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政治 0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woxinch****an2018
  • 文档编号:44706553
  • 上传时间:2018-06-1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6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 国的有机统一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格和政治协 商 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 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 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二)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 无产阶级专政 (1)性质相同 (2)作用、职能相同 (3)历史使命相同三)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人民民主专 政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3、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准 确鲜明,它更全面更准确地表示出人民民 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四)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 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 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于稳定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要坚持国家一切权 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做主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充分履行国家政 权的专政职能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 (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作 用和意义 (四)怎样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职权立法重大事项决定监督国 家 领 导 任 免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 席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 中华人民共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代表选举制度凡年满18 周岁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不 分民族、种族、 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 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民正在投票县 (自治县 )人大代表不辖区 的市 人大代表乡 (民族乡 )人大代表镇人大代表选 举选 举选 举选 举县、自治县、市辖区、不辖区的市的人大代表辖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选举选举选举全国人 大代表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 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二)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 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 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有如下的特征:1、 2、 3、 4人民政协作为在共产党领 导下实现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团结合作的重要组织,是由中国共产党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 体、各少数民族、港澳同胞、台湾同胞 、国外侨胞和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爱国 统一战线的组织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 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 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含义 2、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各民族自治 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 泛的自治权利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范畴内 它表明,我们党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基层民主 2、为什么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3、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 方略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经过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到“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重大转变。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 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邓小平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五大报告 2、法制与法治 法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制度及其 运行秩序的统称,包括立法、司法、执法 和守法等环节 法治: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 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运行机制 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 、“ 权力分 立” 、“ 保障人权”等的价值、原则和精神 3、依法治国的含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 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 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 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 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六层含义法律至上 法的统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把握六点: (1)前提是党的领导 (2)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3)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 事务和社会事务 (4)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5)实质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

      (6)特点是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 领带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4、实行依法治国的意义: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 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的根本保证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的客观需要 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完备的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1、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 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 障 3、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是社会 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 民主政治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 民主1、政治体制 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我国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 (2)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需要 (3)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 (4)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3、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 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3)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既要态度积极, 又要步子稳妥 4、今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二、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民主、自由和人权 问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 要课题 1、民主: 2、自由: 3、人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