些主要的宏观经济学派别还包括:Ø新剑桥学派Ø货币主义Ø供给学派Ø理性预期学派6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货币主义学派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产生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五次革命”:米尔顿·弗里德曼发动的“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货币问题名言: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使凯恩斯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6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六次革命”:美国经济学家小罗伯特·卢卡斯(R.Lucas)理性预期就是建立在西方流行的基础之上除却上述几次革命之外,也有观点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视为新的理论革命6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当红的经济学牛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由于对动态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而获得2004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贡献分为两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动态不一致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不但改变了经济周期理论,也改变了宏观经济学,打破了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和短期,以及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开的传统做法此后大批新凯恩斯主义者:曼昆、斯蒂格利茨、伯南克、保罗·克鲁格曼、埃德蒙•费尔普斯、斯坦利·费希尔供给学派新代表:马丁·费尔德斯坦货币主义代表者:蒙代尔新制度经济学者:科斯、诺斯、阿森莫格鲁6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各派宏观经济思想众说纷纭,对于同样一个问题的解释以及具体的政策建议也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宏观经济学至今仍然没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作为一个诞生不过百年的理论,宏观经济学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其在经济理论界的地位目前,以解决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学》与解决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宏观经济学》已经成为了任何一个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所必修的两门基础课程6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70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消费者等单独个体行为不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整体,因此也涉及到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由于宏观经济学诞生于大萧条的背景之下,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新古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经济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失业和过剩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可以概括为宏观经济波动与增长71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落实到具体的研究中,通常又根据生产能力的可变性将研究归结为短期、中期与长期三个不同的侧面来进行这三个方面分别解答了不同的宏观经济问题72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1. 短期的经济波动经济总量的变化并不是一个平滑的变动过程,而是存在明显的波动性这种波动性也被称之为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在短期内我们通常都认为供给总量没有达到现有生产能力的极限,因此产出是可以无限延展的,也就是说只要存在需求,人们可以生产出任何想要的产量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完全竞争市场分析是对应的,即经济中存在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73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因此,在短期分析当中总需求水平的变化会决定总产出,而供给对总产出则没有任何影响同时价格也是既定的由于总需求决定了短期的产出以及就业,因此在短期分析中,研究的重点就是总需求的变动74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2. 中期的价格与产出变化短期内的研究只涉及了需求和产出的变化,而没有提及价格的因素。

      那么经济中的总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率又是怎么决定的呢?为此宏观经济学引入了第二类模型,即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在中期中,生产能力是受到限制的,随着产出水平的增加和现有生产资源的消耗,厂商索取的价格也会提高,因此中期中经济面临一个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二者的交点决定了价格和中期的产出水平75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3. 长期的宏观经济增长如果把目光转向长期,我们会发现在长期内,一个国家的人均产出水平总是呈增长的趋势,但增长的速度却有快有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呢?这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另一个问题在长期中,生产能力不再是既定不变的,而生产能力的增长则导致了总产出的增长因此,研究是哪些因素决定一国的产出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的第三个主要领域76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四、本课的讲授安排四、本课的讲授安排Ø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Ø短期分析—IS-LM模型77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Ø中期分析—AS-AD模型 Ø长期分析—经济增长理论Ø通胀与就业理论Ø经济周期理论78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引言:宏观经济学概论讲授教材及参考书目:多恩·布什 费希尔·斯塔兹:《宏观经济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N·格力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9宏观经济学1:起源与流派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