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53201308
  • 上传时间:2023-03-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5.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请相信自己的发展潜力!政治必修一复习精简版第一单元1、 商品①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用于交换(以物换物或以钱换物,并处于流通领域中)、劳动产品②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③两种属性的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于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P 任何商品都具有这两种属性,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有商品的两种属性,而只能互相让渡,即生产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P 凡是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的,就是针对商品的使用价值.2、货币①货币也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能成为货币的只有贵金银(金银纪念币是货币,但纪念钞不是货币,纪念钞在流通时与一般的纸币一样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时手段的价值符号)③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p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是给钱出去 不同点: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双方的收付行为是同时进行的;但支付手段一般是提前或延期支付,如赊账、支付利息、地租、债务、税款工资等,双方是收付行为不是同时进行的,具有时间差p.s。

      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不是货币的职能,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的整个过程P.s. 商品流通对生产者的启示: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时,一定要想到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和商品流通的启示3、 纸币①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②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过程中为了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价值符号,它不能等同于货币本身,纸币只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还可以代替货币指向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日元),纸币不能代替货币行使价值尺度职能③纸币本身的价值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所以纸币的面值多少,并不是指制造纸币的这张纸价值多少,而是指纸币能代替多少货币去和对应的商品相交换④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样式,但不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⑤纸币发行量应该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即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就发行多少纸币去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4、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①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多,表现是全面(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持续(长时间)的物价上涨,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上调银行利率、上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它。

      ②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少,表现是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下调银行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扩张性的财财政政策来抑制它5、 外汇①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外做生意、旅游、购物时要使用的用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它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其中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属于银行信用卡,可以投资,是信用凭证6、 汇率①如何判断一种货币升贬值:如果用100单位的A币可以兑换成比之前更多的B币,则A币升值,反之贬值②规律:谁升值,谁的汇率就升;谁贬值,谁的汇率的就低③一国纸币升值的影响:本国的国际购买力上升,有利于本国进口、有利于本国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学习培训;不利于出口,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可能引起股市或房地产泡沫,就业压力大④一国纸币贬值的影响:本国的国家购买力下降,有利于本国出口、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不利于本国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学习培训.7、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直接因素是供求状况;决定因素、根本因素的是商品的价值8、 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①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在一个行业内,每个生产商各自生产一个商品所需要的时间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一个行业内上产一个商品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③个别劳动生产率:在一个行业内每个生产商各自在单位时间内上产的商品数量④社会劳动生产率:在一个行业内在单位时间内上产的商品数量的平均水平 P。

      s 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⑤四者相互关系:a、单位与“个别"无关,总量与“社会无关"(单位指单位价值量,即一个商品价值多少;总量指价值总量=单位价值量×生产数量) P.s 商品的单位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单位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⑥生产者只有当其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其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时才能处于有利地位,所以生产者必须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9、 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对于一般商品来说,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其购买,价格下降时,增加对其购买买落不买涨)②不同种类的商品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须的需求弹性(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ƒ互为替代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上升,反之亦然(同方向变动)„互为互补品的两种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反之亦然(反方向变动)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促使企业及时调节生产规模当价格上升使扩大生产规模,当价格下降是缩小生产规模。

      ‚促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改进技术等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赢得降价的空间,扩大市场份额ƒ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只有保证自己的商品质量,才能卖出去获得收入„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10、 消费Ø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其消费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而对于未来收入如果有比较乐观的预期,人们的消费水平就高,否则就会节制当前消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还与社会的收入差距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则提高;‚物价总体水平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则减少消费量,否则就增加消费量2) 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其实心里这些不同的消费心理会导致人们不同的消费行为3) 从根本上来说,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状况,生产决定消费Ø 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1)生产决定消费因此提高消费水平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人们收入差距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总体水平因此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4)消费水平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因此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科学、合理消费Ø 消费的类型(1)按交易方式划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前者的特点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适用于大部分的生活用品;中者的特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适用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吃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购买大宗的商品或服务;后者适用于消费者使用次数有限、无力购买或不想购买的商品2)按消费对象不同划分为有形的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前者购买的对象是有形的商品,后者一般是用钱买服务3)按消费目的划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前者是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中者是满足自身德智体美各方面提升的需要;后者是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般是高档的消费和服务.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会从生存资料消费发展到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Ø 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反应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不断变化Ø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成为恩格尔系数根据恩格尔系数只能判断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消费水平、生活水平的高低和消费结构的完善程度,不能看出收入的多少Ø 消费心理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评价和态度见《随堂》P18-P19表格Ø 如何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既不超前、也不之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以可持续性消费为核心,以“5R”为要求.(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倡不浪费,是一种消费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都应该发扬光大第二单元1、 生产Ø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1)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对象(商品)必须得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如:古代帝皇没有iphone5可以使用)(2)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如:同样是传递信息的方式,古代用鸽子,现在可以用Iphone)(3)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如:以前的是有线,现在是无线的宽屏触摸iphone)(4)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产品生产出来后会引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如:iphone生产出来人人都想去买想拥有)2、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1)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商品上产出来被消费掉,其生产过程才算完成2) 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如:消费者觉得iphone4的500万像素摄像头不够清晰,苹果公司在iphone4S进行改进,装上800万像素摄像头)(3)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消费热点的出现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如:以iphone为代表的触屏这一消费热点出现,会带动与之相关的职能系统IT行业、装饰行业的出现和发展)Ø 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决定作用)、分配(桥梁纽带)、交换(桥梁纽带)、消费(目的和动力)Ø 大力发展生产力1、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原因:生产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但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这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意义: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巩固基础、缩小差距、增强国力、显示优越性2、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劳动者素质,实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人才ƒ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中不适应的部分,并完善各项基本制度。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Ø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ps.国有经济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支配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2)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是国民经济中的主体 P.s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体现:一是就全国而言,工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Ø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1)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