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锻造过程作业指导书.doc
2页锻造过程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适用于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和一般合金工具钢锻件的锻造工序责任岗位:操作工所用设备:单点闭式冲压机使用工具:夹钳、喷枪、游标卡尺、高度尺、深度尺1 锻造前准备工作:1.1 锻造前应熟悉生产工艺,做好准备工作1.2 工作前应检查润滑系统是否正常,检查各部位螺丝及紧固件,有无松动,发现松动应及时拧紧1.3 模具使用前,先检查模具是否有裂纹、模腔表面是否有凹坑、凸起等表面缺陷等以免在锻造时影响锻件的表面质量或造成锻件的脱模困难;模具的尺寸精度由模具车间保证1.4 模具在使用前应预热,模具的预热温度应达到150℃~200℃最佳2 锻造过程:2.1 原材料的始锻温度应达到1050℃~1150℃,终锻温度不得低于800℃根据材料的直径、长短选择加热功率、时间2.2 当锻件温度低于终锻温度时,不得进行锻打,以免损坏模具,产生废品2.3 锻造时,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对加热后的原材料进行墩粗、拔长,去除氧化皮,;墩粗、拔长时要防止毛坯掉在模具内的边上,容易造成产品表面裂纹2.4 锻打过程中,脱落的氧化皮要及时从模具内及模具表面用气枪清除干净,防止氧化皮损伤产品表面,造成表面缺陷。
2.5 锻造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要及时向模具内喷入适量的润滑剂,有利于锻件脱模2.6 在放置粗锻毛坯时要根据形状将粗锻毛坯放在模具中间位置,避免因毛坯位置放偏而引起产品冲压成型不足偏心而报废2.7 锻造过程中发现粘模,应及时分析粘模原因、修理模具,以免模具磨损造成产品报废2.8 锻造产品时应用钳子夹取,不得将手臂放置模具之间,以免发生意外2.9 操作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执行2.10模具的调整控制程序,只有相关的操作人员可进行调整,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行调整3 锻件要求:3.1 锻造前,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首件检验,并做好首检记录3.2 锻造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或一定数量要抽检一次,检验次数根据产品数量而定,并做好抽检时间记录3.3 根据图纸检测锻件的相关尺寸,用卡尺、高度尺及深度尺检测3.4目测外观质量:3.4.1 锻件是否拿错模具;3.4.2表面是否有裂纹、拉丝;3.4.3锻件标记是否清晰;3.4.4锻件外形是否完整、变形、非加工表面是否复合技术要求3.5 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应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因模具磨损造成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更换模具3.6 锻造生产是集体操作性质,每位员工的工作质量意识与工作责任心都会对整个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本指导书适用于班组的全体人员编 制: 俸虎 标 准: 批 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