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10页2019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总分150,考试时间180分钟)名词解释1.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2. 课程标准3. 德育过程4. 结构主义教育5. 有教无类6. 发现学习简答题1. 教育的政治功能2. 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3. 罗杰斯的学生中心教学观4.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论述题5.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6. 教学过程中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7.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及对教育的启示8. 杜威的教育思想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该问题分值: 5答案: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和教育的社会纵向流动功能教育之所以具有社会流动功能,是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学历、能力和人格,创造能够流动的条件与可能2.课程标准该问题分值: 5答案:课程标准是指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按教学科目编制的,它反映某一门学科的性质、特点、任务、内容及其实施的特殊方法论要求课程标准一般由说明(或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等部分组成课程标准在贯彻与落实课程方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它不仅是教材编制的基本依据,而且是编好教材的前提和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②它也是教师领悟与掌握一门课程的精神实质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正确进行教学设计(即备课)的有效工具3.德育过程该问题分值: 5答案: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合理的德育过程,引导、培养和促进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它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①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②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③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4.结构主义教育该问题分值: 5答案: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流派侧重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其重要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②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③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④提倡“发现学习法”;⑤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结构主义教育把认知发展与教育统一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互相协作提供了一个范例,提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对现代西方课程论影响很大但是,结构主义教育的某些观点带有片面性,有的想法也过于天真和理想主义,致使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偏难,也引起了人们不同的评论和争议5.有教无类该问题分值: 5答案:“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则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6.发现学习该问题分值: 5答案:发现教学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一种可贵探讨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内在动机和信息提取发现学习的优点和不足有:①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兴趣等;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②不足:学生需具有一定背景知识和技能;容易受挫从而降低积极性;容易对落后个体造成精神压力;容易放任自由,导致学习质量低下因此发现学习法应当和接受学习法结合使用、优势互补简答题1.教育的政治功能该问题分值: 10答案:教育通过传播与宣传一定社会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调控、主导一定社会的舆论和规范,积极地影响人、引导人,尤其注意通过培养年轻一代的政治理念与品德,以促进和保障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与路线的巩固和发展教育的政治功能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教育进行,教育作为传递文化、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的活动,能以直接的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从而为一定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创造重要条件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古代教育十分重视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现代社会强调法治,使得教育更重视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由于科技向管理部门的全面渗透,国家对政治管理人才的要求就更高了许多国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设立了专门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学校、系科。
社会越发展,对政治管理人才的素质要求越高,通过教育选拔、培养政治管理人才就显得越重要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政体,但也与该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国民的文化素质越高,其国民就越能认识民主的价值,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就越能履行民主的权利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充分注意教育在这方面的作用4)教育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学校是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集中的地方,他们有知识、有见解,思想敏锐,勇于发表意见,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言论、行动、讲演、文章、学校的教材和刊物等,来宣传一定的思想,造就一定的舆论,藉以影响群众,为一定的政治、经济服务因此,要重视通过教育形成正确舆论对社会政治的积极作用2.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该问题分值: 10答案: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它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学,才能自主地掌握学习的方向、要求和质量,自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学习目的。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①引导他们学会朗读、默读和背诵的方法;②学会浏览、通读与精读的方法;③学会利用读物本身的序言、目录、注释、图表;④学会做记号、提问题、作眉批、摘要、摘录、写提纲和读书心得等3)善于在读书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读书要深入,关键在于对所学知识能否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宋代教育家朱熹对指导读书有精辟的论述:“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在个人阅读基础上,适当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办学习园地、交流心得,以巩固和增进读书的收获,培养读书的兴趣爱好3.罗杰斯的学生中心教学观该问题分值: 10答案:罗杰斯的学生中心教学观认为应该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引向学生, 把学生的思想、情感、 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体, 从而促进了个别化教学运动的发展1)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 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 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 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 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 因此, 教学的结果, 或者是毫无意义的, 或者可能是有害的 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 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 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为此, 罗杰斯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教师可以通过讲演、 考试甚至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 而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 而学生只是服从者”2) 教师的角色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 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自身具有学习的潜能, 促进者只需为他们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 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使他们知道如何学习, 他们就能学到所需要的一切3) 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罗杰斯认为, 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 专业知识、 课程计划、 视听材料、 演示和讲解、 丰富的书籍等, 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 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 而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学习的促进者的真诚一致、学习的促进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学习的促进者的同理心4.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该问题分值: 10答案:人文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世界观尽管人文主义教育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色,但在基本特征上有共通之处,这些特征是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在教育上的具体表现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
这些都表现出人本主义内涵,人的力量、人的价值被充分肯定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亦具有古典性质,但这种古典主义绝非纯粹的“复古”,实则含有古为今用、托古改制的内涵尽管它也具有局限性,然而在当时却是进步的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这是人文主义教育与中世纪教育的根本区别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不反对宗教更不打算消灭宗教,他们希冀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5)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并非大众运动)所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的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综上可见,人文主义教育具有两重性,进步性与落后性并存,尽管它还有不足之处,但它扫荡了中世纪教育的阴霾,展露出新时代教育的灿烂曙光,开欧洲近代教育之先河论述题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该问题分值: 20答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由此看来,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2)教育活动的具有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