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陈小林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doc
18页教学设计评选 教学设计 授课课题:车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 授课专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授课课时: 6课时 设 计 人: 陈小林 工作单位: 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第 16 页 共 16 页授课章节名称车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授课班级11汽修2班授课类型理实一体授课课时61、教材分析们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晓老师主编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教材特色鲜明,内容详略得当,但学科性太强在此基础上我校根据课程标准,参照行业规范,结合全国技能大赛以及学校现有资源研发出对应的校本教材教材采用大量真实图片配以简练的语言,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指导性、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2、内容分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汽车售后服务中占较大比重,是维修人员必修掌握的一门课程。
车轮定位是该教材中第七章第四节内容,学习本内容为汽车行驶系的故障排除奠定基础在过程中我将车轮定位这部分内容整合为两个任务,任务一知道车轮定位的参数;任务二: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与调整,其中任务二分为三个子任务,分别是子任务一:车轮定位的前期检查;子任务二: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子任务三:车轮定位参数的调整3、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班级学生有16人,基本以男生为主,他们乐于动手,对专业技能兴趣强,虽然之前学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汽车的结构有一定认识,但部分学生规范意识、合作意识较欠缺,而情感态度又比较自我,基于这样的情况,作为老师,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合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且能在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关注他人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激发并保持他们的学习兴趣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学生通过尝试、比较、体验和感悟,利用多种教学载体搜集信息,作出决策老师则更多地扮演师傅的角色给予点拨、引导,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给予示范和指导;多给学生团队协作机会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说出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与调整步骤技能目标】1、能规范进行车轮定位的前期准备;2、能规范进行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3、能独立、规范进行车轮定位参数的调整【情感目标】1、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中;2、能够在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关注他人3、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5、教学重难点【重点】车轮定位参数的检测与调整依据岗位实际需求设定【难点】1、检测后的参数分析;2、判定如何调整相关参数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训练凸显教学重点,试验性探究+媒体辅助突破难点。
5、教法与学法【教法分析】老师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利用多媒体启发学生利用教材、维修手册、设备使用说明书搜集信息,在学生进行讨论计划决策时扮演师傅的角色给予点拨、引导,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给予示范和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师傅的角色,时刻点拨,给予帮助学法分析】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自主探究和观察思考,掌握专业知识通过尝试比较和团队协作,做出计划,形成可行方案,完成任务通过不断质疑,提出问题,提升自我,拓展眼界6、教学资源1、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中等职业教育教改实验系列教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校本教材)3、克鲁兹维修手册4、教学场景:理实一体教室;5、主要设备:有举升机的工位、教学用车(克鲁兹)、车轮定位仪、全套车轮定位的工具;6、辅助设备有:抹布、手套、手电筒、工具车、通用工具、刹车锁、方向盘锁;7、配件有三件套7、教学准备【备课】 编写教案、备课笔记、【教学载体准备】(1)多媒体课件及任务视频;(2)教学车、工作台;(3)车轮挡块、三件套、翼子板布、前格栅布、抹布若干学生准备】(1)穿好工作服,回顾安全知识及设备使用;(2)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教学内容;(3)学生分组,起好组名和组长。
意外情况准备】(1)预防设备故障及操作安全,配备实训辅助人员;(2)灭火器8、教学流程9、总体设计【复习】教师行动学生行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提出提问,点评听、思考、回答多媒体课件、任务驱动全体学生【引入】教师行动学生行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提出引导性提问,介绍任务 听、看、观察、思考 多媒体课件 案例引入、讲授 全体 【信息收集】教师行动学生行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启发、引导、提问阅读、分析,向教师发问、学生手册初步完成信息搜集学生手册、教材、数字化资源库、多媒体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计划决策】教师行动学生行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必要时给予建议、总结小组成员分工,编制可行计划汇报结果、卡片、张贴版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任务实施】教师行动学生行动载体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示范指导,点评,填写评价表操作、观察、记录教材、评价表,教学车、车轮定位仪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以小组为单位【技能巩固】教师行动学生行动载体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组织学生分组练习、点评,填写评价表小组练习、观察、记录、点评教材、评价表,教学车、车轮定位仪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教师行动学生行动载体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听取各组长小结、总结各组长小结评价表,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以小组为单位【评价】教师行动学生行动载体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组织学生评价填写评价表评价表,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10、评价体系本课程考核就是参照企业标准,关注评价多元性,不仅针对学习成果,更对学习过程作出评价。
实现评价体系“企业化”、“多元化”、“全程化”对学生的评价从内容、深度和形式上都作了重大改革将 “期末一考制”改为过程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都作为考核内容从深度上来讲,我们从任务考核、项目考核、模块考核到学完课程的课程设计,阶梯式逐步考核,既巩固了他们所学的知识,也强化了他们的自信而考核形式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小组互评”设置在任务实施环节中,学生变客体为主体,对正在实施任务的同学全程跟踪记录,发现同学的优势和不足,扮演“评委”的角色,完成评价既实现了学生对他人的客观评价,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克服了实训设备、老师、学生人数之间配比的不足具体考核形式为:学生自评30%,小组互评30%,教师评定40%其中A为80分-100分,B为60分-79分,C为60分以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师生活动教学方法意图 1、 复习(3分钟)2、任务引入(7分钟)3、新课讲授约90分钟约90分钟约90分钟3、信息搜集(45分钟)一、复习引入建议课前准备:1、 工作服穿戴情况2、 点名,分4组,每组4—5人复习: 1) 车轮定位参数参数有哪些?2) 主销后倾角为什么在某些轿车上出现负值?3) 前轮前束过大、过小对汽车有何影响?新课引入(5分钟) 以车身跑偏、车轮抖动厉害为故障,引出课题二、新课讲授子任务一:车轮定位的前期检查1、资讯活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车轮定位的前期检查项目,并将结果张贴到白板上。
1)检查车身前后水平 (2)检查车身左右水平(3)检查车辆前部停放周正(4)检查车辆后不停放周正(5)检查左前(右前)轮中心对正(6)检查左后(右后)轮滑板中心对正(7)检查左前(右前)转角盘销子状态(8)检查左右(右后)滑板销子状态(9)降下司机侧门窗玻璃(10)找到VIN码并记录(11)找到车辆型号并记录(12)确定生产年月并记录(13)记录车轮标准胎压(14)找到并记录轮胎型号(15)安装方向盘套(16)安装座椅套(17)安装地板垫(18)方向盘套解锁,检查方向盘位置(19)输入比赛信息(20)检查实车安装轮胎型号(21)检查车轮轮胎花纹是否一致(22)检查轮胎基本情况(23)测量轮胎面沟槽深度(24)依次检查四个轮胎气压(25)依次检查四个车轮轮辋(26)在数据库中找到相应车型(27)检查备胎是否安放到位(28)检查驾驶室内是否空载(29)检查车身前部有无严重撞击变形(30)检查车身后部有无严重撞击变形(31)输入调整后胎压值胎纹深度(32)输入轮胎型号(33)举升机升到合适位置(34)检查左前横拉杆球头(35)检查右前横拉杆球头(36)检查横拉杆(37)检查左前防尘套(38)检查右前防尘套(39)检查(左)右转向节(40)检查左前稳定杆连杆(41)检查右前稳定杆连杆(42)检查前稳定杆(43)检查左下悬架臂(44)检查右下悬架臂(45)检查左前下球节(46)检查右前下球节(47)检查左后稳定杆连杆(48)检查右后稳定杆连杆(49)检查左后支撑杆(50)检查右后支撑杆(51)检查左后2号后悬架臂(52)检查右后2号后悬架臂(53)检查左后1号后悬架臂(54)检查右后1号后悬架臂(55)降低举升机2、计划 活动:人员分配,每组2人,并商定个人的实施项目。
3、 实施活动:各小组依据上环节讨论的结果进行子任务一的操作4、 技能巩固活动:各小组进一步规范化子任务一的练习5、小结活动:学生、教师对该子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小结子任务二:车轮定位的检查1、资讯活动: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车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