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上)复习要点分享.doc

44页
  • 卖家[上传人]:W****
  • 文档编号:221990175
  • 上传时间:2021-12-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73.50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IFCC定义为“包含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的研究以及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学试验方法的应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主要任务:①②③④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趋势①实验室高新技术的发展:分离与分析技术、自动化与酶法分析、标准物质和体外诊断试剂②快速小型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快速检测试条、小型化多用途检验仪器③检验质量控制和系统评估:检验结果可靠有用、检验与临床结合密切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与探讨疾病发生机制的关系、与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关系(疾病诊断和早期诊断,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治疗效果监测 ,健康普查和咨询)、与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的关系急性时相反应、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性疾病如感染、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等,血浆AAT、AAG、Hp、Cp、CRP,以及α1-抗糜蛋白酶、血红素结合蛋白、C3、C4、纤维蛋白原等浓度显著升高或升高;而血浆PA、Alb、TRF浓度则出现相应下降这些血浆蛋白质统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这种现象称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苯丙酮酸尿症(PKU):是主要由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患儿尿液中排出大量的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同型半胱氨酸正常代谢:代谢紊乱一、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是最常见的以HCY(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主要有三种原因:①胱硫醚-β-合成酶缺失(常见)体液HCY及其前体积聚,Cys和胱氨酸下降生化异常:血浆同型胱氨酸(HCY的氧化形式)达到可检测水平,血浆Met升高尿含有同型胱氨酸和其他含硫氨基酸如Met、甲硫氨酸硫氧化物和Cys的二硫化物和HCY②N5-甲基四氢叶酸转甲基酶缺失(罕见)血浆Met不升高③食物营养缺乏:缺乏维生素B6(胱硫醚-β-合成酶的辅酶)、B12(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辅酶)二、与心血管疾病:高水平HCY能增加人体自由基的生成,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临床应用】:血脂正常,胆固醇不高的人群有严重AS性疾病和家族史人群有早期(<50岁)冠心病、脑血管或外周血管病症状的人群服用氨甲喋呤、氨茶碱、苯妥英等人群中HCY升高的比例较高,有进一步引发血管疾病的可能,需要联合考虑继发性氨基酸代谢紊乱: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肾脏疾患(蛋白质营养紊乱)以及烧伤等①肝功能衰竭和氨基酸代谢失衡:肝衰竭时芳香族氨基酸(AAA)在肝脏中的降解减少,其血浆浓度升高;而支链氨基酸(BCAA)在肌肉等组织中的分解没有减少,相反因肝脏降解胰岛素减少、血浆胰岛素升高,促进BCAA进入肌肉,降解增多,导致血浆BCAA浓度下降。

      正常情况下BCAA/AAA=3.0~3.5,肝病时可显著下降,比值降至1左右往往发生肝性脑病芳香族色氨酸、苯丙氨酸因血液浓度上升,进入脑组织的量也增加;血浆BCAA下降又导致AAA进入脑细胞的比例增加,这些AAA在脑组织中可形成假性神经递质,是引起肝性脑病和肝昏迷的重要原因②肾脏疾病:由于肾小管损害、肾近曲小管功能障碍引起某些肾脏疾病时仅有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障碍(氨基酸尿);有些病人的肾近曲小管的所有重吸收功能均受影响,已经不仅仅是氨基酸尿高尿酸血症:是指37℃时,血清中尿酸含量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50μmol/L由尿酸排泄障碍或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或体内嘌呤来源过多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①排泄障碍:当GFR下降或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或(和)分泌功能减退时,便导致~,一般在慢性肾病时出现另一种是机制不明的多基因型遗传缺陷引起的原发性~②嘌呤代谢合成紊乱:大多数属于多基因遗传缺陷,机制不明由酶缺陷引起的占少数痛风(gout):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 ,由遗传性和(或)获得性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导致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形成和沉积,从而引起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呈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

      仅有高尿酸血症,即使合并尿酸性结石也不称之为痛风)血清中的蛋白质因为都是由氨基酸组成,性质相似,除清蛋白等少数蛋白质有某种特性可利用染料结合法等方法测定外,其他都需制备特异的抗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免疫扩散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放射免疫法等方法测定临床所指的特定蛋白质主要有:Alb、PA、AAT、AAG、Hp、AMG、CER、TRF、CRP,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补体C3、C4,这14种蛋白质,目前已有国际公认的标准参考物质血清总蛋白测定①凯氏定氮法:参考方法优点:准确度高,回收率达101.54 % ;精密度好,CV%为0.85%缺点:操作流程长,程序复杂各种蛋白质含氮量在疾病状态差异较大等,但平均为16%,比较准确该法主要用作血清蛋白质标准品定值及参考性工作,血清总蛋白常规测定中很少使用②双缩脲法:是临床测定血清总蛋白首选的常规方法【原理】:血清中蛋白质的两个相邻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优点:显色稳定性好,干扰物质少,试剂单一,方法简便缺点:灵敏度较低干扰物质:主要为右旋糖酐,其与反应混合液中的铜和酒石酸结合形成沉淀,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此外胆红素、血红蛋白、脂浊、某些抗菌素和铵盐等也可干扰结果血清清蛋白测定染料结合法----国内最常用方法是溴甲酚绿(bromcresol green,BCG)法,还有溴甲酚紫(bromcresol purple, BCP)法BCP法比BCG法受其他血浆蛋白的干扰少,但灵敏度较低,且与非人源性清蛋白结合力相当弱,不适合于测定动物样本中的清蛋白,故BCP法临床应用较少原理】:血清清蛋白(pI4.7)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的染料BCG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优点:BCG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既可用作手工操作也可自动分析但缺点:该法存在问题较多,主要是试剂标准化、标准品的选用、反应时间等,如不严格掌握,将会对测定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反应时间:要求血清清蛋白的测定在30s内完成(快反应),30s后球蛋白的非特异性反应增高血糖: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3.89~6.11mmol/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是一种多肽,与胰岛素结构相似,主要为IGFⅠ和IGFⅡ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血糖浓度高于空腹水平上限6.1mmol/L时称为高血糖症。

      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高血糖有: 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减低(IGT) 糖尿病(DM)低血糖症(hypoglycemia):是指血糖浓度低于参考范围下限,临床出现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时作为低血糖症生物标准糖尿病(DM):是一组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在DM患者中,2型DM占90%~95%,1型DM约为5%~ 10%,其他类型占比例很少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共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I型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岛β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主要是因胰岛β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免疫介导性1型糖尿病、特发性1型糖尿病一、免疫介导性I型糖尿病【病因】遗传易感性:与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有很强关联环境因素:常见的有病毒感染(风疹病毒、柯萨奇B病毒等)、化学物质、生活方式、精神应激以及营养成分改变(如牛奶)等自身免疫机制:患者血清中存在一些自身抗体,这些抗体有的在发病前数年可以检测到,如血清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GADA)等。

      特点】①、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是重要的发病机制,大多数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为特征②、血清胰岛素或C肽水平低③、胰岛β细胞的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且具有酮症酸中毒倾向,治疗依赖胰岛素④、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特别与HLA某些基因型有很强关联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较急二、特发性I型糖尿病该类型少见,主要见于非洲及亚洲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遗传性,胰岛素明显缺乏,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但缺乏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以及与HLA关联的特点II型糖尿病: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其病因是:遗传+环境因素2型糖尿病有更强的遗传易感性,并有显著的异质性异质性疾病:病因不是很清楚,并且在现有的研究结果中,未发现一个很统一的病因与机制)环境因素主要有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营养过剩、体力活动过少、应激、化学物质等机制】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产生正常的生物学反应,即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包括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在DM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可导致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降低和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分别称为葡萄糖毒性(glucotoxicity)和脂毒性(lipotoxicity)。

      特点】①、常见肥胖的中老年成人,偶见于幼儿②、起病较慢,在疾病早期阶段可无明显症状,常以并发症出现为首诊③、血清胰岛素水平可正常或稍高,在糖刺激后呈延迟释放④、自身抗体呈阴性⑤、早期单用口服降糖药一般可以控制血糖⑥、自发性酮症酸中毒较少⑦、有遗传倾向,但与HLA基因型无关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机体出现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多种物质的代谢紊乱①、糖代谢紊乱: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葡萄糖在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加速,糖原合成减少,引起血糖增高血糖过高如超过肾糖阈可产生渗透性利尿严重高血糖可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急剧升高,引起脑细胞脱水,出现高渗性高血糖昏迷②、脂代谢异常: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增加在胰岛素严重不足时,因为脂肪大量分解,生成酮体过多,当超过机体对酮体的利用能力时,造成酮血症,严重时引起酮症酸中毒③、蛋白质代谢异常: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速,导致机体出现负氮平衡、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糖尿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量减轻 。

      代谢综合症(MS):是与代谢异常相关的心血管病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内聚集的状态 MS的基础是胰岛素抵抗(IR),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肥胖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2型DM或糖调节受损、血脂异常和高血压以下5项中具有3项或3项以上者可诊断为MS: ①腹部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②血TG≥1.7mmol/L; ③血HDL-C<1.04mmol/L; ④血压≥130/85mmHg; ⑤FPG≥6.1mmol/L或糖负荷后2h PG≥7.8 mmol/L或有糖尿病史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包含了一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