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doc
7页200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三届天原杯)复赛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1、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pH的要求是:大豆6~7,茶5~-5.5,甜菜7~7.5,西瓜6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上述农作物最不适合种植的是( )A、大豆 B、茶 C、甜菜 D、西瓜2、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与水 B、生石灰与水 C、熟石灰与水 D、氯化钠与水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解答第3--5题材料1:据2002年4月30日《中国环境报》报道,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某市一条长约50 km的河水受到严重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危害经环保部门测定,被污染的河水pH在1~4之间,其他水质指标也严重超标材料2:2002年6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地表水质量作了明确规定,部分指标如下(除pH外,各项目的单位:mg/L): 水质分类项目及标准I类II类III类IV类V类磷(P)≤0.020.10.20.30.4氮(N)≤0.20.51.01.52.0锌(Zn)≤0.051.01.02.02.0铅(Pb)≤0.010.010.050.050.1pH6~96~96~96~96~93、如果让你测定该河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 )。
A、石蕊试液 B、酚酞试液 C、pH试纸 D、碳酸钠溶液4.材料2中所指出的“氮”、“磷”、“锌”、“铅”,是指( )A、单质 3、元素 C、离子 D、分子5、经测定,该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铅的质量分数为(1×10-5)%则该污水的水质属于(设该污水的密度为“人/m3)( )A、工类 B、Ⅲ类 C、Ⅳ类 D、V类6、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上述操作中没有任何变化B、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C、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D、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已进入了操纵原子的阶段7、据报道,某地发现—温泉,水温高达58℃经监测分析,该温泉属硅酸盐矿泉,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对心脏病、高血压病等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已知硅酸盐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十4价,则硅酸的化学式为( )A、H2SO4 B、H4SiO3 C、 H2SiO3 D、Na2SiO38、某工厂排放的废硫酸,拟选用下列物质与之中和: 物 质 相对分子质量 市场参考价(元/kg) CaCO3 100 1.8Ca(OH)2 74 2.0 NH3 17 6.5 NaOH 40 11.5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同样量的废硫酸,则应选择( )。
A、CaCO3 B、Ca(OH)2 C.NH3 D.NaOH9、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下列燃料电池比较适合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 )A、CH4—O2燃料电池 B、C2H5OHO2燃料电池C、H2—O2燃料电池 D、COO2燃料电池10、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某学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选用的试剂是( ) 瓶I 瓶Ⅱ A、 Ca(OH)2 NaOH B、 NaOH Ca(OH)2 C、 稀HCl Ca(OH)2 D、 NaOH BaCl211、甲原子与乙原子的质量比为a∶b,而乙原子与碳12原子的质量比为c∶d,则甲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ac/bd B、bc/12ac C、12bd/ac D、ab/12bc12、将wg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蒸发时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图3表示的是( )。
13、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作用由单质铜制取硫酸铜有下列几种步骤,其中可行且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A、Cu→CuSO4 B.Cu→CuO→CuSO4C、Cu→Cu2(OH)2CO3→CuSO4 D、Cu→CH(NO3)2→Cu(OH)2→CuSO414、50g镁、锌、铁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得到混合溶液,蒸发后得到218g固体(已换算成无水硫酸盐)则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 )A、2 g B、3 g C、3.5g D、4.5 g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共41分)15、(6分)反物质是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所有的粒子都有相应的反粒子,反粒子的特点是其质量、寿命等与相应的粒子相同,但电荷、磁矩等与之相反反粒子一旦与相应的粒子碰撞,如电子碰到反电子,就会立即“湮灭”为其他物质据最新报导,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近日成功地制造出约5 55个低能量状态的反氢原子,这是人类首次在受控条件下大量制造的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图中代表各微粒的符号及其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表示 ; 表示 。
2)质子与反质子相碰撞而“湮灭”是化学变化吗? ,理由是 16、(2分)用来制蜡烛的石蜡是一类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可用通式CnH2n+2表示其组成在空气中点燃蜡烛,常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炭室内有人吸烟后,常有难闻气味,有人建议,在室内点燃一支蜡烛,不久这种气味可减弱,其原因是 17、(3分)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多种化合物不同程度对人体有害为了检验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变浑浊试回答:(1)①中发生的现象说明 2)烟雾中是否存在CO? ,做出此判断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18、(3分)人们每天通过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人某些有害的元素请指出下列矿物元素中,哪些是人体,哪些是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请用线连接)镉Cd铜Cu铁Fe钙Ca汞Hg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I 害的微量元素铅Pb镁Mg硒Se锌Zn19、(5分)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K2、K2CO3、AgNO3、BaCl2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B、C、D、E,并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1)将A和B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2)将C和D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3)将A和E混合,产生的沉淀既溶于盐酸也溶于稀硝酸;(4)将D和E混合,产生的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消失;(5)将B和C混合,没有沉淀生成由以上实验确定: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20、(3分)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经过净化、干燥后,还原氧化铜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所得到的铜粉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进而计算出应消耗的锌粒和稀硫酸的质量但实际耗用的锌粒(不含杂质)和稀硫酸的质量都远远超过计算值试从实验过程看,原因是 21、(4分)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实验室采用气相还原法制备纳米Fe,方法是:将固体粉料FeCl2,nH2O脱水、真空干燥,然后在高温条件下通人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和氢气(作还原剂)的混合气体,生成纳米—Fe请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生成纳米—Fe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中保护气的作用是 。
22、(11分)“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整个反应只需要第一个反应发生,就好像多米诺骨牌游戏一样)以下就是一个“化学多米诺实验”,已知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可分解产生O2和H2O如图所示的A—H各装置中分别盛放的物质为:A、稀硫酸;B、锌粒;C、3%H2O2溶液;D、MnO2;E、某溶液;F、某块状固体;G、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H、足量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反应开始后,若G中出现红色,H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判断E、F中的物质可能分别是 , ;(3)按基本反应类型写出该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用字母表示): 化合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分解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置换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复分解反应 ,发生在装置 中。
23.(4分)测定人体血液循环量的一种方法是:吸取6.0mL含放射性元素131I—人血清白蛋白溶液,每1.0mL含放射性元素碘2.0×10-6Ci(居里,一种放射性强度的单位),快速注入静脉中,10min时抽取1.0mL静脉血液,测定其中含放射性元素碘为0.003 0×10-6Gi(10 min内碘的放射性的强度改变可忽略不计)人的血液循环量为 L又知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健康成人每天适宜摄人量为100μg~200μg(1 μg为1×10-6g)为使上述测定结果可靠,从测定人体血液循环量24 h前,连续5d服用碘化钠(不含放射性碘)50mg/(5mL·d),原因是 三、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