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pdf

44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302152128
  • 上传时间:2022-06-0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3.77K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会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 关注课文中长句的停顿,学会根据句意合理停顿,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雾凇的美丽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通过自身努力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自主预习课文利用互联网搜集吉林雾凇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复习九九歌2、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亩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会看到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那就是吉林雾凇奇观板书课题3、读题,解题4、看了这个课题,你会有哪些疑问?指名提问二、初读课文1、带着疑问自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1)读通、读顺课文2)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3)遇到疑问用笔作上记号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长堤缀满俗称凝结摄氏度弥漫蒸腾模糊松花江畔情不自禁琼枝玉树(2)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指正3)出示长句子a、这/ 就是/ 闻名全国的 / 吉林雾凇奇观b、雾凇,俗称树挂,是 / 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 / 过于饱和的水汽/ 遇冷/ 凝结而成c、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 总是弥漫着 / 阵阵雾气。

      4)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指正3、再次读课文同学们,课文中的生字词、长句我们会读了,那就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课文自读要求:(1)读准字词,读好长句,注意长句停顿2)给每段标上自然段序号3)想想每个自然段都告诉了我们什么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指正5、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课件出示:(1)第一自然段概括描写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2)第二自然段详细介绍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3)第三自然段写人们清早观赏雾凇及其感受三、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课文生字2、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并说说在读法上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3、指名说4、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好前后鼻音、平翘舌音5、学生再次观察生字,说说在写法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其他同学的6、指名说重点指导写好“雾”、“凝”、“氏”、“零”等字7、学生写字四、布置作业1、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临写3、抄写生字篇二:雾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吉林雾凇的 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感受美景1、出示冬天雪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感受冬天的美2、用你学过的词语来描述你所看到的美景3、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全国闻名的奇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课题:雾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雾凇图片,欣赏图片,感受雾凇的形象美你看了图片,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些什么问题?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你所要知道的在文章中画一画3、检查自读效果:( 1)、字、生字正音:出示课件:我会认:畔缀镀缭琼我会写:雾堤俗凝摄氏幕零淹模、指导写字:凝雾零、生描红将这些生字带进文章中读一读,并理解它在文章中的意思2)、词出示课件:奇观凝结弥漫笼罩模糊淹没逐渐缭绕漫步观赏洁白晶莹闻名全国随风飘荡千姿百态琼枝玉树情不自禁、同桌相互读词语。

      指名读词语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选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话将这些词语带进课文中读一读,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将课前所提出的问题搞清楚2、合作交流:文章围绕着课题雾凇讲了哪些内容呢?3、反馈 :(一)、三九严寒,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现了雾凇奇观二)、雾凇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三)、人们观赏雾凇,总会情不自禁的赞叹4、通过本节课对雾凇的了解,同学们都知道了些什么?生自由谈一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就留作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四、拓展延伸读一读,并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一个或几个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洁白晶莹蒸腾缀满缭绕淹没琼枝玉树2020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题基本特点有哪些?1. 模拟性由于组织管理、考试时间、环境、纸笔考试方法等客观条件制约,教学设计题不可能全面重复、再现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过程与内容教学设计题要求考生所能做的,通常是模拟、模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方法、过程等,以集约化方式呈现教学设计方案,可以说是“纸上谈兵”对大规模考试来说,这种方法比较可行,操作性强通过教学设计方案,虚拟化的教学活动过程,从教学的关键信息、环节和特征,能够较好评估考生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能力与素养。

      2014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湖北、浙江、上海、海南、广西、河北、贵州、安徽、山东、山西10 个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省(区、市) 进行考试实施情况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考官、考生、学科教学论教师与行政部门及考试机构人员,回收调查问卷2134 份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笔试试题考核了教学设计能力对问题“你认为目前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考察了哪些能力(可以选择多项 )”,考官选择教学设计能力的比例为59.8%,考生选择教学设计能力的比例为54.8%,学科教学论教师与行政部门及考试机构人员选择教学设计能力的比例为72.0%2. 综合性教学设计题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内容的综合性,试题涵盖中小学课程标准、课标教材、学科教学论等多个领域其次,试题集合了教学活动的各方面要素有研究者提出,教学设计方案,应包括四个元素: (1) 列出安排的教学事件 ;(2) 确认施行目标所需的材料、媒体或中介 ;(3) 叙述计划之学习活动 ;(4) 规划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数学等各个“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均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资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与过程等要素不同组合,各具特点。

      第三,考生应进行综合性解答教学设计题情境比较综合,包括多方面材料和背景,需要完成的设计任务也是多方面的考生通过分析、归纳、推理、预测、反思等,充分理解试题背景、内容与要求,撰写教学方案例如, 201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教学设计题,试题情境是:给出语言素材“ Howcanyoustopsmoking?”(具体内容,本文略 )教学对象:普通高中二年级学生,40 人多数学生已经达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六级水平,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一般教学设计要求与任务是:设计一节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案,该方案没有固定格式,但须包含下列要点:teachingobjectives;teachingcontents;keyanddif?ficultpoints;majorstepsandallocation;activitiesandjustification该教学设计题涉及课标、教材、教学目标、师生活动、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等多方面综合内容与任务,考生设计的教学方案,应涵盖试题所要求的关键信息和要点3. 开放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设计题具有高度开放性,没有固定不变的模板。

      本文所列举的教学设计题许多示例,没有完全一样的适合在中小学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教学资源等,均可作为试题素材中小学不同课程内容,各有其内在逻辑和特点试题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素材及其组合、变换,可以说不胜枚举试题情境设置,具有极大的拓展性,不容易固化要求考生完成的教学设计任务,与试题情境一脉相承,千差万别即使相同的情境与任务,不同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会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不会千篇一律教学设计,见仁见智教学设计方案【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汇编十篇前期准备:一、教材分析二、教学设想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

      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观三、教学准备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传,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四、教学目标、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五、教学建议用课时学习本文前课时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母子情深;后课时举办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让学生了解母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了解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爱的特殊方式,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以及“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深深哀痛,以达到丰富学生情感、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互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学生口头交流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默读提示及要求:、抓住关键句、段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文绉绉穈翳龌龊、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理清文章结构:三、再读课文,注重自己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四、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题目见课后研讨练习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笔本上延伸拓展:一、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发放资料先母行述,对照文章学习,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体会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文化素养,增长见识二、讲座内容、胡适生平简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