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基于成本效率区域竞争力测度和其验证.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25311782
  • 上传时间:2021-1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9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基于成本效率区域竞争力测度和其验证摘要:本文引进了基于随机成本前沿理论的成本 效率作为测度区域竞争力的指数,利用1998〜2008年中国 31个省区的食品制造业数据测度了每个地区的年度平均成 本效率并与相应产业地区结构的实际变化进行比较和验证, 证明了该指数应用于产业规划和布局研究中的可行性关键词:成本效率;区域竞争力;产业布局;随机成 本前沿;验证虽然我国已逐步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但政 府对经济的规划、引导和调控的力度还是很大的,主要体现 在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规划和布局方面合理科学的产业布局 和规划应基于特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而对其的比较和评估 目前尚缺乏比较科学合理的量化依据一、研究现状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估与比较主要建立在庞大的指标 体系上,与企业实际的微观绩效和区位选择脱节,难以应用 于指导产业布局和产业规划近年来,研究者更多以经济涵 义简单明确的单一指标来测度区域竞争力,如荷兰格林根大 学的ICOP分析法通过比较地区间工业品相对价格水平、分 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成本等方面来评价 工业竞争能力的地区差距;郑海涛和任若恩(2005)、蔡昉 等(2009)、贺清云等(2010)都用其中的指标来度量行业 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

      但这些文献有一些共同的缺 陷:一是只能度量生产效率,不能度量基于价格机制的配置 效率,难以全面体现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二是只度量了劳动 的成本和生产率,忽略其他投入的成本和效率既包含了相对价格水平也包含了比较生产率的成本效 率(基于成本前沿理论)则避免了上述的缺陷,是区域竞争 力的一个更简单却更全面的测度二、成本效率的概念及测算模型(一)成本效率的概念成本效率的概念和分解见图1考虑某一生产活动,包 括两种投入和一种产出y,两种投入的数量和价格分别为xl、 x2 及 wl、w2, L (y)是等产量线,Cl (wl, w2)和 C2 (wl, w2)是等成本线,显然C2高于Cl点P表示一个实际生产 者,在对应的投入数量xl、x2下,产出y可行但y可以 通过径向收缩,以更少的投入(点Q所对应xl、x2)来实现, 所以技术效率=OQ/OP 四、实证检验为了检验成本效率在区域竞争力测度和产业布局中的 应用,略去(2)式的参数估计结果,直接用图表报告成本 效率值因为区域竞争力的相对变化大多数时候只能引导资源 增量的流向,庞大存量的分布变化需要较长的过程区域竞 争力与静态产业地区结构会有不小的差距,但与动态的产业 地区结构的变动联系更紧密。

      因此,采用各省区产值在行业 总产值中的份额变化来对区域竞争力进行验证,当然产业转 移有一定的时滞,劳动密集型产业较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迁移的速度要快很多选取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食品制造 业为代表进行分析和验证本文将该产业转移的时滞设为3 年,以2000〜2011年每个省区食品产业的份额变化(见下 表)检验成本效率对产业转移的指示作用将制造业比重极低的6个地区(西藏、新疆、宁夏、甘 肃、青海和海南)剔除,在中国地图上用白色标识然后将 剩余25个省区的成本效率值分成5个等级,成本效率最高 的5个地区为竞争力最强区域,在地图上用深黑色标记成 本效率次高的5个地区为竞争力较强区域,在地图上用浅黑 色标记以此类推,将25个省区按照竞争力由强至弱分为5 个区域,分别为由黑到白的深黑、浅黑、深灰、浅灰和灰白 笔者只绘制了食品制造行业1998年和2008年的两张成本效 率图以凸显研究期内其地区竞争力格局的变动由图2可知,1998年食品制造业竞争力最强(深黑色) 和次强(浅黑色)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以及华北、华 中地区,东北部地区是第三、四等级地区(深灰、浅灰), 西部省区都是第四、五等级(浅秋和灰白);图3显示2008 年区域竞争力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深黑色和浅黑色区域向 中间、西部和北部转移: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除 山东)都降低了至少一个等级,华北内地基本不变,大部分 中西部地区竞争力都提高了至少一个等级,内蒙古竞争力的 提升尤其迅速。

      因此,总体来看,食品制造业竞争优势地区 从10年前集中于沿海及附近地区逐渐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和 转移2000〜2011年食品业地区结构的实际变化证实了这点 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除山东、天津)各省份行 业产值在全国的份额都有明显下降山东的成本效率提升了 两个等级,其在中国食品制造业的份额也有明显提升中西 部的内蒙古、湖南、四川成本效率等级的提升同时,其产值 份额也有明显提高当然也有极个别省份的产值份额与成本 效率变化不一致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研究结果与食品制造业类似因 此,从成本效率的测算结果来看,1998〜2008年我国劳动密 集型制造业竞争力优势都发生了从集中于东南和华北沿海 地区向中西部内地扩散和转移的趋势2007年以后也确实出 现了以劳动密集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制造业北上西迁的浪潮 在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我们也验证了成本效率对产业转移 的指示作用,只是转移的滞后期长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在市场机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以成本效率度量 的区域竞争力的相对变化通过引导资源增量的流向,缓慢、 渐进地改变产业的地区分布及国家的产业布局各级政府可 在把握各行业地区成本效率变化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制订 产业规划,促进各种资源有效流动,形成以市场机制为主导 的更加合理有效的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1]郑海涛,任若恩•多边比较下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 力研究:1980-2004[J].经济研究,2005 (12).[2]蔡昉,王德文,11坍.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2009 (09)・[3]贺清云,蒋菁,何海兵•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J]•经济地理,2010 (06)・[4]Kumbhakar, S. C・,Lovell C.A. K. . StochasticFrontier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0.*本文系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沿海制造企业 内迁决策一一基于区域的企业成本效率动态比较研究”(项 目编号:7117113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