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OM市场分析.docx
9页ITOM市场分析一、 ITOM行业概况和趋势(一)ITOM行业介绍ITOM(IT运维管理)是指运用工具软件对IT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等对象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提供反馈,为监测对象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保障ITOM产品主要分为监控、管理和自动化三种监控类包含基础设施监控、应用性能管理(APM)、网络性能管理(NPM)、大型机性能监控,其中面向IT基础设施的监控最为成熟;管理类包括IT资产和财务管理、IT服务支持管理和其他IT运维管理,如各种ITSM系统和CMDB软件系统;IT运维自动化主要指自动化运维工具,如开源的Ansible、Puppet等二)ITOM行业发展现状在信息化发展初期,企业级IT系统规模较小且业务和系统架构简单,IT运维管理主要以面向机房、服务器、监控管理等底层的基础架构为目标,作为保障业务顺利进行的辅助手段为企业产生间接的业务价值在此阶段,IT运维管理技术应用相对单一,运维工具尚未出现企业运维水平往往依赖于团队中核心运维人员的知识经验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传统运维方式难以满足企业信息系统规模逐渐扩大、业务量迅速增长的需求,通过ITOM提升企业IT基础架构运维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而提高运维效率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内在驱动。
ITOA(IT运维分析)是ITOM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分支,其更加注重数据价值的挖掘与传递,能够有效解决监控数据孤岛问题,实现监控工具、监控数据的价值优化ITOA是指通过搜集机器数据、通信数据、代理数据、探针数据、指标采集数据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海量数据分析,识别IT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实现业务运营与IT运维的有效协同,从而帮助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业务决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的IT基础架构逐渐从原来的单一IOE架构向x86、云化、开源分布式架构转变这一阶段伴随着基础架构的革新,IT运维管理更加强调按需应变,敏捷响应业务需求,ITOM行业因此开始从稳态向敏捷态倾斜目前在ITOM市场方面,大型企业对ITOM投入较多,且自动化类产品比例逐渐增加,而随着IT运维的价值日渐受到重视,交通、政府等市场份额占比较低的行业会为ITOM提供新的增量空间ITOA领域在中国依然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大部分企业对于IT运维管理的需求还没有上升到数据分析的层面,整体市场格局还没有形成领先的IT运维厂商则在同密切合作关系的客户在ITOA领域进行尝试和探索三)ITOM行业发展趋势国内ITOM产业正迎来结构性变革,基本维持当前的增长态势。
ITOA的市场渗透率预计将不断提高,与整体ITOM市场相比展现更为迅速的增长IT运维管理理念上,为了满足企业对于按需应变、敏捷响应的业务需求,ITOM运维将逐渐有从ITIL向DevOps发展的趋势以ITIL理念为核心的各种ITSM系统将运维操作流程化、规范化、分工化这种集中式的技术架构结构相对简单,运维操作稳妥;而DevOps理念关注开发运维一体化,以自动化工具下高效率的自动化操作代替冗长流程控制下的规范性操作,更适合现代化企业的开发运维需求企业将结合自身特性,对ITIL与DevOps产生不同层面的需求,这对ITOM厂商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充分利用好原有基础设施以保持稳定服务,也应当通过DevOps体系满足客户不断迸发的新业务需求而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ITOM从原有的人工+被动相应,向更加自动、高效的智能运维即AIOps发展,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二、 我国IT运维服务行业现状及前景IT运维管理涵盖IT运维服务和IT运维产品两个层面,企业需要通过服务和产品之间的有机整合和动态协作,共同实现IT系统对业务运行的有效支撑从产业链环节来看,IT运维服务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行业,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和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下游客户覆盖广泛,重点客户分布在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电力公司、交通物流企业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领域。
三、 发展机遇展望未来,随着国内IT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宏观政策支持、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及技术成熟,我国IT运维服务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机遇和环境,未来发展前景可观一)政策环境IT运维作为贯穿企业数字化转型和IT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随着数字化转型和云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对IT运维行业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因此,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产业重视程度加速及相关政策的颁布,客观上有利于我国IT运维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提升,及第三方运维国产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二)经济环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平稳,中长期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096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占GDP比重为53.3%因此,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为IT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平稳,中长期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096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占GDP比重为53.3%因此,随着国内经济增长结构持续优化,为IT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同时,由于IT运维服务于企业的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所以随着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及产业数字化经营理念在各行业持续渗透,IT运维服务在企业IT架构中的基础性地位不断凸显,激励着企业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增加数字化投入据统计,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同比增长9.5%,预计2021年有望达到45.2万亿元,增速加快三)技术环境由于企业相关业务复杂程度持续上升及应用更新频率加速,单体式架构短板逐渐显露,以微服务、无服务器化等为主的云原生技术开始应用于软件开发架构不过,云原生技术架构较为复杂,尤其是微服务架构的复杂性会导致系统性能问题难以预测且不便溯源因此,通过自动化性能监控工具介入实现应用性能实时监控和问题溯源成为必然的选项,这将驱动IT运维服务行业向主动式、响应式运维升级近年来,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以及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持续提升据统计,2020年中国IT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为8600亿元,同比上涨11.69%,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13.14%,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在2021年末有望接近一万亿元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据统计,2020年中国IT服务行业服务类型主要集中在前端开发,以及后端的运维和集成,其中,以运维和开发为代表的IT服务,已占据IT服务57.8%的市场份额,对促进IT服务市场增长贡献显著。
未来,随着IT服务市场规模的进一步增长,IT前市场和后市场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四、 IT服务行业竞争格局IT服务行业竞争企业较多,呈现高度分散的市场竞争格局,单个行业参与者占据的市场份额较低地方性厂商凭借客户关系和服务响应的优势占据市场的一席之地,全国性厂商在议价能力、技术研发和资金实力方面具有优势,且对于大型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全方位管控能力强行业下游客户多为金融、电信、电力、交通运输、制造等领域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IT基础架构较为复杂,内部控制严格,对于服务商的经验要求和甄选标准较高,服务商对于新客户获取具备一定的壁垒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规模较小、能力较弱的本地小型服务商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而全国性及区域性大中型服务商将通过竞争扩大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IT基础架构运维服务行业的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1)原厂服务商:主要包括IBM、HP、Oracle、Dell、EMC等国际知名厂商,以及华为、浪潮、曙光、联想等国内厂商,为客户提供基本运行维护服务与高级服务等目前IT国产化大趋势与去IOE运动背景导致国外厂商的垄断格局被打破,国内厂商软硬件产品的市场占比不断增加,其在原厂运维服务领域市场份额也随之上升。
2)第三方运维服务商:面临复杂且异构的IT基础架构,第三方运维服务商的综合能力优势愈发凸显第三方运维服务商集合了专业化的服务工程师团队,运维对象能够覆盖各类主流的软硬件产品,相比于原厂服务商更具本地化、专业化和一站式优势,往往与特定地区或者行业的客户拥有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提供贴近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基于自身的运维服务网络,在更短的时间内响应客户需求同时,第三方运维服务的性价比整体优于原厂,符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提供数据中心等基础架构运维服务的IT服务商包括天玑科技、海量数据、银信科技、新炬网络、中亦科技等五、 中国IT服务行业市场结构情况在IT行业整体数字化升级的浪潮下,IT服务也与时俱进,引入数字化工具据统计,2020年中国ITOM市场规模为122亿元,ITOA市场规模为18亿元,OM市场规模大幅领先OA市场,两者均保持快速增长速度六、 发展现状随着下游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及业务运营系统关联度上升,我国IT运维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IT运维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处于大幅拓展阶段,根据数据,2019年我国IT运维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324.3亿元,同比增长15.85%,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3668亿元。
随着下游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及业务运营系统关联度上升,我国IT运维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IT运维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处于大幅拓展阶段,根据数据,2019年我国IT运维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324.3亿元,同比增长15.85%,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3668亿元其中,对于第三方运维服务市场,随着下游客户对运维架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需求不断提高,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在成本、经营效率方面优势日益明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2019年我国第三方运维市场规模达984.2亿元,同比增长15.84%,预计2023年有望达到1694.1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