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doc
5页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基于能力提高目的的高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略研究》中期检查材料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析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费璐摘要:国家资助学生的目的是通过解决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使其安心于学习,促使她们顺利完毕学业国家自展开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以来,在使广大贫困学生获得协助的同步,也衍生了评测体系漏洞多、助学金使用不合理、贫困学生依赖救济、诚信缺失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各职业院校以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真正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剖析资助过程中的弊端,从而将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得更夯实有效核心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国家奖助学金是国家资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毕学业的重要形式,国家资助学生的目的是通过解决贫困学生经济上的困难,使其安心于学习,促使她们顺利完毕学业近年来,贫困生资助政策在给广大贫困学生赢得福利的同步,也衍生了不少问题,在整个资助的实行过程中,发现不少弊端,值得我们深思1 国家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国内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资金的使用及配套方面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如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此外,国家还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队、公司和个人面向高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共同协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毕学业从各个职业院校近年来的奖助学金发放及运用状况来看,助学金政策的实行,的确解决了诸多贫困学生的求学问题,为国内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奉献2 高职院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实行过程中的问题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构造、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因素,在资助过程中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普遍而言,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本差、人生目的模糊、心理问题突出学生的现实特点以及资助体系的漏洞导致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问题有如下几种方面:1.1 现行助学金的评比存在弊端贫困生认定困难,是整个助学资助的一种大问题学生家庭生活状况无法一一核算家庭变故或是其她突发状况也不能及时掌握不少高校的学生反映,贫困还是不贫困的认定,就是看自己在填写申请表的时候怎么写也有学生反映,有的同窗不打算参与贫困申请,但是班上同窗说名额诸多,她随意写一份申请也被采纳得到助学金同步也存在学生在评比过程中拉选票、平均分派等不合理的现象。
1.2 助学金的使用没有合理规划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免费资助,被一部分学生当作是一项帮困措施,而没有上升到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培养自我的高度国家发放助学金的时间一般为学期末,学生使用助学金时大多没有合理的规划及专人监管此外部分学生家长对于此类免费资助的理解存在偏差,使得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变化,对免费救济有依赖心理,不盼望通过勤工俭学等活动来解决困难,而是一味的期待免费救济在有些特困家庭,获得助学金却没故意识到这笔金额赋予学生的鼓励意义,只是想解决家庭既有的经济困难,没有为孩子的将来作长远的规划,觉得解决家里生活困难是理所固然的,因此,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助学金的原有初衷1.3 随资助范畴不断扩大,助学金的评估滋生了不和谐的因素国家奖助学金资助力度较大,诸多学生都会对此感爱好由于学生的贫困限度认定困难,使得部分学校在评比过程浮现学生假造贫困证明、员徇私、学生之间嫉妒、抱怨、恶语中伤等问题,导致部分学生的道德观、诚信观缺失,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和谐氛围1.4 导致学生不同限度的心理障碍和悲观因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压力,让贫困学生的心理不堪重负在一部分贫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所带给她的负面影响,让她已经形成如多疑、自卑、不善体现等性格。
进入大学后来,都市环境与自己的家庭环境、同窗的生活状态与自己的生活状况使她无法适应大学生活面对贫困救济的错误认知,导致这一类学生自卑、偏激、抑郁等不良心理行为的浮现1.5学校的勤工助学系统不完善高职院校勤工俭学岗位较少,岗位津贴较低,只能解决部分特困学生的生活困难在岗位设立方面又停留在简朴的劳务岗位,没有有关的专业技术岗位,导致贫困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而在如食堂打扫、校园保洁从事勤工俭学岗位的贫困生,在原本脆弱、敏感的心理感受上又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对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缺少积极意义1.6 学生及家长对国家资助体系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理解不全面 学生、家长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具体内容理解得不全面,重要体目前对资助对象的规定、资助学生的目的以及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理解不进一步由于资助范畴广,学生家长都在争取资助名额,其中不乏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得到国家资助之后,没有理解助学的资助目的,导致助学金运用不当对助学贷款的申请及后续还款工作理解不全面,致使学生浮现诚信问题3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实行的改善措施思考3.1 加强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的宣传一方面,新生入学教育时对国家资助体系做全面的解说,同步,每次的助学金发放附带一份助学金使用建议书,分发给学生及家长。
引导学生及家长对的使用助学金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栏、校园网和各班级资助人员等多种渠道对的宣传国家对贫困生的政策,让学生感到国家和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高度注重和亲切关怀最后,组织以各项正能量为主线的学生活动来树立楷模,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立自强、勤奋学习,达到国家资助政策的最后目的3.2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贫困生认定工作是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第一步,是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和基本仅仅靠《学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是不够全面的,必须建立一种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学生资助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的信息管理登记从学生入学即开始始终延伸至大学,将学生信息登记终身化把家庭住址、学习状况、家庭状况、家庭变故、个人及家属身体状况、诚信记录六大项详尽记录备案,以此来保证学生评估和资助工作的精确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再通过相应完善的评比体系来达到对奖助学金的公正、公开和透明3.3 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在不违背国家奖助学金的政策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从下几种方面继续完善国家奖助学金制度,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更好的帮扶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可以设立仅在贫困生中进行评比的奖学金如“贫困奖助学金”、贫困生进步奖学金等。
来让全校学习优秀或在学习上有明显进步的贫困生能得到奖学金校资助管理中心将奖学金、助学金、生活补贴等资助方式进行整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的资助此外,学校资助管理中心应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勤工助学经费,来拓展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到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锻炼通过勤工俭学工作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变化依赖思想3.4 设立受助学生的跟踪反馈机制为及时掌握奖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挥的作用,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跟踪反馈机制建设要发挥贫困生跟踪反馈机制,将工作重点放在校内和校外两部分校内在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的领导下成立资助学生跟踪反馈小组,公开电子邮箱、、意见箱等接受学生的举报,对奖助学金有使用不良消费的予以追回并实行相应的惩罚此外,在校外可在校资助管理中心的领导下,运用大学生寒暑假等时间成立社会实践团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在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状况、在校资助状况和资助效果的基本上,征集学生家长和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5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由敏感而衍生的孤僻、因长期的焦急导致的抑郁情绪、偏激的想法演变的逆反行为,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词在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上,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种眼神,身边同窗的生活状态都会给她导致压力。
解决这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构建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立体化的心理救济体系一方面要构成专业的心理征询服务队伍,设立贫困大学生心理征询机构,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与征询,以增强心理调适水平、加强对现实困难的应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们要让贫困生在心理中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其客观地正视自己和社会的现状,更重要的是让贫困生能乐观地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困难,从而达到避免心理贫困的目的4 结后语国家对贫困学生的支持和关注,是国家对亿万学子成长成才的关爱而解决贫困生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多方面共同努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要解决贫困学生一时的困难,更是要通过对其求学期间的资助来解决她们将来生活的困难在依托知识来变化命运的这个教育环境中,得到国家的资助,一方面要带动学生对国家、学校心怀感恩,同步也要引导其树立信心回报国家及学校,把这份关爱化作学习、生活的动力,国家予以的这一份资助才不会被辜负参照文献:[1]赵春红.高职高专院校贫困学生工作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1)[2]周红.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3]毛华东. 高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 (09)[4]李群芳. 中国高等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研究[D]. 山东大学.[5]喻忠.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职业教育..(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