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docx
17页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篇一:人物形象词语 人物形象词语: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 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 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 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 (以上人物形象)文质彬彬 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 足智多谋 多谋善断 百伶百俐 冰雪聪明 聪明伶俐 聪明正直大公无私 表里如一 宽宏大量 好学上进 知难而上 聪明智慧 大巧若拙 精明强干 冥顽不灵知恩图报 自命不凡 头脑简单 言而无信 心口不一足智多谋 夜郎自大 大 智若愚 桀骜不驯居心叵测 胸无大志 目光短浅 拈轻怕重 见异思迁 刚肠嫉恶 落拓不羁 心直口快 心浮气躁目无尊长 不拘小节 不修边幅 华而不实 贪得无厌傲骨嶙嶙 不劣方头 沉 静寡言 动心忍性多重性格 乐天达观 成熟稳重 幼稚调皮 温柔体贴刚中柔外 乖僻邪谬 蕙 心兰质 姜桂之性活泼可爱 普普通通 内向害羞 外向开朗 心地善良文如其人 习与性成 严 气正性 外强中干聪明伶俐 善解人意 风趣幽默 思想开放 积极进取元龙豪气 外圆内方 秀 外慧中 直内方外小心谨慎 郁郁寡欢 正义正直 悲观失意 好吃懒做色厉内荏 奴颜媚骨 不 拘小节 老成持重处事洒脱 疑神疑鬼 患得患失 异想天开 多愁善感跋扈自恣 刚愎自用 高 傲自大 孤芳自赏淡泊名利 见利忘义 瞻前顾后 循规蹈矩 热心助人固步自封 骄傲自满 妄自菲薄 两面三刀快言快语 少言寡语 爱管闲事 追求刺激 豪放不羁自高自大 自命不凡 自 轻自贱 自以为是狡猾多变 贪小便宜 见异思迁 情绪多变 水性扬花斤斤计较 优柔寡断 虚 怀若谷 心口如一重色轻友 胆小怕事 积极负责 勇敢正义 聪明好学好为人师 矜才使气 目 空一切 目中无人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老实巴交 圆滑老练 脾气暴躁天真烂漫 老奸巨滑 刁 滑奸诈 刁钻古怪慢条斯理 诚实坦白 婆婆妈妈 雷厉风行 办事果断 刁钻刻薄 口蜜腹剑 赤胆忠心 胆大心细感情细腻 善于交际 表里如一 神采奕奕 精神矍铄 心灵手巧 心直口快 谨小慎微 豪放不羁表里如一 刚正不阿 光明磊落 口是心非词语褒义的有:朴素 憨厚 大方 诚实 忠诚 诚恳 谦虚 虚心 果断 天真 幼稚 活泼 聪明贬义的有:圆滑 狡猾 虚伪 自私 任性 骄傲 贪婪 愚蠢 奸诈等等歌颂人物品质:宁死不屈、奋不顾身、舍己为人、不屈不挠、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冰清玉洁、光明磊落、大义凛然、临危不俱、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克己奉公、贪生怕死、厚颜无耻、见利忘义、拾金不昧、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描写骄傲的词: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空一切、目中无人、 自鸣得意、自命不凡、恃才傲物、妄自尊大、忘乎所以、唯我独尊、自高自大描写英雄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气壮山河、奋不顾身、顶天立地、临危不惧、仰不愧天、力挽狂澜、光明 磊落、身先士卒、智勇双全、视死如归描写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舍己为人、不屈不挠、肝胆相照 、大公无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表里如一、忠心耿耿、高风亮节、堂堂正正、廉洁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 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 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 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 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 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 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 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 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 负的性格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 的喜爱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 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 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 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 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 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 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 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 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 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 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 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 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 水、热爱自然等古代诗歌鉴赏教案一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概念解析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 ,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 自然景物形象和客观事物的形象.在命题时,主要考察对 “形象”的情感认知和 理性思考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 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 (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即指咏物诗的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 事物的特点.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类型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1、人物形象(“人象”)(1)自我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乡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诗人形象2)他人形象(诗中主人公形象)《长干曲》(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 同乡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情景刻画了一个热 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行宫》(兀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 玄宗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宫花”、“红” 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 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解析一一寥落:寂寞冷落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首诗很 含蓄,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首句点明地点:古行宫; 二句暗示时间: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闲坐 说玄宗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转落入宫中, 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此情此景,好 不凄绝!二.鉴赏指导1、具体要求: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 典型意义2、怎样把握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 比较熟悉的。
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 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 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 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 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 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 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3、答案构成: (1)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文段开头(也可是文末)要注意“盖帽”,即说出诗人的形象的总体特征, 再以此为“中心论点”,从诗歌的具体语词方围绕这个论点具体分析其特征并概 括形象的意义注意一定要围绕“这个”论点来写初学者往往失去重点,分散 笔墨,在简短的文字中写到各方面的内容4、评分标准: 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 再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说解,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
缺 第一方面,扣2分;没有分析,而写出形象和诗中的一部分内容,扣3分;不能围绕中心写,扣3分5、例题分析:(1)、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戊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技巧点拨】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人物的语言动 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 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 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 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 “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 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卓荦不凡之气可见;“关 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 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 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幽愤参考答案】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 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