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传统文化论文.docx
10页陕西传统文化论文〉〉,提及文化产品: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身处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陕西,其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与人文得天独厚,文化产品和文化事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陕西省的重点项目二、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1.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1)全省文化产业加速发展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85.9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82%,增幅为25.5%上半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57.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占GDP比重达到3.02%,再创历史新高2)政府对文化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近年来,陕西政府对当地文化产地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投资与建设据统计,陕西财政用于文体和广播事业的支由31.81亿元,用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3.68亿元相比于前几年,分别增长了41.4%和46.5%2.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1)市场问题在金融海啸弥漫全球的,陕西省文化产业顶住重压,实现增加值174.73亿元,增速远超全省生产总值(GDP),呈现高速上升的发展趋势。
然而,陕西省文化产业占据全省GDP的比重却仅达到2.55%,这一数据与我国东、中部的文化产业发达省份比较相差甚远同时,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值也与湖南、广东等省份产生了严重差距如下表所示表不同省份文化产业经济指标对比附注1:数据分别来源于《陕西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2)人才及创新问题①人才匮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主要为人才的匮乏,特别是相对稀少的文化产业高层人才和文化产业经纪人才,直接导致了文化产业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比如,懂文化的人不懂市场和经营,不能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市场,缺乏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导致了产品及服务与市场分离另一方面,懂经营管理的人却又不了解文化,经营人才目光短浅,导致文化产品粗放式开发,产品结构单"O②创新意识有待提高陕西大陆深处,历史洪流积淀了属于中国特色的古老文化,但同时也使得其与世界文化经济属性与经济价值理解不深,其对文化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主要表现有:一是之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者的概念模糊不清,而且其文化的经营性与公益性的界定不够明确;二是当地文化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市场观念比较淡薄,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忽视了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三是很多单位还依旧采用事业管理的办法来处理文化产业问题,一直认为这是为国家为政府为当地争光,为人民赢荣誉的事,以致其心安理得地认为从国家从政府拨款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自己是主人公的态度,从而使很多单位发展陷入困境。
3)资金问题①政府投资问题陕西省近年来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但是其有限的资金依旧满足不了与日俱增的需求同时,政府投资基本都是直接向事业单位和企业进行投资,其投资方式单一、资金使用效率不高②外部融资问题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财政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三、陕西省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如下图所示,依托本地文化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园区,并且结合旅游生态园区对游客的吸引功效,进一步积极拓展资源,探索产业链的纵深发展,形成以视觉艺术(绘画、雕塑摄影和古董)、文化资本(考古遗址,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等卜民俗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和手工艺品、节日与节庆活动)、表演艺术(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表演艺术品牌)为拓展的整合经营模式,不仅有利于陕西省文化资源的开拓,更能够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主题园区,进一步加强文化特色资源品牌,创造更大的价值1 .文化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陕西历史文化的特色优势,加大力度开发历史和传统文化,增加现代文化元素,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打造全新的陕西文化产业。
1)西安曲江新区文化旅游景区以盛唐文化为基础,构建集大雁塔文化广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海洋科普世界、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中心等为一体的重点项目,形成旅游、休闲、娱乐、会展、科教等综合的新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2)西安御苑生态旅游产业区贴近秦岭北麓的自然生态风光,在其附近建设秦岭野生动物园、西安园艺博览园、西安生态科技园,形成一个休闲娱乐,度假旅游的自然景区2 .文化产业的发展陕西传统文化产业主要分为旅游业、艺术品以及文化博览业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陕西来说,文化旅游业是陕西文化的重点产业,正是因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另外两个产业的兴起与繁荣1)文化旅游业在旅游方面,依托陕西的地理优势,逐渐被大家所熟悉的有险峻的西岳华山,终年积雪的太白山,风景秀丽的终南山以及峰峦叠障的秦岭山脉除此之外,更为吸引人的是,作为十三朝建都地的西安,其留在历史长河中的底蕴与文化,带给人们对历史繁荣与衰败的瞎想2)文物博览业陕西文物博览业依托周、秦、汉、唐等各朝代历史文化,围绕其完善建立现代化的产业文化,真正做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话文化想结合,全方位、高质量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服务功能(3)民间艺术品业。
安塞腰豉、户县民俗画、凤翔泥塑、千阳布艺、长安豉乐、陕北民歌、皮影、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和表演艺术等,则是陕西文化产业特色鲜明的艺术品品牌四、结语陕西省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其近几年也在逐渐利用自己的地理与历史文化优势,以其固有的历史与地理优势,发展其特有的文化产业链,并在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相结合,建设一个崭新而又引人入胜的文化模式其中,陕西省的关中、陕北、陕南三大板块联动,着重发展文化旅游、文物展览、民间艺术品,以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推动其传统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参考文献:[1]许莉,吴明.西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探索[J].生产力研究,由版报纸87种、7.2亿份;由版各类杂志266种、7819万册;由版图书6968种、1.7亿册、13.79亿印张全省共有省级广播电视台1座,市级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县级广播电视台88座这些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3、发展态势喜人近年来,陕西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是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00.4亿元,比上年增长31.4%,占生产总值的3.5%。
二是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文化产业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的企业和单位增加值所占比重都有所变化(见表1)4、居民消费需求趋旺陕西经济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黄金期,居民和社会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将快速增长,并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可以说,陕西文化强省建设已经积蓄了强大的势能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客观上,营造了有利于我国和陕西文化外贸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基本条件二)陕西省文化产业劣势分析1、文化企业发展严重不足一是总量陕西省民营文化产业企业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企业增加值不足1/10二是企业规模陕西省文化产业企业大都处于弱、小、散的状态,文化产业各环节孤立,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三是文化产业结构缺少享誉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虽然全省90%以上的动漫企业集中在西安,但进行影视动画原创的企业或机构非常少,绝大多数企业仅限于承担动画加工和外包业务,难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2、文化产业融资难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融资相对困难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陕西省文化产业信贷余额仅为19.82亿元,仅为全省贷款余额的0.33%。
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占有份额更少,全省仅有广电网络一家上市公司,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投资基金3、文化资源有效开发不足,文化产品转化为文化商品的力度不够陕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许多世界级的文化资源,但是这些文化资源品牌的影响力仅局限在国内和区域内,市场化程度不高,知名度不高,未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以及文化产品品牌效应缺乏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精品文化产品,缺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相应项目和相关的政策支持三)陕西省文化产业机遇分析1、政策支持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由,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陕西省委、省政府提由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目标,相继由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政策支持2、通过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随着互联网、电子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效利用高新技术,降低文化产业企业的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促进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陕西省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644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3196项,技术咨询合同254项,技术服务合同2457项,陕西省取得的各项科技成果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陕西省文化产业挑战分析1、陕西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直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和发展动力其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离不开其核心能力的打造,如美国的影视业、日本的动漫业,我国东部地区如上海和横店的影视传媒业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陕西应找准其竞争优势,对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合理定位,为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2、其他区域文化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在我国东部沿海一些省市,文化产业集群已形成,如上海的创意商圈产业集聚区、北京CBD的文化传媒产业集群、浙江横店的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等这些省市发挥其地域优势,由台政策招商引资,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这些省市的产业迅速发展,吸引大量的文化企业、人才和资金,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作用二、对策建议(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推进制度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宏观调控文化产业发展政府要转变角色,由办文化产业转向管文化产业,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政府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在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水平的同时,加快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进一步放宽文化产品市场准入条件,降低门槛,简化程序豉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国家未禁止的文化产业领域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制订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搭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文化产品合理、有效流通豉励发展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促进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中的实施和运用豉励公民以知识产权作为资本,依法创办中小文化企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侵权行为三)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强金融支持吸引境外资金和民间资本投资陕西文化产业与世界跨国文化集团开展多种合作,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和改革,形成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豉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依法保护投资主体权益,并在土地使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税收等方面享受与国有资本的同等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