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兽医药理学辅导(2012)复习资料.ppt

102页
  • 卖家[上传人]:清晨86****784
  • 文档编号:297344488
  • 上传时间:2022-05-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656KB
  • / 10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兽医药理学兽医药理学1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一、药动学一、药动学 二、药效学二、药效学 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三、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四、合理用药四、合理用药2药动学药动学体内过程:体内过程:ADMEADME过程过程 吸收:吸收: 分布:分布: 代谢:酶诱导代谢:酶诱导- -苯巴比妥、安定、水合氯醛、保泰苯巴比妥、安定、水合氯醛、保泰 松、氨基比林、苯海拉明松、氨基比林、苯海拉明 酶抑制酶抑制- -有机磷杀虫剂、氯霉素、异烟肼、乙酰有机磷杀虫剂、氯霉素、异烟肼、乙酰 胺、对氨水杨酸等胺、对氨水杨酸等 影响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减弱)的药物可产生药物之影响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减弱)的药物可产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间的相互作用3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肾脏排泄:注意不同动物尿液肾脏排泄:注意不同动物尿液pHpH不同,所以同一药物在不同动物不同,所以同一药物在不同动物排泄速率不同排泄速率不同肉食酸性,犬猫弱酸偏中性,草食碱性肉食酸性,犬猫弱酸偏中性,草食碱性胆汁排泄:分子量胆汁排泄:分子量300300以上极性药物排泄以上极性药物排泄犬鸡强,猫、绵羊中等,犬鸡强,猫、绵羊中等,兔猴差 肠肝循环肠肝循环乳汁排泄:大部分药物可以从乳汁排泄,一般为被动扩散机制。

      乳汁排泄:大部分药物可以从乳汁排泄,一般为被动扩散机制乳汁的乳汁的pHpH(6.5-6.86.5-6.8)较血浆)较血浆pHpH(7.47.4)低,所以碱性药物在乳中)低,所以碱性药物在乳中的浓度高于血浆;的浓度高于血浆; 奶废弃期奶废弃期 4药动学参数药动学参数1 1、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血药浓度与药时曲线峰浓度(峰浓度(peakcon)峰时(峰时(peaktime)潜伏期(潜伏期(latentperiod)持续期(持续期(persistentperiod)残留期(残留期(residualperiod)升段:吸收分布过程升段:吸收分布过程降段:代谢排泄过程降段:代谢排泄过程与消除有关与消除有关52 2、消除半衰期消除半衰期 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称半衰期,用血药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称半衰期,用t t1/21/2表示,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一种指标,是制定给药间隔表示,反映药物从体内消除快慢的一种指标,是制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预测连续多次给药时体内药物达到稳态时间的重要依据也是预测连续多次给药时体内药物达到稳态浓度的主要参数例如:浓度的主要参数例如:按半衰期间隔给药按半衰期间隔给药5 56 6次即可达稳态次即可达稳态浓度。

      停药后经浓度停药后经5 5个个t t1/21/2的的时间体内药物消除达时间体内药物消除达9595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则消除半衰期为常数,不受药物初始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则消除半衰期为常数,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影响;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影响;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初始浓度有关,剂量越大,消除半衰期越长浓度有关,剂量越大,消除半衰期越长3.3.体清除率(体清除率(ClClB B):):指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楚药物的血指机体消除器官在单位时间内清楚药物的血 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浆容积,即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药物被机体清 除 单位:单位:ml/minml/min或或 L/hL/h64 4、表观分布容积(、表观分布容积(Vd) 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药物总量按血浆药物浓度分布所需的总容积是一个数学概念,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分布所需的总容积是一个数学概念,反应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VdVd越大,药物穿透入组织越多,分布越广,血中药物浓度越低。

      越大,药物穿透入组织越多,分布越广,血中药物浓度越低 VdVd接近接近0.8-1.0 L/kg,0.8-1.0 L/kg,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药物在体内分布均匀;VdVd大于大于1.0 L/kg1.0 L/kg,表明组织浓度大于血浆浓度,分布广,如吗啡、利多卡因、喹诺酮;表明组织浓度大于血浆浓度,分布广,如吗啡、利多卡因、喹诺酮; VdVd小于小于1.0 L/kg1.0 L/kg,组织浓度低于血浆浓度,如水杨酸、保泰松、青霉,组织浓度低于血浆浓度,如水杨酸、保泰松、青霉素等75 5、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F) 经过肝脏首过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经过肝脏首过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v绝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AUCAUC静注静注AUCAUC血管外给药血管外给药100%100%F=v相对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受试制剂受试制剂AUCAUCF=F=标准制剂标准制剂AUCAUC 100% 100%生物等效性生物等效性:同一药品含有同一有效成分,且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相:同一药品含有同一有效成分,且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相同,则二药在药学方面是等同的;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所含的有效同,则二药在药学方面是等同的;两个药学等同的药品,若所含的有效成分的成分的AUCAUC、达峰时间、峰浓度无显著性差别,则成为生物等效。

      达峰时间、峰浓度无显著性差别,则成为生物等效8药效学药效学1 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作用的选择性2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副作用、毒性 反应、过敏反应、停药反应反应、过敏反应、停药反应等)等)3 3、药物作用的方式、药物作用的方式- -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 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4 4、安全性评价指标、安全性评价指标- -治疗指数(治疗指数(LDLD5050/ED/ED5050) 安全范围(安全范围(ED95(99)LD5(1)之间的距离之间的距离)5、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特异性机制和非特异性机制特异性机制和非特异性机制6、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机体、药物和环境管理因素机体、药物和环境管理因素7、合理用药、合理用药9第二章第二章 抗菌药抗菌药主要掌握内容:主要掌握内容:化学合成抗菌药化学合成抗菌药抗生素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真菌药10抗菌谱抗菌谱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林可胺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氨基甙类抗生素、四环素类、酰胺醇类、:氨基甙类抗生素、四环素类、酰胺醇类、三、四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喹诺酮类三、四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对支原体有效对支原体有效: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效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有效: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泰妙菌素、沃尼妙灵等沃尼妙灵等对厌氧菌有效对厌氧菌有效:甲硝唑、地美硝唑、林可胺类等:甲硝唑、地美硝唑、林可胺类等对球虫有效对球虫有效:磺胺类:磺胺类 抗原虫和抗菌:甲硝唑、地美硝唑、抗原虫和抗菌:甲硝唑、地美硝唑、对结核杆菌有效的抗生素对结核杆菌有效的抗生素:链霉素:链霉素对绿脓杆菌有效对绿脓杆菌有效: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11脑部细菌感染首选药:磺胺嘧啶脑部细菌感染首选药:磺胺嘧啶猪痢疾密螺旋体首选药:乙酰甲喹猪痢疾密螺旋体首选药:乙酰甲喹促生长抗菌药:泰乐菌素、杆菌肽、喹乙醇促生长抗菌药:泰乐菌素、杆菌肽、喹乙醇典型不良反应:典型不良反应:1 1、肾脏毒性:磺胺类药物、氨基甙类抗生素、肾脏毒性:磺胺类药物、氨基甙类抗生素2 2、过敏反应:青霉素、过敏反应:青霉素G G3 3、抑制幼畜软骨发育:喹诺酮类、抑制幼畜软骨发育:喹诺酮类4 4、骨髓抑制:氯霉素、骨髓抑制:氯霉素5 5、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四环素类和金属离子、泰乐菌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四环素类和金属离子、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聚醚类抗生素替米考星和聚醚类抗生素6 6、二重反应:四、二重反应: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环素类、氯霉素类12抗菌机制抗菌机制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内酰胺类、多肽类(杆菌肽)内酰胺类、多肽类(杆菌肽)影响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氨基甙类抗生素、多肽类(多粘菌素):氨基甙类抗生素、多肽类(多粘菌素)影响蛋白质合成影响蛋白质合成:大环内酯类、氨基甙类抗生素、林可胺:大环内酯类、氨基甙类抗生素、林可胺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类、四环素类、酰胺醇类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磺胺类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喹诺酮类(DNADNA回旋酶)、利福平(回旋酶)、利福平(RNARNA多多聚酶)聚酶)13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如何正确地联合用药 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杆菌肽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杆菌肽 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 快效抑菌药:快效抑菌药: 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慢效抑菌药:慢效抑菌药: 磺胺类磺胺类 药物分类药物分类联合作用结果联合作用结果 + + : 协同协同 + + : 相加或协同相加或协同 + + : 拮抗拮抗 + + :无关或相加:无关或相加 + + :无关或相加:无关或相加 + + :相加:相加14一、磺胺类抗菌药一、磺胺类抗菌药v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 短效类:磺胺异噁唑短效类:磺胺异噁唑(SIZ)、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SM2) 中效类:磺胺嘧啶中效类:磺胺嘧啶(SD)、磺胺甲噁唑磺胺甲噁唑(SMZ) 长效类:磺胺间甲氧嘧啶长效类: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对磺胺对 甲氧嘧啶甲氧嘧啶(SMD)v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柳氮磺吡啶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柳氮磺吡啶(SASP)v外用的磺胺药:磺胺米隆外用的磺胺药:磺胺米隆(SML) 、磺胺嘧啶银磺胺嘧啶银 (SD-Ag) 、磺胺醋酰钠磺胺醋酰钠(SA-Na)化学合成抗菌药化学合成抗菌药15抗菌谱抗菌谱 抗菌谱广:对抗菌谱广:对G G+ +菌、菌、G G- -菌、衣原体、放线菌、菌、衣原体、放线菌、原虫原虫有效;有效;对对弓形体弓形体有效;对有效;对绿脓杆菌绿脓杆菌有效有效;对砂眼对砂眼衣原体衣原体有效有效;对对伤伤寒杆菌寒杆菌敏感;对立克次体、螺旋体、结核杆菌无效。

      敏感;对立克次体、螺旋体、结核杆菌无效抗菌机制抗菌机制16v分布广,分布广,SDSD可进入脑脊液,是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可进入脑脊液,是脑部细菌感染的首选药;v肝脏发生乙酰化反应,失去抗菌活性,毒性保存;肝脏发生乙酰化反应,失去抗菌活性,毒性保存;v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应选用乙酰化率低的药物治疗泌尿道感染时,应选用乙酰化率低的药物应用时注意应用时注意:v足够的疗程和剂量:足够的疗程和剂量:3-5天天v局部应用应清疮排脓;局部应用应清疮排脓;v产蛋期禁用;产蛋期禁用;v应应用时应充分饮水,促进排用时应充分饮水,促进排出;宜与碳酸氢钠同服,碱化出;宜与碳酸氢钠同服,碱化尿液,促进排出;补充相应维尿液,促进排出;补充相应维生素生素v急性中毒:静脉注射磺胺类钠盐,急性中毒:静脉注射磺胺类钠盐,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速度过快或剂量过大;v慢性中毒: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慢性中毒:剂量较大或连续用药超过超过1 1周以上,肾毒性周以上,肾毒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17临床应用临床应用v全身感染:常用全身感染:常用SD、SM2、SMZ、SMD、SMM, 与与TMP合用;合用;v肠道感染:难吸收药物如肠道感染:难吸收药物如SG、PST、SST,与与DVD 合用;合用;v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SMM、SMD、SM2;v局部和软组织感染:局部和软组织感染:SN、SDAg;v原虫感染:原虫感染:SQ、SM2、S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秦汉时期)-2025年版.pptx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绪论.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2025年版.pptx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资料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 副本.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5年版.pptx 第六讲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四章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2025年版.pptx 第四讲阔步迈向农业强国讲稿-2025秋形势与政策讲稿.docx 2023版第一章 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教学设计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本课件.docx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概述.ppt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结构-塑料成型工艺基础.ppt 市场营销学(第2版)市场营销管理.ppt 税收筹划(第2版)课件:跨国税收筹划问题.ppt 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技术-初识STM32.ppt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会计的基本概念.pptx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7版)课件:政府单位会计概述.pptx 银行会计课件: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核算.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