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附加题文言文阅读(断句与简答).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85493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7.3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 附加题第二十八讲 ) 文言文阅读 (断句与简答 ) (对应学生用书101~103 页) 1. 熟练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方法2. 把握文言文语段设题的角度,把握解题的常规思路3. 进一步识记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常见易考的文学常识(一)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 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 ,读 l 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 )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 仁义 ” ,主张实行仁政,强调“ 民贵君轻 ” ,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 “ 性善 ” 论著有《孟子》一书3. 荀子:名况,尊号“ 卿” ,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 孙卿 ” ,战国时赵 (河北 )人,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 《天论》等4. 墨子:名翟,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为墨家经典之作5. 韩非子: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 《扁鹊见蔡桓公》 6.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7. 列子: 名御寇, 战国时郑 (河南 )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 “ 虚 ” ,即虚静、 无为 著有《列子》 8 篇8.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 “离 ” 通 “ 罹”),还有《九歌》 《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9.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 )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 是政论文,有“ 疏”7 篇, 《新书》 10 卷 58 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鸟赋》。

      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 ,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10. 刘安: 沛郡 (江苏 )人,西汉思想家、 文学家, 汉高祖孙, 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著 《淮- 2 - 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11.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 )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文学巨著《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分10 表、 8 书、 12 本纪、 30 世家、 70 列传,共 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 000 年的历史12.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 《楚辞》13.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 )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开创了 “ 包举一代 ” 的断代史体例班固著《汉书》未完成而卒,汉和帝命其妹班昭就东观藏书阁所存资料,续写班固遗作,然尚未完毕,班昭便卒同郡的马续是班昭的门生,博览古今,汉和帝召其补成七“表”及“天文志”14. 曹丕:即魏文帝,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谥号:文皇帝所著《典论 · 论文》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

      提出了 “ 四科八体 ” 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的文学价值观及“ 文以气为主 ” 的作家论15.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出师表》(体现忠心 )、 《隆中对》 (设计政治蓝图 )16. 建安文学:公元196~公元220 年是汉献帝建安时期,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短歌行》、 《步出夏门行》(用人思想: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曹植的《白马篇》 《洛神赋》,曹丕的《燕歌行》等17. 陈寿:字承祚 (zu ò),西晋史学家著有国别体史书《三国志》18. 陶渊明: 名潜, 字渊明, 世号靖节先生, 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诗歌有《归园田居》 《饮酒》19.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撰写出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 )小说集《搜神记》 20.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散文家《乐羊子妻》《张衡传》选自他的《后汉书》, “后 汉” 即“ 东汉 ”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出自他的《后汉书· 列女传》21. 刘义庆:南朝宋代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世说新语》。

      这是一部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的笔记小说,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 望梅止渴 ”“一往情深 ”“口若悬河 ” 等22. 刘勰: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50 篇,涉及创作的许多问题23.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 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24. 钟嵘:字仲伟,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诗品》25. 谢灵运: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 客 ” ,人称谢客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代表作山水诗《登池上楼》 ●常见易考的文化常识(一) 1. 朝代传说(1) “三代 ” :夏朝、商朝、周朝2) “三皇 ” :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3) “五帝 ” :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 文史典籍(1) “四书 ”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 “五经 ” : 《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3) “四史 ”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3 - (4) “四库 ” :经、史、子、集5)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6) “ 六艺 ”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六艺 ” 即“ 六经 ” ,谓《易》《书》《诗》 《礼》《乐》 《春秋》3. 地理(1) 九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2) 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3) 四方:东、南、西、北4) 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5)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远离中原的地方) (6)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7) 四海:指天下、全国8) 江河:古代 “ 江” 专指长江,“河 ” 专指黄河9) 关内、关外:汉朝前, “关 ” 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 关外 ” 10) 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11) 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4. 城市别称(1) 北京:燕京、大都(2) 开封:东京、汴京(3) 洛阳:东都、东京(4) 杭州:临安(5) 镇江:京口、润州(6)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7) 苏州:姑苏(8) 扬州:维扬、竹西、淮左、广陵(9) 绍兴:会稽、蠡城(10) 西安:镐京、长安(11) 沈阳:奉天(12) 天津:直沽、直隶、津卫(13) 南昌:洪都(14) 成都:蓉城、锦城5. 古人对人的称谓(1) 古人自称时称名,如:① 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籍:项羽名 )②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滕王阁序》 )③ 山中人王维白《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2) 古人称呼他人时称字,如:①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 )(李陵称苏武的字)② 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 )(孙权称鲁肃的字) (3) 自称称名, 称人称字, 也不能一概而论 自称有时不称名, 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 臣 ”“仆”等;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如:佚之狐称烛之武就直呼其名《烛之武退秦师》6. 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1) 班固:字孟坚, “孟 ” 表示排行第一, “坚 ” 与“ 固” 同义2) 曹操:字孟德, “孟 ” 表示排行第一, “德 ”(行 )与“ 操”(守 )同义3) 韩愈:字退之, “愈 ” 为“ 胜过、超出 ” 之意,“退 ” 为“ 约束退守 ” 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4) 刘禹锡:字梦得, “锡 ” 为“ 赐” 之意, “禹锡 ” 即“ 大禹所赐 ” 之意,故字为 “ 梦得 ” 4 - (5) 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 义山 ” 与名呼应6) 秦观:字少游, “观”与“游”同义7) 陆游:字务观,据说陆游的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所以用秦观的名为字,用秦观的字为 名。

      又取《列子·仲尼》 “ 务外游不如务内观” 之意8) 姜 夔 : 字 尧 章 , 传 说 “ 夔 ” 是 上 古 帝 王 尧 的 乐 官 ,“ 章 ”即 “ 乐 章 ” 之 意 1. 句读粗疏,缺乏基本的古汉语语法概念2. 句式结构掌握不牢,专有词汇视而不见3. 丢掉文本内容,自由发挥离题甚远4.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积累很少一) 辨明文体,疏通文意断句前要整体诵读语段,首先辨明语段的文体特征,如果是记述文章,就必须掌握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即文中说的是什么,办的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论述的中心及前后的逻辑关系同时注意疏通文意,理解大意析理议事散文重在议事明理,或援史而发或直抒胸臆,而后材料佐证,考生要抓住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二) 根据标志,推断句读在通文意初断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抓住文言文的一些标志性特点进行断句1. 重视名词 (或代词 ),它们的前后常要断句2. 关注虚词①与对话相关的字,如“ 曰 ”“云 ”“言” 等,其后一般要断句②关联词,如“ 虽”“纵 ”“向使 ”“至于 ”“若夫 ”“已而 ”“于是 ”“至若 ”“是故 ” 等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句。

      ③感叹词,如 “ 嗟夫 ”“呜呼” “悲夫” “噫嘻” 等常用在句首,其前后一般都要断句④ 语气词,如 “ 也”“乎”“矣”“哉”“与 ”“邪”“耳”“焉”“耶” 等常用在句末,其后一般要断句⑤发语词与句首助词,如“ 盖”“夫 ”“初”“唯”“岂”“斯” 等,以及谦敬副词“ 请”“窃”“敢 ”“谨” 等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句3. 理清句式文言文有着许多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一般规则来断句特殊句式, 如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等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如 “ 何所”“何如 ”“然则 ”“是以 ”“奈⋯⋯ 何⋯⋯”“如,, 何”“若,, 何,, ”“谁,, 者,, ”“何,,焉不,, ” “何以,, 为” “ 何,, 之有” “ 得无,, 乎,, ”“不亦,, 乎” “无乃,, 乎” “况,,乎,, ”“与其 ,, 孰若,, ”“唯 (惟),, 之(是)”等,掌握这些结构也有助于断句4. 辨明修辞关注文言文中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常用修辞格,也有助于断句典例 1(2014· 江苏卷 )用“/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 3 处) 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

      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又琰之流离必在父死之后董卓既诛伯喈乃遇祸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尤知其非真也盖拟作者疏略,而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