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五彩池》教案.docx
97页2023《五彩池》教案《五彩池》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五彩池》教案,欢迎大家分享《五彩池》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 (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 (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用摘句法归纳段意 教学难点 : 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板书课题:11、五彩池 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 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 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 二、熟读课文 (一)读通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 3、谈初读感受。
(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 (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 (二)熟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 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 理清结构: 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 板书:池 水 三、精读课文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 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板书:大大小小 形状各异 (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 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 板书: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节 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板书:鲜艳多彩 变幻神奇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
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 (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板书: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 (摘录描写五彩池颜色的词语) 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 板书:2、五彩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池水鲜艳多彩,变幻神奇 (三)略读一三段 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 板书:1、“我”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 3、“我”深深赞叹五彩池的美 2、齐读1、3段 四、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 3、师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川藏龙山上的五彩池不仅池美,而且水也美,怪不得游客们一到那儿,就被那奇异的景象——(生)迷住了同时,不禁从心底里深深地赞叹——(生)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 齐读最后一节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 11、五彩池(游记) (池) 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 像镰刀 像脸盆 犹如盛开的莲花 (水) 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白、紫、蓝 咖啡色、淡黄色 湖蓝色、翠绿色《五彩池》教案2 教学要求: 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给课文分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给课文分段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录像机、录像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请大家齐读课题:11、五彩池 课前,同学们都预习课文了,请大家把课本翻到60页,再看一看书,想一想,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我们一起汇报交流一下 二、汇报交流: 1、读懂的地方?(对学生自学效果的肯定) 2、不明白的地方?(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根据汇报交流的内容,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五彩池在哪儿?(板书:位置) 第二自然段:讲水池的样子板书:水池) 第三自然段:讲水池的颜色板书:池水) 第四自然段:讲水池呈现多种颜色的原因板书:原因) 第五自然段:讲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板书:在人间) 三、试着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讲五彩池在哪儿 第二段:(24)讲五彩池是什么样儿的以及水池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 第三段:(5)讲五彩池就在人间 四、讲读课文: (一)教学第一段:课文哪几句话介绍了五彩池所在的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出示第2 自然段投影: (1)从第2句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美丽)如果去掉好像铺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宝石,感觉怎样?加上它,又会怎样?这句话应怎样读呢? (2)句尾的省略号在这里说明什么?请同学大胆想象一下,水池还会有像什么的? (3)放录像,让学生亲眼看看五彩池的美丽神奇。
(4)学生大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感受来 2、教学第3自然段: (1)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池水都有些什么颜色? (3)应该怎样才能把池水美丽神奇读出来呢?自己试着读读 (4)(出示少更字的第3自然段投影)比较:更字在这里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什么?(更字把2、3自然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3、教学第4自然段: (1)形成池水美丽神奇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呢?请在第4自然段中找到答案看看有几个原因?(分小组讨论) 出示投影: 原因:A池底长着许多石笋、形状不同 B阳光照射 C池边的树木花草的倒影 通过讨论,我们自己就弄清了形成池水美丽的神奇景象的原因 (2)为什么把2、3、4自然段归并为一段?(都是讲五彩池美丽神奇,联系非常紧密) 4、教学第三段: (1)这一段和开头一段是什么关系? (2)五彩池和瑶池有什么不同? (3)五彩池在哪儿?(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 (4)现实中存在的五彩池要比神话故事中的瑶池更美丽神奇! (5)学生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闪对预习时读懂的内容又有了新的理解,还解决了许多不懂的问题。
同学们对五彩池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大家学得不错! 板书设计: 11、五彩池 位置 水池 池水美丽神奇 原因 在人间《五彩池》教案3 教学内容: 语文人教版第七册 教学要求: 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理解重点词句并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第二、第四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五彩池在人间,而且非常神奇,那五彩池究竟神奇在那儿?又为什么说在人间呢? 二、新授(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出示五彩池的美景图)看!五彩池是多么神奇啊!你们能把看到的用语言描述出来吗? 2、你们描述得真美啊!那作者又是怎样来描述这神奇的五彩池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五彩池神奇在什么地方?用横线划出有关语句 3、再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五彩池的神奇的? 4、交流边交流有关句子边指导朗读 (1)、“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指读、评读、指读、齐读。
(2)、“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手比划,评读、指读、齐读 (3)、“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配图、指读、评读、指读、范读,并闭眼想像,再自读、指读、齐读 (4)、“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有像莲花的……”配图、范读并想象还有哪些形状?用“有像……”说说小组合作讨论该怎么读并推选一名进行比赛评读、再小组練读 5、配乐朗读整段指读、自由练背 第三自然段 1、五彩池的神奇不仅体现在这些方面,还有其他方面呢!师读,生看书想象池水神奇的颜色读时有意漏掉“更”,)让学生体会有无“更”有什么区别? 2、评读、自读、指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由第三自然段引出疑问“明明是清水,为什么水池里会显出不同颜色来呢?带着这一问题自读并思考 2、指说师再简介天气晴朗也是原因之一 3、“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成簇的珊瑚配图、范读并想象、评读、指读、齐读 4、齐读第四自然段 5、配乐自由背诵 三、总结 看来,五彩池真是太神奇了!使我们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美丽。
也正因为五彩池这么神奇,所以说五彩池在人间而不在天上让我们永远把这五彩池留在心中吧!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数量 形状 五彩池 大小 在人间 (神奇) 颜色 原因 说课材料: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描写形象、生动,文字优美为了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整堂课的教学以有感情的朗读作为突破口,同时这也是新大纲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 运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感悟并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效益 五彩池的神奇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学生直接通过图片来欣赏、体验,利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恰到好处地描述性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五彩池的美 3、配乐朗读,渲染气氛,让学生沉浸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 4、注重想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5、背诵时采用看看背背的方式,不给学生增加压力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的背诵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采用出示五彩池的美景图及播放优美音乐的方法 6、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采用了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他们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不把原文作者的意图强加于他们身上。
7、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采有多种方式如:范读、指读、评读、分组读、自读、配乐读、朗读比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