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窈窕淑女的标准》.ppt
88页窈窕淑女的标准学习女德的意义• 治天下,首正人伦 • 正人伦,首正夫妇 • 正夫妇,首重女德• 夫义妇听 • 男主外,女主内 • 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毛诗序》 • 《关雎》,后妃之德也,風之始也,所 以風天下而正夫婦也故用之鄉人焉, 用之邦國焉• 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 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 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wù mèi]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 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xìng] 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 钟鼓乐[yuè]之《毛传小序》• 兴也关关,和[hè]声也雎鸠,王 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 后妃说[yuè]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 ,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 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 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 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朱子治家格言》• 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 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印光大师开示• 又曰,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 要又曰,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 一大半。
以世少贤人,由于世少贤女有 贤女,则有贤妻贤母矣有贤妻贤母,则 其夫其子女之不贤者,盖亦鲜矣言及教 女为齐家治国之本,可谓见理透彻周之 开国,基于三太而文王之圣,由于胎教 是知世无圣贤之士,由世少圣贤之母之 所致也使其母皆如三太,则其子纵不为 王季、文王、周公而为非作奸,盖亦鲜 矣印光大师开示• 而世人只知爱女,任性骄惯,不知以母 仪为教此吾国之一大不幸也人少时 常近于母,故受其习染最深今日之人 女,即异日之人母人欲培植家国,当 以教女为急务须知为天地培植一守分 良民,即属莫大功德欲家国崛兴,非 贤母则无有资助矣世无良母,不但国 无良民,家无良子印光大师开示• 现今世道,无法挽回若欲救世,除提 倡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不为功而 家庭教育,尤须注重因果报应而又以 教女为至切要以无贤女则无贤母,无 贤母何能有贤子女,此系根本今 人所说者,皆是枝末以幼未知为人之 道,及因果报应之事理,一被邪人所诱 ,则任意妄为彼废伦免耻杀父奸母者 ,皆由最初无贤母以钧陶之所致也印光大师开示• 女人家以相夫教子为天职相,助也 助成夫德,善教儿女令其皆为贤人善 人,此女人家之职分也今之女人,每 每娇惯儿女,不以做人之道理,及因果 报应相诲,故儿女多难成器。
所以瞎捣 乱之大聪明人,与胡作非为之匪类,遍 满世间弄得国不成国,民不成民其 根本皆由其父母,不知尽父母教训儿女 之职分所致,故使乱无已时若人人善 教儿女,世道自然太平矣《易经》• 乾坤二卦,乾为天,坤为地 • 天之德以自强不息 • 地之德以厚德载物• 第三十一卦:咸卦 • 艮[gèn] (山)下兑 [duì] (水)上 • 卦辞:取(娶)女吉,卦象:亨、利、贞 • 古婚礼:男子驾车,屈膝于女子女四书-清朝初年学者王相编辑• 《女诫》-汉朝班昭(曹大家音泰姑) • 《内训》-明成祖的徐皇后 • 《女论语》-唐朝宋若华、宋若昭 • 《女范捷录》-清朝刘氏(王相母)《道德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 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宋若昭传》• 宋若昭世以儒聞父棻 [fēn]好 學若憲 [xiàn] 皆慧美能文若昭文詞高潔 不願歸人欲以文學名世若華著女論 語若昭申釋之唐貞元中詔入禁中試 文章若昭以曹大家自 許帝嘉其志稱為女學士官 尚宮掌六宮文學兼教諸皇子公主皆 事之以師禮 號曰宮師陈弘谋先生谨按• 若华托曹大家之意,集为女训,名曰 《女论语》,其妹若昭申释之 • 夫《论语》,圣贤问答之言也,可与 之并列乎?陈弘谋先生谨按• 然吾观曲礼内则,所载葱薤[xiè]酒浆, 纷帨[shuì]刀砺,纖[xiān]悉具备,盖至道 不离乎居室日用之常,而圣贤垂训,无 非欲人言动举止,悉合于当然之则,《 论语》二十篇,亦岂在高远哉? • 兹编条分缕晰,便于诵习,言虽浅俚, 事实切近,妪[yù]媪[ǎo]孩提,皆可通晓 。
苟如斯训,亦不愧于妇道矣女論語 序傳】• 【大家曰妾乃賢人之妻名家之女 四德粗全亦通書史 • 〔箋 [jiān] 註〕 大家音泰姑 漢曹大家也此書宋氏所作而云大家 者猶《女孝經》出自唐鄭氏不敢自 居其名而託云曹大家也此篇自敘著 書之意故稱大家之言吾名門女賢士 妻德容言工四者粗備經傳子史 群書遍覽也《女诫》•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 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 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 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 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女诫》• 幽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 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 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 ,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 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 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 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 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 而斯仁至矣此之谓也 • 【因輟女工閒觀文字九烈可嘉三 貞可慕懼夫後人不能追步 • 〔箋註〕 烈言女子全貞 完德有光於夫子上榮高祖下蔭元 孫光烈昭於九族也純一其志 操而不二也三貞云者女子在家孝於 父母出嫁孝於舅姑敬於夫子三者 之間皆克盡其貞純之德。
斯為女子之 全行然此乃古人所常今人宜勉而法 之恐後之女子不能追其步跡而履 其行也• 【乃撰[zhuàn]一書名為論語敬戒相 承教訓女子 • 〔箋註〕 恐女教未修乃編撰此書名 曰《女論語》俾 [bǐ] 使女子童而習之 必敬必戒承順其言體而行之方 成賢淑世之遵守以為女子之規則• 【若依斯言是為賢婦罔 [wǎng]俾前 人獨美千古 • 〔箋註〕 言女子若能依此而行即與古 之賢婦貞女同其美名猶言無 使也後世女子能遵行此教則賢良 眾多不使前賢獨擅美名於千古而無 繼也• 【立身章 第一】 • 【學作章 第二】 • 【學禮章 第三】 • 【早起章 第四】 • 【事父母章 第五】 • 【事舅姑章 第六】 • 【事夫章 第七】 • 【訓男女章 第八】 • 【營家章 第九 】 • 【待客章 第十 】 • 【和柔章 第十一】 • 【守節章 第十二 】 【立身章 第一】 • 【凡為女子先學立身立身之法惟 務清貞 • 〔箋註〕 立,猶成也成其為人 之道也成人之道何如在清貞二字而 已端潔安靜之謂清純一守正之謂貞 • 【清則身潔貞則身榮 • 〔箋註〕 女子而能清則潔淨而無玷 [diàn] 。
女子而能貞則身立而名榮 • 【行莫回頭語莫掀唇坐莫動膝立 莫搖裙喜莫大笑怒莫高聲 • 〔箋註〕 行步回頭則失觀瞻之節掀 唇露齒則無言語之容動膝則坐無定 搖裙則立不穩四者皆賤相也當切 戒而莫為喜而大笑則失儀怒而高聲 則廢禮豈婦人女子之道二者皆輕相 也當謹慎而初犯 • 【內外各處男女異群莫窺外壁莫 出外庭出必掩面窺[kuī]必藏形 • 〔箋註〕 禮男子處外女子處內男 行從左女行從右各不相犯故曰異 群女子無事不窺視戶壁之外不出外 庭之中有不得已出外庭則用巾扇以 遮蔽無使男人見其面有故必窺外戶 當隱蔽其形無使外人得見其身 • 【男非眷屬莫與通名女非善淑莫 與相親立身端正方可為人 • 〔箋註〕 男子非兄弟至親雖有大故 言語之間不得通稱名字女子非賢善 柔淑雖至戚亦不可與之常相親近恐 累己之德如此則立身端莊正大方可 以為人矣 【學作章 第二】 • 【凡為女子須學女工紉 [rèn] 麻緝[jī]苧 [zhù]粗細不同車機紡織切勿匆匆 • 〔箋註〕 此章言女工之道蓋工為女子四 德之一不可不學知學而不可不勤也搓 [cuō]張也檾[qǐng]麻紉其絲而 緝[jī]之以備織布也麻苧二布各有粗細 不同。
而紉緝之間須純一如式不可有粗 細之異也紉緝既畢則用紡車紛其紗線 然後穿引上機以織布疋[pǐ]也然紡織之間 用工宜勤慎精工疏密如式不可匆忙而苟 略也〇檾[qǐng]音頃 • 【看蠶[cán]煮繭[jiǎn]曉夜相從採桑摘柘 [zhè]看雨占風滓[zǐ]濕[shī]即替寒冷須 烘取葉飼食必得其中取絲經緯丈疋 成工 • 〔箋註〕 此言蠶織之事言男耕女織人之 大務桑蠶之業女子之專事也養蠶繅 [sāo]繭[jiǎn]之工宜辛勤料理早起夜眠 不可懶惰採桑柘之葉以供蠶食亮架飼食 風雨宜謹滓濕即替換其篋[qiè] 寒冷則 用炭火烘焙飼葉必按時晝夜均勻使之 不傷於饑飽蠶既成繭繅[sāo]其絲以別經 緯織以為丈疋則蠶織之工備矣 • 【輕紗下軸細布入筒綢絹苧[zhù]葛 織造重重亦可貨賣亦可自縫刺鞋作 襪引線繡絨縫聯補綴[zhuì]百事皆通 能依此語寒冷從容衣不愁破家不 愁窮 • 〔箋註〕 綴[zhuì]音墜言紗本生絲輕 肥則卷軸之細布則彙[huì]卷成筒而便 於堆貯[zhù]也布疋綢絹重疊積聚貨賣 以資日用餘者造作衣裳[shɑng]以禦 [yù]寒暑或有餘工造作鞋襪針指女 工無所不習女子能依此訓則家道豐 足。
而無窮乏之患矣 • 【莫學懶婦積小癡慵不貪女務不計春冬針 線粗率為人所攻嫁為人婦恥辱門風衣裳破 損牽西遮東遭人指點恥笑鄉中奉勸女子 聽取言終 】 • 〔箋註〕積小猶言自小積成懶之性以致愚癡也 機杼[zhù]針指女子之當務乃棄而不貪春 蠶[cán]冬醖[yùn]女子之當知乃廢而不計及 勉強為針線之事則苟且粗率為父母所攻責出 嫁為婦為舅姑所賤惡而辱及門風貽羞父母矣 婦女而不勤針線之事非為不能照管舅姑夫子之 衣即自己衣裳亦破綻[zhàn]而不能備完牽西 以遮東見衿[jīn]而露肘[zhǒu] 豈不為旁人指 點談笑懶惰之名傳播於鄉黨為女子者可不戒 哉敬聽此言面無忽也 【學禮章 第三】 • 【凡為女子當知禮數女客相過安排坐具 整頓衣裳輕行緩步斂[liǎn]手低聲請過庭戶 問候通時從頭稱敘[xù] 答問殷勤輕言細 語備辦茶湯迎來遞[dì]去 • 〔箋註〕此章言待客之道男主於外女主於內 男子待賓朋於廳堂女子待女客於內室然其禮數不可不知如有女客未至之先灑掃 內室安排款坐之處及飲食茶湯之具俱要預 先整辦及其至也整肅儀容理正其衣裳端 詳穩重輕步低聲和顏悅色迎請以至庭戶之 中從容見禮敘坐之後問其起居安否候其 閒別之情。
通其往來酬答之儀敘其寒暑時日之 變言語之間次第有序應對隨方和緩而不 急遽[jù]輕盈而不高聲茶湯香潔酒食豐腆 [tiǎn] 迎送獻酬女詳中禮待客之儀盡矣 • 【莫學他人擡[tái]身不顧接見依稀 有相欺侮 • 〔箋註〕 言休學傲慢無禮之人見客之 來待起不起洋洋然擡其身而不顧盼 接見怠敖禮貌依稀而不周言語之 間或欺其無知或輕其貧賤侮慢而 不禮也 • 【如到人家當知女務相見傳茶即 通事故說罷起身再三辭去主若相 留禮筵[yán]待遇酒略沾唇食無叉 筯[zhù]退盞辭壺過承推拒 • 〔箋註〕婦女有事如到親戚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