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描述观察法的运用分析与研究.docx
3页幼儿园描述观察法的运用分析与研究 郑婧摘 要:在幼儿园日常的观察中,描述观察法运用最为常见文章通过对K幼儿园12位教师 240篇观察记录中描述观察法运用的分析,得出该园描述观察法的特点,总结问题所在,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关键词:描述观察法;幼儿教育;运用;策略:G612 文献标志码:A :1008-3561(2018)03-0075-01一、问题的提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师应该全面客观地对幼儿活动中的行为、情感进行记录,不能够主观地、片面地来判断幼儿的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评价必须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评价的重要依据在幼儿园日常的观察中,描述观察法的运用最为常见,描述观察法包括日记法、逸事记录法、实况详录法和样本描述法在幼儿园中,这几种方法运用如何,存在哪些问题,要怎么改进?对此,本文对K幼儿园描述观察法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的选取本研究采取随机与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从K园小、中、大班各抽取4位教师的2016学年第二学期的观察记录20份2)研究方法。
第一,文本分析法针对 240 份观察记录中所运用的描述观察法进行分析本研究所指观察记录文本,是把所观察到的现象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分析的书面资料、影像资料,包括观察时间、观察对象、观察领域、观察目标、场景描述、分析、对策等部分第二,访谈法非结构性访谈主要了解教师撰写观察记录的思路,方法选择的原因三、描述观察法统计结果四种描述观察法运用的总次数,其中日记法为0、逸事记录法为134.55%、实况详录法为16.70%、样本描述法为90.38%四、描述观察法特点分析由观察记录可以看出,K幼儿园中逸事记录法运用的最多,其次是样本描述法,接着是实况详录法,日记法没有运用到从教师的观察记录文本可以看出,观察记录的形式多样,运用实况详录法的均是录像,逸事记录法和样本描述法大多运用了照片和文字记录相结合的形式教师的观察记录均运用了统一的文本格式,涵盖内容全面,结构完整从观察记录整体上看,聚焦领域为“社会性情绪”“身体与动作”和“认知”次之,“语言”最少运用样本取样法时,教师的观察记录的计划性、目的性明确能够确定领域和观察的目标,然后选取幼儿的样本事件进行描述,并且大多能选取多次样本事件进行分析教师在记录时能遵循量化、客观、忠于原话三个原则,进行白描式的写作,对幼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均有描述,少有主观性词语出现,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事件的原样。
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能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做到实时记录,多数老师能用、相机进行即时拍照、录像五、问题(1)观察领域片面在收集到的240篇观察记录中,教师较多关注社会性情绪,关注幼儿的情绪和同伴的交往,关注户外活动中的动作发展,但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比较少2)观察目标撰写不明确运用样本描述法的教师虽然能在观察前确立目标,带着目标去寻找样本,但是目标的撰写没有做到具体化、数量化、指标化、可操作化3)分析缺乏理论支撑,多为经验之谈教师观察后缺乏认真的反思,分析部分多为教师对幼儿的经验之谈,缺乏理论支持分析比较宽泛,没有针对性4)提出的解决措施缺乏有效性分析之后提出的策略较简单、宽泛,缺少可行性,并且没有和分析相对应提出策略,提出的策略较多依赖于家长的配合5)缺少后续跟踪观察教师们提出了解决的策略,但是缺乏后续的跟踪观察,策略实施后的结果未知六、解决措施(1)对幼儿进行全面的观察教师要全面观察幼儿,有目的地确定观察目标,选取最佳的观察场景,如最适合观察认知发展的活动是游戏和学习,最适合观察语言的是角色游戏,最适合观察身体动作的是运动,最适合观察社会性情绪的是生活、运动、角色游戏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分析能力。
教师在观察、分析上缺乏理论支撑,需要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学习,运用相应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分析3)依托培训活动,提高观察记录的能力幼儿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教师之间要利用沙龙、研讨、讲座、案例式分析等方式进行交流,提出在观察分析时的问题,互相借鑒经验,切实提高观察记录能力4)策略紧紧围绕分析,进行追踪记录策略的制定要针对分析的问题逐一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教师要善于进行追踪记录,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在实践中实施,然后再分析,继续提出解决策略,直到最终解决问题参考文献:[1]姜娜.数学活动中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有效性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2]李洪玉.幼儿教师观察记录运用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04).endprint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