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华师大二附中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上海华师大二附中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某物质由A、B、C三种元素组成,其晶体中微粒的排列方式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A、AB3C3 B、AB3C C、A2B3C D、A2B2C参考答案:B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O2+2OH-2H2O+O2↑B.Cl2+6OH-ClO+5Cl-+3H2OC.2MnO+H2O2+6H+===2Mn2++3O2↑+4H2OD.3MnO+4H+===2MnO+MnO2↓+2H2O参考答案:DA中电荷数不相等,A错误;B中正确写法为3Cl2+6OH-ClO+5Cl-+3H2O,B错误;C中应写为2MnO+5H2O2+6H+===2Mn2++5O2↑+8H2O,故C错误.3.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该钠盐是硫酸钠或硫酸氢钠B向裂化汽油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紫色褪去说明汽油中含有甲苯等苯的同系物C向含有少量的FeBr2的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分液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Br2D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分液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D4.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 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子数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原子和分子参考答案:D5. 将0.1 mol Cu与40 mL 10 mol 溶液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里含有a mol 由此可知(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4.48 L B.生成的气体一定是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1.49 L 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ol D.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0.2 mol 参考答案:C 略6. 已知某强氧化剂[RO(OH)2]2+离子2.4×10-3mol被亚硫酸钠还原到较低价态,需12mL0.2mol/L的亚硫酸钠溶液,则反应后R的化合价为 ( ) A.0 B.+2 C.+3 D.+4参考答案:D略7. (不定项)常温下,用0.1000mol/L HCl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 NH3?H2O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溶液:c(C1﹣)>c(NH4+)>c(OH﹣)>c(H+)B.②溶液:c(NH4+)=c(C1﹣)>c(OH﹣)=c(H+)C.③溶液:c(OH﹣)>c(H+)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NH3?H2O)>c(NH4+)>c(OH﹣)>c(Cl﹣)>c(H+)参考答案:BD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权所有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由图象可知,点①反应后溶质为NH4C1与NH3?H2O,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溶液pH>7,说明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C1的水解程度,故c(NH4+)>c (C1﹣)>c(OH﹣)>c(H+);B、由电荷守恒可知:c(C1﹣)+c(OH﹣)=c(NH4+)+c(H+),由图象可知②处pH=7,即c(H+)=c(OH﹣),故c(NH4+)=c(C1﹣)>c(OH﹣)=c(H+);C、由图象可知,点③体积相同,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1,利用盐的水解来分析溶液呈酸性,则c(C1﹣)>c(NH4+)>c(H+)>c(OH﹣);D、当NH3?H2O较多,滴入的 HCl较少时,生成NH4C1少量,溶液中NH3?H2O浓度远大于NH4C1浓度,可能出现c(NH3?H2O)>c(NH4+)>c(OH﹣)>c(Cl﹣)>c(H+).解答:解:A、在①处,反应后溶质为NH4C1与NH3?H2O,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溶液呈碱性,NH3?H2O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H4+)>c (C1﹣)>c(OH﹣)>c(H+),故A错误;B、②点pH=7,则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C1﹣)+c(OH﹣)=c(NH4+)+c(H+),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H4+)=c(C1﹣)>c(OH﹣)=c(H+),故B正确;C、在③处氨水和HCl溶液体积相同,浓度又相等,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1,NH4C1水解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1﹣)>c(NH4+)>c(H+)>c(OH﹣),故C错误;D、当NH3?H2O物质的量较多,滴入的 HCl较少时,生成NH4C1少量,溶液中NH3?H2O浓度远大于NH4C1浓度,则溶液中可能满足:c(NH3?H2O)>c(NH4+)>c(OH﹣)>c(Cl﹣)>c(H+),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的水解原理、酸碱混合后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酸碱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能够利用电荷守恒、质子恒等、物料守恒等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8.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H2S气体通入FeCl3溶液中: Fe3++H2SFe2++S↓+2 H+ B.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变浑浊: 2Na++C032-+CO2+H2O2NaHCO3↓C.少量S02用氨水吸收: 2NH3·H20+SO22NH4++S032-+H2OD.往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Al3+完全沉淀: A13++2SO42-+2Ba2++30H-A1(0H)3↓+2BaS04↓参考答案:BC9. 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0mol·L-1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1 mol·L-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气体中S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 B、生成的气体中S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C、溶解Zn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参考答案:A略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铁、铜相比较,铜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最低、铁元素含量最高B.Al2O3、MgO可用作高温材料,二氧化硅是生产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C.铜矿石在细菌作用下可直接转化为单质铜,这个过程中叫生物炼铜D.用纯碱制玻璃、用铁矿石炼铁、用氨制碳酸铵都会产生温室气体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ClO的电子式为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为 C.饱和醇的通式CnH2n+2O D.表示甲烷分子或四氯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参考答案:A略1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均失去NA个电子B.1 mol 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HNO3、稀HNO3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均为3NA个C.各5.6 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D.2.7 g铝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参考答案:略13. 油脂是油与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油脂的以下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有关的是( )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和胡萝卜素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人造奶油)D.脂肪是有机体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参考答案:C略14.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2 NAB.标况下,22.4L氯气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C.18g D2O和18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D.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A、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总的氮原子的物质的量和个数无法计算,故A错误;B、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氯气转移1mol电子即NA个,故B正确;C、重水的摩尔质量为20g/mol,故18g重水的物质的量n==0.9mol,而1mol重水含10mol质子,则0.9mol重水含9mol质子即9NA个,故C错误;D、一个氢氧化铁胶粒是多个氢氧化铁的聚集体,故形成的氢氧化铁胶粒的个数小于0.01NA个,故D错误;故选B。
15. 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在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制得,其另一产物氯气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就是其用途之一1)用电解方法制取钠时在 极上得到氯气.(2)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3)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其中肯定存在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固体中可能存在的其它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只含CaCl2和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只含CaCl2和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含有CaCl2、 Ca(ClO)2和有CaCO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1mol/LHCl、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①取少量上述漂白粉于试管中, (1)若澄清石灰水 ,则 ;(2)若澄清石灰水 ,则 ②向实验①后的试管中滴入 若 ;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