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青岛即墨温泉镇简介》.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48099040
  • 上传时间:2022-11-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3.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青岛即墨温泉镇简介》即墨东濒黄海,南依崂山,是青岛近郊市,素有“青岛后院”之称全市总面积17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8万公顷,辖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市旅游度假区,1033个村庄,10753万人口温泉镇在青岛市区东部40公里处,地处即墨鳌山卫版块,南连崂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北接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是崂山-田横岛旅游区的衍生.距青岛港4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30公里全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人口5万,是青岛地区待开发的集自然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现代旅游居住胜地1、温泉镇未来发展规划:在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一线两翼"的发展战略中,温泉镇所在的鳌山卫组团与田横组团、琅琊组团并列为青岛市三大规划组团,其中鳌山卫组团的2020年发展目标为建设成为青岛市东翼海湾型城镇组团,高端会议中心、旅游度假中心、居住中心及海洋科研中心,2020年总人口规模约18万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平方公里.在青岛市城市建设四个层次的等级结构中温泉镇作为23个重点发展城镇之一,2020年总人口规模控制在5-10万人,将建设成为青岛市的高端会议中心、旅游度假中心以及居住中心的一个新型海湾城镇.2、区位优越,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青岛市在2020年将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市域内一小时、与半岛都市群主要城市之间两小时、与省内主要城市之间三小时的通行目标,即墨在立体交通的规划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即墨扼青岛通往全国的陆上“咽喉”,胶济、蓝烟铁路横穿境内西部,济青高速公路、青烟、青威、青沙等5条国家和省级公路纵贯全境,青银高速公路、青威一级公路拉近了即墨与全国各地的距离.城区距流亭国际机场不足15公里,距青岛港40公里;西到蓝村、即墨火车站分别为24公里和15公里市乡公路四通八达在青岛市的港口规划以胶州湾港口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鳌山湾和董家口港区为两翼,地方小型港站、综合旅游港点为补充的多层次港口发展体系3、旅游发展格局青岛市确立了以沿海海滨带为主体,向海域、近海岛屿和陆域纵深延伸,以滨海城市风貌区、旅游景区、度假区为重点,形成“一线、两翼、二十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格局u “一线", 指滨海沿线.由海岸带串联胶州湾两翼主要旅游区和度假区,包括环胶州湾地区及田横、鳌山、瑯琊等主要旅游组团.u “两翼",东翼滨海地区:自青岛主城至即墨市丁字湾,包括青岛主城、崂山风景区、鳌山、田横等,以风景名胜、山海景观、温泉度假、海岛风光为主题,分为8个旅游区。

      u “二十区”,由市域范围的风景名胜区、海滨旅游区、旅游度假区、文化旅游区、生态旅游区和海岛旅游区等构成20个特色旅游区,是青岛区域旅游规划的重点8个旅游度假区为田横岛、温泉、仰口、石老人、红岛、凤凰岛、灵山岛、琅琊台旅游度假区12个风景旅游区为丰城和金口旅游区、鳌山城市海滨旅游区、崂山风景名胜区、青岛城市海滨旅游区、小珠山风景区、灵山湾及胶南城区、大珠山风景区、琅琊台风景名胜区、艾山地质文化旅游区、三里河文化旅游区、大泽山风景区、产芝湖生态旅游区.其中凤凰岛旅游度假区、鳌山—温泉国际旅游发展区、仰口旅游度假区为3个国际旅游度假发展区.4、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即墨处于北温带沿海区域,年平均气温12℃,降雨量750毫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润相济,气候宜人为旅游佳境城东20公里的鹤山,风景奇绝,素有“崂山之秀”的美誉,元明时为北方著名的道教胜地,著名羽士张三丰、邱处机、李灵仙、徐复阳等遗迹至今可寻城西5公里之马山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现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上石林耸立,硅化木保存完整历史名岛——田横岛由省三联集团投资3.2亿元开发建设,现为省级旅游度假区.即墨的海水温泉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建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青岛培训中心等一批国家、省、青岛市级培训疗养基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疗养人员.随着温泉镇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相关的配套也不断完善,目前已有5家五星级酒店落户温泉:青建熙景温泉五星级假日酒店海信温泉王朝产权式度假酒店芭东小镇度假五星级酒店港中旅海泉湾五星级酒店嶺海国际超五星级度假酒店等5、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秦代置县,汉初已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隋朝建城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即墨因墨水河而得名.“即墨”之名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多次出现.战国时期,即墨被称为“三齐名区",文化发达、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与齐都临淄“并夸富饶”,尽享渔盐之利秦统一中国后,即墨正式定为县,隶属于齐郡.馆藏北宋金银书写《妙法莲花经》为“国宝”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