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整理版.docx
7页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一 课程性质1. 课程编号:2. 课程中文名称:大学生体质健康教育3. 课程英文名称:Physical hea lth educa tion of College Stu den ts4.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5. 适用专业:不限6. 开课学期:不限本课程是给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模块课程,为专业限选课模 块内容包括五个专题,共64学时,4学分二、 课程教育目标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处学生在了解体来与健康的础掌握体质与健康 的测定和评价方法,井了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和实施地程,以满足学生在 含后工作中对体质和健康测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同时事织体质和健康的容,使 管生掌握由样调查方法在体育中的运用,为学生今后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农好 的理论据内前大的三、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相关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同 时,理解体质与体能之间的关系,学习体育运动发展健康体适能的相关理论,培 养学生健康管理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其有益于体质健康的行 为和运动习惯的养成1. 知识目标(1)了解现代健康观及健康促进、体质健康的相关理论2)掌握促进体质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健康管理的基本方法。
3)理解体力活动、体育锻炼的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熟悉体育运动健康 卫生常识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尤其是体力活动、体育锻炼过程中进行自我健 康管理的能力3. 素质目标(1)培养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基本素养2)在思想深处树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促进大学生有益于体质健康的 行为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专题一 体质学基础基本要求:1、了解体质、理想体质的基本概念,以及体质学的特点和作用;2、了解体质的构成要素及影响体质的因素,并明确体质与遗传、环境、心理社 会因素、适应能力、体育锻炼的关系;发展体质,增强体质健康的基本途径3、了解体质研究国内概况,以及体质研究新的进展了解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 现状第一节:体质学概论一、体质的基本概念二、体质学的特点和作用第二节:影响体质的主要原因一、遗传与体质二、环境与体质三、心理社会因案对体质的影响四、适应能力与体质五、体育锻炼与体质第三节:国内外体质研究概况一、我国古代的体质观念二、新中国休庆研究发展概况三、国外体质研究信息与动向专题二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要求:1、了解健康、亚健康、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概念的涵义:充分理解健康的标准 及影响因素: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研究领域。
2、了解体市锻炼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和促进作用3、了解行为、健康行为、不良行为的涵义; 并明确健康行为和不良行为对健康的影响;4、充分理解并掌握健康的各种测量和评价方法;5、能较熟练的进行健康的自我评价第一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概述一、健康教育的涵义二、健康教育的研究领域与方法三、健康促进的涵义四、健康促进的研究领域五、健康促进的基本特征第二节:体育锻炼与健康一、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第三节:行为与健康一、健康行为对健康的促进二、不良行为对健康的危害第四节:健康的评价一、临床的诊断评价二、身体机能、素质的评价三、心理健康的评价四、健康的自我评价第五节: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及手段第六节:运动计划设计专题三 体质健康测评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并掌握学龄前幼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不同的体质健康评定 方法;2、了解并掌握普通人体育锻炼标准的测量指标和评定方法第一节:体质的测评一、学龄前幼儿的体质测评二、儿童青少年的体质测评三、成年人的体质测评四、老年人的体质测评第二节:普通人体育锻炼标准的评定一、测量指标二、指标的评定第三节:关于肥胖专题四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基本要求:1、使学生了解研制和实施《标准》的必要性2、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内容的发展、改变以及重新认识3、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素 质教育中的作用。
4、使学生了解《标准》构和内容5、使学生能掌握标准建立的基本方法6、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标准》的评分表完成测评工作第一节:研制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思路1、研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背景2、我国现阶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3、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演变与发展4、研制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意义第二节:研制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结构和内容1、标准建立的依据2、测试项目和评价指标3、《标准》的年龄分组4、《标准》中各评定等级确定5、各评分表的格式6、身高标准体重查表补充说明专题五 体育中的抽样调查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分类、使用范围,及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2、掌握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3、了解各种抽样调查的方法,并能结合实际进行选择应用4、能区别抽样设计中随机和非随机抽样设计的不同,并在实践中选择应用5、理解并掌握问卷设计的程序和技巧:6、了解调查实施队伍的组织、培训和监督管理;7、掌握调查结果的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撰写办法第一节:抽样调查的意义一、抽样调查的概念二、抽样调查的使用范围三、抽样调查的分类四、抽样调查的基本步骤第二节:抽样调查的方案设计一、调查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二、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三、调查方案的可行性与评价第三节:样调查方法 一、文案调查法 二、小组座谈法三、德尔菲法四、调查五、面访调查六、邮寄调查第四节:抽样设计 一、抽样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随机抽样技术三、非随机抽样技术四、抽样误差与样本量五、有关抽样设计的几个问题第五节: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作用与结构 二、问卷的设计程序三、问卷设计的技巧四、问卷中常用量表第六节:调查的实施 一、调查实施队伍的组织 二、调查实施队伍的培训三、调查实施队伍的监督管理第七节:词查结果报告 一、调查结果的书面报告 二、调查结果的口头报告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专题一 体质学基础(16)专题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6)专题三体质健康测评方法(8) 专题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制与实施(4) 专题五体育中的抽样调查方法(20) 合计:64六、作业、练习的安排与要求教师可根据学期的实际教学学时和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安排作业、练习或课堂 讨论。
课堂讨论时,一般应由教师预先设计问题,讨论内容可以是本课程学科研 究新成果,也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若有课堂讨论,教师则应有相应的记录,并 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七、相关联的课程学校体育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测 量与评价、运动营养学健康教育学、体育社会管理八、考核安排1. 结业考核可以采用理论闭卷考试结合平时作业总成绩为100分,前者与后者所占比重分别为60%-70%和 40%-30%2. 结业考核也可以进行开卷考试,结合习题课、课堂讨论或课余作业完成情 况,进行综合考察评定开卷考试的目的主要考察学生的体会、收获,了解学生 的需求与建议,在结业成绩总评中的比重宜在50%左右3. 一般应将学生的考勤、课堂讨论的具体情况作为平时表现,给出相应的过 程评价,并将其计入本门课程的结业成绩总评九、参考书目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休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 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测量评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64、 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反机,20025、 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办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6、 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1.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7、 张雅云•体育与健康理论教程Ml.北京:商创教育山版社2001.98、 李测、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性、友计,2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