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研究-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docx
5页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研究: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 【摘要】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配给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是造成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一、概述 斯蒂格利茨与魏斯在11011年合作的划时代论文《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的信贷配给》,创造性地分析了信贷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他们认为银行降低坏账损失的最优策略不是以提高利率的方式来应对超额需求,而是采用限制供给的方法:即使贷款申请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要拒绝部分申请人的要求,或只提供部分贷款因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贷款人的预期收益函数不是利率的单调增函数,采用提高利率的方式会导致低风险的借款人离开市场,贷款人风险加大,收益下降,所以通过控制利率的方式作为风险甄别机制不完全有效 二、信贷市场的特殊性 在分析信贷市场时,首先应注意到它与标准的市场在两个重要的方面是不同的:一方面,作为古典竞争理论核心的标准市场,其假设存在众多买卖某种同质商品的经济主体,而信贷市场中,作为“商品”的信贷,其“卖方”的银行,数量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在标准市场中,买卖方即时达成交易,信贷市场的“买方”是以未来偿付的承诺交换今天的信贷。
三、信贷配给的成因分析 在展开对信贷市场的分析前,先分析相关的明确或隐含的前提: (一)不确定性 正如投资存在不确定性一样,贷款的承诺偿付与真实偿付也存在差异,这对贷款人来说也是一种不确定性假定借款人的投资项目有两个结果,用X表示不确定的投资结果:Xa>Xb.概率表示出现各种结果的可能性,且满足Pa+Pb=1,Xe=PaXa+ PbXb (二)借贷合约 假定借款金额为B,利率为r,因此承诺偿付是一个固定金融(1+r)B.当项目的结果超过偿付金额时,借款人全额偿还借款;当结果小于(1+r)B时,借款人就违约发生违约时,假定贷款人得到实现的投资结果则只有Xb r*时,预期利润π与利率r反方向变化在r*点,银行的预期利润达到最大,r*称作银行内部最优利率或均衡利率当信贷需求超过了信贷供给,贷款人不会在超过r*的水平上还继续提高利率,因此瓦尔拉斯利率不可能是均衡利率只要瓦尔拉斯利率水平高于r*市场均衡就会以信贷配给来调节:每家银行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把利率降低到r*信贷配给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贷款人的预期收益不随着所索取的利率单调增加预期收益不随利率同方向变化是基于两个基本原因: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
1.逆向选择效应 随着利率升高,借款人的结构发生了改变:稳妥的潜在借款人会离开市场 假定银行根据潜在借款人投资项目的平均收益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投资项目规模相同,无抵押贷款人的收益为Φ=min{(1+r)B,X},借款人的收益为π=max{0,X-(1+r)B}由于借款人的利润函数是凸性的,其收益的风险越高,预期利润也越高用θ表示借款人的风险,θ越高,风险越大如果风险中性的借款人必须以自身固定的股本e0投资,假定存款利率为δ,那么当Eπ>e0(1+δ),投资就会发生由于预期利润由风险决定,因而存在 ,借款人就会进行投资Eπ-e0(1+δ)就可以看作θ的函数假定r提高,借款人的预期利润就会降低Eπ的这种向下位移意味着θ的临界值提高了,因而对贷款需求的借款人减少了而且,退出市场的是风险最低的企业,因为他们的θ值最低这就是逆向选择效应,由于贷款人的收益函数也是凸性的,因而θ值越高,贷款人的预期受益就越少由此可知,当利率提高时,风险较低的借款人退出市场,存在一种正的直接效应,和一种负的逆向选择效应 以数学公式推导更易理解:假定XaPb, PaXa = PbXb 如果a组在整体中的比例为Γ,且其中所有的个体都申请贷款,则贷款人的平均收益为 , ΓPa+(1-Γ) Pb,而如果低风险的全部退出,只剩下高风险的参与申请贷款,则贷款的收益就会变为(1+r)Pb,因为 ,可以看到贷款的收益下降了。
2.逆向激励效应 当利率提高时,借款人会从事风险更高的项目,这种情形称为逆向激励效应也就是说,随着借款人要支付的利率的提高,承担的风险也提高了假定企业有两种技术,a和b,预期收益函数的斜率为Pi,项目越安全,斜率越大企业从事项目i(=a或b)的预期收益为Pi(X-(1+r)B),它随着r的升高而降低当利率升高时,由于该项目需要支付承诺利率的可能性更大,安全项目的收益下降得多一些显然,在rr*时,选择风险较大的项目 四、总结 由于逆向选择效应和逆向激励效应的双重效应,贷款人的预期收益不能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增加,因而信贷市场的利率无法达到瓦尔拉斯的均衡利率,总是低于均衡利率,需求总是大于供给,因而信贷配给的出现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 Freixas,Rochet.Microeconomics of Banking[M].London: The MIT Press,173-194. [2] Stiglitz,Weiss.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1011(6):393-410. 作者简介:武伟(11018-),男,汉族,湖北襄阳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方向:金融学。
(责任编辑:刘影)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