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16233124
  • 上传时间:2023-06-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5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件1气象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气象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学 术水平,加快高层次气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现代气象业务 的发展,结合气象业务、服务和技术工作特点,制定本评审条件第二条 本评审条件是从事气象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申报和评审 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依据,资格名称为高级工程师第三条 凡按照本评审条件、经司局级单位副研级专业技术职务 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者,表明已具备相 应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其岗位聘任由所在单位根据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 专业划分及适用范围 本条件中,共设定天气预报、气候与气候变化、气象服务与应用 气象、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综合气象观测、雷电防御、气象信息技 术、气象教育培训等八个专业一)天气预报专业 本专业适用于从事天气分析预报、数值预报、空间天气分析预警 以及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技术 人员二)气候与气候变化专业本专业适用于从事气候诊断预测,气候变化监测、诊断、预估和 影响评估,气候系统模拟,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相关的业务、技术开 发、应用研究、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三)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专业 本专业适用于从事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 服务等,以及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业务技术管理等工 作的技术人员四)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 本专业适用于从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环境、人工影响天 气,以及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 技术人员五)综合气象观测专业 本专业适用于从事地基、空基、天基观测或遥感探测,观测仪器 装备、计量,以及相关的业务、质量检验、技术开发、技术保障、应 用研究、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六)雷电防御专业 本专业适合于从事雷电监测预警、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工程 设计、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防雷装置检测、防雷产品研制和测试 以及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保障、应用研究、业务技术管理等 工作的技术人员七)气象信息技术专业 本专业适用于从事通信网络、计算机应用、数据库、系统工程、 资料信息处理、信息共享、资料分析应用,以及相关的业务、技术开 发、技术保障、应用研究、业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八)气象教育培训专业 本专业适用于从事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以及相关的技术开发、 应用研究、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第五条 基本条件 凡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热爱祖国,遵守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和气象及相关部门的规章制度,爱岗敬业,具有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要具备下列条件:(一)学历和资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从事相关 技术工作满 5 年2.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 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满 4年3.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 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满 2年4.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合格出站人员,从事相关技术工 作5.用后续本科学历(或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申报者,须在取 得后续学历(学位)之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满 1 年以上,其前后的工 作资历可以累加计算(全脱产学习时间除外),并符合相应的工作年限 要求获得上述各学历(学位)所学专业,应与从事岗位工作相关二)近 5 年内或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年度考核 均为合格(称职)以上等次三)外语水平应符合国家职称主管部门或中国气象局或所在省 (区、市)政府规定的条件四)计算机水平应符合国家职称主管部门或所在省(区、市) 政府规定的条件。

      五)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参加本专业或相关专 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达到 有关规定要求第六条 破格申报条件对在实际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业绩者,可在学历或资 历条件上破格申报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破格申报者须在获得中级专 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取得以下业绩之一:(一)从事业务一线工作 4 年,承担业务技术把关 2 年以上,3 次受到省部级业务技术类表彰、奖励的先进个人二)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类二等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者三)作为第一申请者,申请到国家级研究项目(课题),并至少 完成一年的研究工作四)作为第一作者,在 SCI、SCIE、E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 1 篇 以上学术论文,并在二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 2 篇以上;或作为第一 作者在二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 5篇以上学术论文五)在地市级以下气象台站工作,在气象业务和服务工作中做 出突出贡献,取得比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司局级以上 部门 3 次表彰、奖励者;或在本地区科技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曾获司 局级科学技术类一等奖或 2项二等奖的主要完成者六)在1 至3 类气象艰苦台站,或在高山(海拔 2500 米以上) 或在海岛的气象局(站)工作累计满 15 年,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 5 年。

      七)在全国业务技能竞赛中获个人全能三等奖及以上,或省局 业务技能竞赛中获全能前 3 名者原则上,学历破格只能降低一个学历层次,资历破格只能提前一 年学历、资历不能同时破格八)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回国 工作1年以上,有主持 2 项司局级以上课题(或项目)的经历,可以 不受资历限制,按其实际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评审第三章 评审条件第七条 专业理论水平(一)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 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能跟踪本专业科技发展前沿,对本专业 某一方向的学术或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二)熟练掌握本专业现行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 工作规程等,能正确凝练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第八条 人才培养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的经历有指导本专业中级技术人员工作学习的能 力,或在地市及以上气象业务培训中授课 10学时以上,或编写相应的 培训教材第九条 实际工作能力(一)天气预报专业经历与能力 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 1.从事本专业关键岗位工作 2 年以上完成本单位同级人员同一 时期的平均工作量,并且相关业务质量、服务水平、研发能力、社会 效应等方面应保持上升趋势,或高于本单位同级人员同一时期的平均 技术工作质量。

      具备独立承担本专业某项业务技术工作的把关能力2.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针对本专业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或关键技术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凝练出科研或业务 项目,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对于主要在预报业务一线从事预报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具 有判识各种天气系统的能力,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预报方法在省以上 工作的,作为主要业务技术骨干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 1 项(或主持完成司局级以上项目 1 项,或主持完成县处级以上项目 2 项),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一年以上(或在本省区域范围内得到推广 应用),业务质量或服务效果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认可; 在地市以下工作的,主持完成县处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 1 项,或作为 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司局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的专题研究 1 项,并 应用于实际业务,得到地市局以上主管部门认可2)对于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 要业务技术骨干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 2 项,或主持完成 司局级以上项目 2 项,有1 项以上研究或开发成果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一年以上,并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认可3)对于主要从事业务技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技术 骨干参加完成司局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 1 项(或主持完成县处级以上 项目1项),并且主持设计(主笔完成)1项司局级(或3 项县处级) 以上单位业务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标准、相关的管理 规章制度等,并在实际业务中被采用,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 部门认可。

      二)气候与气候变化专业经历与能力 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 1.从事本专业关键岗位工作 2 年以上完成本单位同级人员同一 时期的平均工作量,并且相关业务质量、服务水平、研发能力、社会 效应等方面应保持上升趋势,或高于本单位同级人员同一时期的平均 技术工作质量具备独立承担本专业某项业务技术工作的把关能力2.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针对本专业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或关键技术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凝练出科研或业务 项目,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对于主要从事气候与气候变化业务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 预测预估、影响评估、应对措施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方法 在省以上工作的,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业务技术项 目 1 项(或主持完成司局级以上项目 1 项,或主持完成县处级以上项 目 2 项),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一年以上(或在本省区域范围内得到推 广应用),业务质量或服务效果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认 可;在地市以下工作的,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司局级以上项目 1 项(或主持完成县处级以上项目 1 项),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一年以 上,业务质量或服务效果得到地市局以上主管部门认可。

      2)对于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 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 2 项,或主持完成司局 级以上项目 2 项,有 1 项以上研究或开发成果投入实际业务应用一年 以上,并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认可3)对于主要从事业务技术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要技术 骨干参加完成司局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 1 项(或主持完成县处级以上 项目1项),并且主持设计(主笔完成)1项司局级(或3 项县处级) 以上单位业务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管理 规章制度等,并在实际业务中被采用,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 部门认可三)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专业经历与能力 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符合下列条件: 1.从事本专业关键岗位工作 2 年以上完成本单位同级人员同一 时期的平均工作量,并且相关业务质量、服务水平、研发能力、社会 效应、拓展项目、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应保持上升趋势,或高于本单位 同级人员同一时期的平均技术工作质量具备独立承担本专业某项业 务技术工作的把关能力2.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针对本专业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或关键技术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凝练出科研或业务项目,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对于从事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的专 业技术人员,了解本地党政部门与公众服务的需求,能抓住服务的热 点和关键点,开展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服务,参加重大 服务项目,掌握较为系统的服务产品。

      在省以上工作的,在决策气象 服务或公众气象服务中发挥关键作用,解决过 2 项以上关键技术问题, 并在 3 个地市级以上单位推广应用,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部 门认可;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省部级以上业务技术项目 1 项 (或主持完成司局级以上项目1项,或主持完成县处级以上项目2项), 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一年以上(或在本省区域范围内得到推广应用), 业务质量或服务效果得到司局级以上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认可;在地市 以下工作的,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完成司局级以上项目 1 项(或主 持完成县处级以上项目 1 项),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一年以上,业务 质量或服务效果得到地市局以上主管部门认可,或开发符合实际需要 的气象服务产品,并取得显著的服务成绩,得到相关部门及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