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高尔基的《伊则吉尔老婆子》.pdf
5页伊则吉尔老婆子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作品是《伊则吉尔老婆子》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的早期作品 , 是一篇充满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短篇小说小说总共分为三部分, 都是由伊则吉尔老婆子在沙滩上给作者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拉那的传说故事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高加索部落一天, 一只苍鹰飞来掠走了一个高加索的美丽的女子二十年以后,一个中年女子带着一个青年男子来到这个部落里,并告诉人们这个男子是她和苍鹰的儿子,现在苍鹰死了, 希望部落可以收留他们这时,男子看上了部落里的一个女子,但是女子拒绝了,盛怒之下,便将女子活活踩死 犯下这等罪行,村名们变合力将他绑起来准备处置有人建议要烧死他,有人建议把他五马分尸,还有人建议用箭射死他一位智者说话了: “让我们先问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几番追问,男子回答说: “难道你们只使用你们自己的东西吗?我想每个人所有的只有语言、两手和两脚,而你们所拥有的牲畜,女人还有土地,和其他很多的东西 ”于是人们知道,这个人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保持一个完整的自己,不愿意分一点儿给别人于是智者建议了,他的应得到的最好的惩罚就是放他自由,话后平空中一声响雷,男子终于自由了,而从此,他也就有了这个名字——拉那(拉那,翻译过来就是“被抛弃”、 “被驱逐”的意思)。
之后,拉那无恶不作,他到部落里抢夺任何他需要的东西,每次村名们用箭攻击他, 但是箭始终不能穿透他的身体,那是因为有一层最高刑罚的无形的铠甲保护着他他动作敏捷,身体强壮,贪得无厌,心分外的冷酷,没有人和他面对面的遇到过一直这样过了很久,有一回当人们走进他要攻击他的的时候,他却纹丝不动, 一点儿自卫的动作都没有,于是人们明白了,他想死人们开始只是嘲笑他,他痛苦的发起抖来,拿起地上的刀刺向自己,但是刀子却自己断裂了,他用头撞地,大地只是陷了一个洞而已从此以后,他唯一的事就是等待死亡直到现在,太阳晒干了他的骨头,鲜血和曾经丰腴的躯体,风又吹散了它们,现在,只剩下一个云影般的人在草原上飘荡通过这个故事, 高尔基明确地指出了拉那的个人主义不仅是一种心理属性 , 也不仅是一种人类属性, 深刻地揭露出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利己主义内在的虚弱性第二部分是伊则吉尔青年时代的故事以爱情为线索, 在时间轴上串联了自己的一生 故事从伊则吉尔 15岁开始,那时她与母亲住在伯尔拉丝河岸上,认识了一个路过的渔夫,他们便相爱了,但是不久后发现,渔夫能给她的就是给她唱歌,与她接吻,她便不再爱他了之后,一群古楚儿人来到了这儿, 伊则吉尔爱上了一个火红脑袋的古楚儿人,他们非常相爱。
但是后来,渔夫和这个古楚儿人都被绞死了在上绞架的时候,渔夫是脸色惨白,哭哭泣泣的,勇敢的古楚儿人却很从容,嘴里还叼着烟斗, 在最后要被绞死之前,古楚儿人悠闲的拿下烟斗,对着伊则吉尔大喊: ”亲爱的,再见”这应该也是伊则吉尔最单纯的爱的一个人第三次的恋爱是和一个慈爱但是专制的土耳其人一次在市场上,伊则吉尔看见了这个威严的沙皇般的人,便对他笑了一下到了晚上,伊则吉尔便被人抓住,送到了这个土耳其人家里在那儿待了7天,她实在待不下去了,到处都是女人,除了吃、睡,就是骂人、打架最后,伊则吉尔带着这个老土耳其人的16岁儿子逃走了不久,小土耳其生病就死了第四次,他认识了一个小波兰人,伊则吉尔是用下贱来形容他的 这个小波兰人在需要女人的时候,就对她甜言蜜语的,不需要的时候则对她傲慢无礼一次,他又惹恼了伊则吉尔,她便把他扔下河,离开了他之后,伊则吉尔无依无靠的, 一个犹太人为了用伊则吉尔的身体做买卖,买下了她从此,她开始以此为生,希望挣到钱以后,回到家乡虽然自己做的不是光彩的买卖,伊则吉尔还是一个坚持原则的人,曾经有个老爷把自己的田地、房屋都卖了,但是她还是把他赶走了同时,伊则吉尔也爱上了一个有英雄行径的老爷,一个愿意为异族人伤残自己身体的人。
再一次,一个波兰的非常漂亮的小贵族开始疯狂的追求伊则吉尔, 但是等到他真的得到了伊则吉尔,却又马上抛弃了她纵使伊则吉尔很愤怒,但是她还是深深的爱着他,于是又去找这个小贵族这时的小贵族和俄罗斯人打仗,被抓住了但是伊则吉尔没有放弃, 她打听到了关押小贵族的地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瘸腿的乞丐,央求看守让她见一面她关在里面的小儿子,借机把看守按倒在水坑,将看守溺死了 于是救出了小贵族逃出来后小贵族跪在伊则吉尔面前, 要伊则吉尔做他的女王, 但是此时的伊则吉尔对他是有厌恶了伊则吉尔还认识了一个匈牙利人,在冬天,匈牙利人离开了她,再也没有回来等到春天,他的尸体被找到了,是被人用子弹杀死的随后,她来到了加利西亚,又到了多布罗多,在这儿找到了一个丈夫,一直生活了 30多年,去年他死了现在又剩下她一个人了从她的故事中可以看出, 伊则吉尔本可建立功勋, 却因没有伟大的目标,在爱情的游戏中虚度一生, 成为了一味追求享乐和为人民去做英雄业绩这两种行为之间的人物形象在小说开始时 , 作者描写的伊则吉尔是一个 “ 身子弯成了两截 , 她那对曾经是乌黑的眼睛现在暗淡了, 而且整天流着泪 她那干枯的声音听起来很奇怪, 它轧轧地响着 , 好象这个老婆子在用骨头讲话似的” ,但是,这位老弱的妇女非常懂得生活的乐趣和爱情, 她称赞自由而勇敢的人们 , 她并不孤独 , 她有许多智慧。
第三部分是关于丹柯的传说故事 高尔基在这一部分树立了丹柯的形象——一个真正的人民英雄形象当丹柯看到自己的部族被敌人赶进了林子深处、 面临困难的时候 , 他勇敢地站出来 , 领导人们同困难、 死亡进行顽强的斗争 他对人们说 : “起来, 我们到林子里去 , 我们要穿过林子 , 林子是有尽头的 ,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 我们走! ” 当人们跟着他走到丛林深处, 碰到雷电 , 陷人更大的困难而开始责备他时 , 丹柯并不埋怨大家 , 反而更激起了他强烈的要使人民摆脱困难的希望 . 他用力抓开了自己的脑膛, 从那儿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来 , 把它高高地举在自己头上, 给人们照亮道路 , 自己领头向前奔去最后 , 当人们走出黑暗的森林, 得到幸福时 , 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草,他快乐他望着这自由的土地, 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拉那和丹柯是两个极端对立的形象拉那仇视人民 , 为个人而生活, 渺小到只剩下一点虚幻孤独的影子, 丹柯则相反 , 他热爱人民, 为人民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成为广阔草原上永不熄灭的兰色火星把美和丑、黑暗和光明两个极端鲜明的形象进行对比地描写,并提出了生与死的哲理性问题。
被人们抛弃的个人主义者拉那因为死不了而成了他最大的痛苦, 为人民的幸福而死的丹柯却因为死而得到了永生他用自己的牺牲为后代铺平了道路, 他是永垂不朽的 从三个人物的死来看 :腊拉早已失去了人的面貌, 他死得暗淡 , 毫无价值; 伊则吉尔老婆子的形象很凄惨, 虽然她还活着 , 但对生活却己经不期待什么了 . 她也几乎成了一个影子; 而丹柯死得很英勇 , 兰色的火星标志着人民英雄不可磨灭的崇高荣誉通过老婆子这个现实主义的形象,把两个浪漫主义的传说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有益的生活教训总的来说,作者通过《伊则吉尔老婆子》这部作品,以对革命英雄主义和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的忘情讴歌,批判了猖獗于世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生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