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宿州市四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8页安徽省宿州市四山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图5为某地区域四个地点的风向观测图,据此可判断该区域的环流系统为 图5 A.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气旋 参考答案:C 2.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8-9题8.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9.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参考答案:A D3. 关于大气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②水汽和杂质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色 ③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物质原料④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外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解析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排除④4. 读右图,完成20-21题20.在右图中打井,可以打到煤层的是: A.A B.B C.C D.D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右图中地形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B.在B处打井可以找到丰富的地下水C.C处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化石D.背斜顶部受挤压作用,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参考答案:A A 5. 有一个农场,一进厂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
农田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牲畜业为农田提供粪肥,森林能保持水土,河池能润泽草木据此材料,回答你认为在这个特殊的农场中,解决农民生活燃料的最合理的措施是A.从农场外购进煤和石油 B.砍伐森林,利用农作物秸秆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牲畜粪便、植物枯枝落叶等制造沼气参考答案:D6. 据研究,当太阳、地球与月球三者相互位置关系合适时,太阳风可将地球氧气“吹到”月球上,在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完成下列各题3. 当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有可能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4. 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 长波通讯中断 B. 流星出现频繁C. 乔木年轮变密 D. 高纬常现极光参考答案:3. C 4. D【3题详解】太阳风吹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可将地球氧气“吹到”月球上当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有可能是③,C对① 太阳风由月球吹向地球,A错②、④位置不易吹到月球上,B、D错4题详解】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高纬地区极夜时期常现极光,D对。
可造成短波通讯中断,A错与流星出现频繁、乔木年轮变密无关,B、C错点睛:太阳风是太阳外部大气活动类型之一,发生在日冕层太阳风吹向远离太阳的方向高能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发生碰撞,在两极地区极夜时期,产生极光现象耀斑暴发引发磁暴现象7.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是( )A. 夜晚山地气温较高,气流上升,冷凝形成降水B. 夜晚山地气温低于四周,气流下沉,形成降水C. 夜晚谷地中气温高于同高度山坡气温,气流上升,形成降水D. 夜晚山地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参考答案:C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气流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在谷底迫使暖空气抬升,暖空气中水汽众多,凝结核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达到饱和过饱和状态,形成夜雨8. 读 “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完成22-25题22.图中①~⑧洋流,主要受西风影响的有( )A. ①⑧ B. ②⑤ C. ③⑥ D. ④⑦23.关于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B.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C.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西岸为寒流D. 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大陆东岸为暖流24.受洋流影响,甲地( )A. 草原辽阔绿草如茵B. 气候常年寒冷干燥C. 森林密布多高大树木D. 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25.乙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 )A. 季风气候区 B. 板块交界处 C. 暖流流经区 D. 陆海交界处参考答案:22.A 23.B 24.D 25.B 9.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 地面冷热不均 B.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C.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 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B对。
地面冷热不均是根本原因,A错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是重要影响因素,C错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具有纬度变化特征,不是风形成的直接原因,D错考点定位】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10.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人口密度(人/Km2)出生率(‰)死亡率‰(‰)X1084218Y27567 11. 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A. 欧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北美洲12. Y国最有可能分布在A. 欧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北美洲13.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 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B. 科技发展水平C. 自然资源 D. 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参考答案:11. C 12. A 13. C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增长和环境人口容量要求熟悉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情况掌握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11.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X国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属于发展中国家,最多分布于非洲,选择C12.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Y国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属于发达国家,最可能分布于欧洲,选择A。
13. 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故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11. 形成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地形 D. 海陆差异参考答案:A由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分异规律形成的原因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形成基础条件是热量,A正确12. 下列表述中,正确反应大气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是A. 平流层中臭氧吸收长波辐射,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 对流层中二氧化碳吸收短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C. 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密切D. 位于平流层中部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至关重要参考答案:C【详解】A.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的是短波紫外线,从而对地球产生保护作用,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故A项错误B.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长波辐射,故B项错误C.对流层位于大气最下层,空气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复杂多变对流层集中了75%大气质量和90%的水汽,因此伴随强烈的对流运动,产生水相变化,形成云、雨、雪等复杂的天气现象,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故C正确D.电离层是指从离地面约50公里开始一直伸展到约1000公里高度的地球高层大气空域,其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因此它对无线电通信至关重要,但不是位于平流层中部而是位于平流层上部,故D项错误。
故选C13. 2008年7月30日《成都晚报》消息:为了研究和了解地震破裂过程和发生机制,寻求监测余震的有效方法经过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讨论,建议在龙门山断裂系实施科学钻探工程在其主破裂区、余破裂区以及南端未破裂地区布设三口2000~3000米主孔科学钻,以加强对比分析和规律总结据此回答6~7题6.此次科学钻井的深度位于(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7.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B.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C.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D.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参考答案:6.B 7.B14. 关于大气各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对流运动显著B.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参考答案:D15. 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读图完成22-23题。
22.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A.城市级别高 B.城市规模大C.服务范围大 D.服务种类少23.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A.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B.交通用地减少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D.耕地比重增加参考答案:DA16. 太阳外部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为A. 光球、日冕、色球 B. 光球、色球、日冕 C. 日冕、光球、色球 D. 日冕、色球、光球参考答案:B根据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太阳外部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为光球、色球、日冕,B对A、C、D错17.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0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参考答案:D18.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图是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既能提供生活能源,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①引起大气污染 ②造成资源浪费 ③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④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1A 2A19. 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物质是A、尘埃和二氧化碳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臭氧和氮氧化物 D、水汽和氮氧化物参考答案:B20. 下列能源属于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的是( )①煤炭 ②地热 ③石油 ④水能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B21. 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在迁出城市若干年后又迁回城市,是由于 A.乡村用地日益紧张 B.乡村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城市环境日益改善 D.城市地价不断上涨参考答案:C22. 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