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税处理方法(2).docx
2页备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得税处理方法(2)临时性差异=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一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交付税费(支付补价方+、收到补价方一) 2.当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存在不予税前扣除工程时,产生非临时性差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或调减资产计税根底 3.当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根底存在差异(包括临时性差异和非临时性差异)时,转回或冲销其临时性差异,调整其非临时性差异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一换出资产计税根底=临时性差异+非临时性差异 【例2】A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3%),以储存于甲地的商品交换B公司储存于乙地的一样商品,B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A公司将商品从乙地运到丙地入库,B公司将商品从甲地运到丁地托付加工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详细状况见表3 A公司:换入商品入账本钱=98十2=100(万元) 当期损益=0(万元) 换入商品计税根底=120.51+2=122.51(万元) 计税损益=120.51一98=22.51(万元) 产生可抵扣临时性差异 =122、51—100=22.51(万元) B公司:换入商品入账本钱 =90+5=95(万元) 当期损益=0(万元) 换入商品计税根底 =120.51—3.51十5=122(万元) 计税损益=120.51—3.51—85=32(万元) 产生可抵扣临时性差异=122一95=27(万元) 转回应纳税临时性差异=90一85=5(万元)(假定为临时性差异)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都是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现实交易较少,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较大,因公允价值能够牢靠计量,该差异能够确认且计量简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