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时训练高三物理.doc
4页物理限时训练4一、单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在不受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B.要消除物体的惯性,可以在运动的相反方向上加上外力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以及受力无关D.惯性定律可以用物体的平衡条件取而代之2.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计时,设运动时间足够长,从计时开始随时间的推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0~t1时间内,甲通过的位移比乙的大C.0~t1时间内,乙物体一定在甲物体的前面D.甲、乙两物体可能相遇了两次4.下面的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和滑动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5. 如图所示,AO、BO、CO三根绳子抗拉程度完全一样,如果CO绳子吊着重物的重力逐渐加大,当超过一定量时,则最先断的绳子是:( ) A.AO绳子 B.BO绳子 C.CO绳子 D.三根绳子同时断6. 有一种新细交通T.具如图,乘客的座椅能始终保持水平.当此车加速上坡时,乘客是A. 处于失重状态B. 乘客对座椅的压力等于其重力C. 受到向前的摩擦力D. 受到向后的摩擦力二、双项选择(每题6分。
共54分)7.物体沿某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位移的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时间的中间时刻t/2处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应是( )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1 一根轻绳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绕过悬梁一端的定滑轮,并挂一个重10N的重物G,若悬梁AB保持水平且与细绳之间的夹角为30°,则当系统静止时,悬梁臂B端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17.3N; B.水平向左C.10N; D.与水平方向成30°14.如图所示,人站在岸上通过定滑轮用绳牵引小船,若水的阻力恒定不变,则在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 )A.绳的拉力不断增大B.绳的拉力保持不变C.船受到的浮力不变D.船受到的浮力减小15.如图所示,一个自由下落的小球,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所受合外力的变化情况为( )A.速度一直变小直到零B.速度先变大,然后变小直到为零C.合外力一直变小,方向向上D.合外力先变小后变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16.(2011安徽)(1)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降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m/s2)①作出m-l的关系图线;②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2)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量力计)。 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①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选填“变”或“不变”)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③在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学生需要记录是 , , ,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