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14页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1.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较和缓的地形是( ) A. 山地 B. 高原 C. 盆地 D. 丘陵【答案】D 【解析】【分析】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地面有起伏但海拔不很高,坡度又比较和缓的地形是丘陵故选:D【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2.某同学从图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的海拔可能是650米 B. 甲在丙的西北方向 C. 下雨天,丁处汇集雨水 D. 乙处适合攀岩【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等高距是100米,所以其海拔可能是600米以上、700米以下,A正确;依据指向标判断,甲是在丙的东南方向,B错误;下雨天时,位于山谷的丁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突出)容易汇集雨水,C正确;乙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适合攀岩,D正确。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中考常考题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大面积绿色表示的地形的是( ) A. 高原 B. 山地 C. 平原 D. 丘陵【答案】C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4.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图中惠山某地区的山峰,计划分四个小组沿图中的①②③④虚线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沿坡度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线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1)B(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③、④三条虚线是山脊部位,②是山谷部位,该路线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
根据题意故选:B(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知,①②③④四条登山线路中,④线最稀疏,因此坡度最缓故选:D【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5.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的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雪山冰川 D. 丘陵【答案】A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A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6.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的是( ) A. 丘陵 B. 盆地 C. 高原 D. 平原【答案】D 【解析】【分析】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的是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故选:D.【点评】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比较记忆即可.7.读材料:贝贝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米)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大家在登山过程中要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陡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判断陡崖位于图中(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2)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是图中比较高的那座山请根据图判断老师所说的山顶的海拔是( ) A. 400米 B. 300米 C. 600米 D. 400~500米(3)老师告诉同学们:“图上ABCDE五处等高线形态不一样,分别表示山体的不同部位,上山后一定要留心观察,看它们在地形上有什么区别请回答,图中ABCDE五个部位依次是指( ) A. 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B. 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C. 鞍部、陡崖、山谷、山脊、山顶 D.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答案】(1)D(2)D(3)A 【解析】【分析】(1)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是陡崖;在两个山峰相对比较低洼部位的是鞍部;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顶;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弯曲的是山谷,读图可知:A是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是山顶;B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弯曲,是山脊;C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弯曲,是山谷;D是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是陡崖,故选D。
2)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较高的那座山的海拔是在400~500米,故选D3)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是陡崖;在两个山峰相对比较低洼部位的是鞍部;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的是山顶;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弯曲的是山脊;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弯曲的是山谷,读图可知:A是闭合曲线,数值中间大,四周小,是山顶;B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弯曲,是山脊;C是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弯曲,是山谷;D是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是陡崖;E是在两个山峰相对比较低洼部位,是鞍部,故ABCDE五个部位依次是指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选A 8.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代表的是( ) A. 高原 B. 盆地 C. 海洋 D. 平原【答案】D 【解析】【分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9.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 山脊、盆地、山谷、山顶 B. 山谷、山顶、山脊、盆地C. 山脊、山顶、山谷、盆地 D. 山谷、盆地、山脊、山顶【答案】A 【解析】【分析】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外向内增高的为山顶;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时,海拔由内向外增高的为盆地;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的为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山脊、盆地、山谷、山顶故A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山体部位的判读,要熟记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尤其是山谷和山脊、山顶和盆地,要对比解答10.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并回答小题(1)图中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为( ) A. 1000米 B. 1100米 C. 1300米 D. 1500米(2)图中A点位于B点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3)下列有关该岛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岛有多处悬崖 B. 图中C点所在的地形部位为山谷C. 东部的坡度比西部的坡度陡 D. C点的海拔高度是200米(4)从图中可得知,AB点的直线距离大约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