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鳟鱼五重奏》舒伯特——作品分析.doc
2页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钢琴奏出了以分解和弦出现的引子,接着小提琴唱出了优美宁静、朴素安详的主部主题主题稍作扩展后,钢琴奏出了颇富抒情风格的副部主部在较严谨的展开部和再现部后,音乐以短小的尾声结束这个乐章具有温婉明快清澈的感觉,乐思优美而浪漫 第二乐章是行板,二段曲式整个乐章静谧轻柔,钢琴奏出缕缕飘弥着奥国北部阿尔卑斯山岳地带气氛的歌谣风的旋律中提琴抒情的吉普赛风格曲调交织着既温柔又忧愁的情感二段音乐在反复后结束这个乐章形式单纯,但相当妩媚而可爱 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急速、轻快而精神充沛的主题以及弦乐与钢琴的问答显示出诙谐的情绪中段是维也纳舞曲风的恬静而又愉快的音乐 第四乐章是变奏曲式脍炙人口的旋律描绘了深山溪流中自由悠游的小鳟鱼小提琴优美的主题后,钢琴弹出第一变奏第二变奏由中提琴主奏第三变奏是借大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浑厚的主题,沉重的音乐似乎令人感到了渔夫的脚步声第四变奏是强大的和弦和阵阵的哀伤,好像是渔夫投网和小鳟鱼的挣扎第五变奏大提琴奏出同情和忧伤尾声中优美的主题再现,诉说着自由欢乐的永恒和美好终将到来 第五乐章最快板,二段曲式华丽而充满力感的音乐充计表现了作者在夏季愉快的旅行中明朗而宽阔的胸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音乐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 作品的两个独特之处这部作品有两个独特之处通常五重奏的编制都是钢琴加上一组弦乐四重奏(即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也称为钢琴五重奏而舒伯特的这部作品,却是由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构成减少了一把小提琴,增加了一把倍大提琴,使作品的低音声部浑厚、深沉强大的低音使人倍感过瘾特别是现代的爱乐者,有了出色的聆听器材对低频的上佳表现,加之人们对低频的偏爱,在此曲中便可尽情地享受了这部作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整部作品由五个乐章构成(一般为 4 个乐章)全曲便形成了一首规模较大的室内乐作品 溪水、鱼、渔夫三者关系的表现这首《鳟鱼》篇幅将近 40 分钟我把整个作品看作对溪水、鱼、渔夫以及三者关系的表现第一、第二乐章我设想渔夫还没出现,所以是鱼与水在那样一种幽静而美丽的自然里的美妙交融第一乐章钢琴表现的鱼的戏水,我简直能感觉到尾鳍在水中舒展和它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而当弦乐表现水流的交叉融合之后,钢琴反过来再表现溪水的清澈与晶莹,弦乐变成鱼儿在水中像箭一般穿梭这种戏水的神妙只有在舒伯特音乐中才可以听到 舒伯特的音乐常常是围绕一个极抒情的舞蹈化音型不断地通过轻重变化处理,变化出一连串精致的趣味。
比如这个作品的第三、第五乐章 我常常觉得这些自然的、不是刻意得来的趣味中有太多的神秘性这也是舒伯特音乐中甜美的舞蹈性可以甜而不腻的真正原因 听这部作品要注意低音的效果,注意大提琴低音提琴与钢琴的对比,别忘了舒伯特是为大提琴演奏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