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爱萍指挥解放军第一次三军联战.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787340
  • 上传时间:2017-09-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5.09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血战一江山岛:张爱萍指挥解放军第一次三军联战2010 年 5 月 23 日 09:32来源:中新网 选稿:张侃理一江山岛战役时的张爱萍将军1955 年 1 月 18 日早上八点整,位于浙东沿海的一江山岛附近的海面突然地动山摇,炮声隆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航部队的强大机群,70 多艘登陆艇满载 5000 多名指战员,在 40 余艘作战艇的掩护下,向这个面积不足 2 平方公里的小岛猛扑过去这是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当时解放军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那么,陆海空三军应该怎么配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打赢这一仗呢? 五十多年过去了,随着相关档案的逐渐解密,一江山岛,这座在地图上只有一个标点大的岛屿,成了一扇通向历史幽径的大门彭德怀在作战会议上强调说:“人们常说杀鸡焉用牛刀,这次我们就是要用宰牛的刀去杀鸡!”1949 年,国民党军队兵败逃离大陆,退守台湾及东南沿海岛屿蒋介石叫嚣“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蒋军频繁侵扰大陆的海上交通运输,破坏渔业生产,派遣特务,暗中作乱从 1950 年起,国民党派出重兵把守浙东的大陈等沿海诸岛,并组成了沿海指挥防御体系。

      同年,美国第七舰队以“协防”台湾为借口进驻台湾海峡游弋1953 年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毛泽东指示,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放浙江沿海岛屿为统一指挥三军作战,1954 年 8 月 27 日,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浙东前线指挥部,下设陆军、海军、空军三军指挥所、联合后勤部和政治工作组解放军的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指挥三军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张爱萍,四川达县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参谋长,1954 年 8月,任浙东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爱萍将军不仅是一名卓越的指挥官,还擅长吟诗作赋,有很高的书法造诣,曾经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的教员,是一个善于思考,心思缜密又很有儒将风范的将军1949 年 4 月 23 日,也就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的当天,张爱萍奉命在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乡组建华东军区海军部队,人民海军由此诞生,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当时人民海军的全部家当,只有与会的 13 个人外加 3 辆美式吉普这位善于动脑子的儒将非常有办法,以解放军陆军为基础,从接管、改造原国民党海军起义舰船开始,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人民海军部队国民党在浙东沿海的大陈列岛派驻守军约 21000 人,舰艇 8-12 艘,并在大陈列岛建立了大陈防卫区,其中上下大陈岛驻守有兵力一万余人,而在距大陈岛仅 7.5 海里的一江山岛驻守着国民党守军一个大队的全部,一个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共有 1100 余人,其余兵力分别驻守周围各岛。

      一江山岛,包括南、北两个岛,北一江山岛较大,面积约 1 平方公里,是国民党守军主力所在地,南一江山岛稍小二者中间间隔一条 200 多米宽的水道张爱萍为什么偏偏选择一江山岛,不直接攻击大陈岛呢?张爱萍考虑的是整体战略,选择一江山岛作为突破口,最大的优势是:敌兵力不多, 守军一千余人,容易取胜;一江山岛地处大陈岛的门户,拿下了一江山岛,等于是拔掉了大陈防卫区的门栓,大陈岛就完全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面前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一举突袭成功,即使美国第七舰队想要干涉,我军也来得及往回撤对于张爱萍的看法,当时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彭德怀给予了大力支持1954 年 8 月 2日,彭德怀在作战会议上强调说:“人们常说杀鸡焉用牛刀,这次我们就是要用宰牛的刀去杀鸡!”我军最终决定的兵力部署如下,陆军:步兵 4 个营,炮兵 2 个团另 2 个营,及喷火兵、工兵各一部海军:各类船艇 180 余艘和部分海岸炮兵空军:航空兵 15 个大队及一个夜航中队,海军航空兵 7 个大队,共计作战飞机 200 架在这个方案里,三军参战达 17 个兵种、28 个战术群,与敌军相比,占绝对优势步兵人数 3700 余人,3 倍于敌军;火炮及高炮近 200 门,5 倍于敌军。

      再加上 200 架飞机,这把牛刀,可是够锋利的解放军将红旗插上大陈岛海军战士们想到一个土办法:战防炮这东西本来是陆军用来打坦克的,穿甲威力巨大,对付钢筋水泥的地堡正合适一江山岛的敌军人数虽不多,但是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国民党军驻大陈岛防卫总司令刘廉一,国民党第六十七军军长,中将军衔此人出身陆军,对海军不是很了解,却是心高气傲刚一上任总司令的时候,就对大陈岛进行一番折腾,撤的撤,换的换,进行了一番整顿一江山岛守备司令王生明,上校军衔,蒋介石在 1955 年元旦亲手授予的所谓“克难英雄”他 14 岁当兵,17 岁参加北伐,而后,在对中央苏区的围剿中,杀害过大量的红军战士1937 年王生明率部参加淞沪战役,死守蕴藻浜,最后只剩 9 人生还先后参加中条山战役、朱仙镇战役,屡战日军抗战结束后随即参加内战因其擅长打防守战,1949 年以 198 师副师长身份驻防台湾王生明对于防守自然很是精明王生明命令以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层层火力网,构筑密密麻麻的明碉、暗堡,平均每百米的正面配 2 门火炮和 2 挺机枪他是这样修工事的:先半藏在地下挖, 然后在上面横竖交叉四层枕木,再覆盖沙袋,最后以钢筋混凝土浇筑。

      这样的工事目标很小,除非直接命中否则极难摧毁这样的工事在这个弹丸小岛就有 150 多个,工事外还要布满地雷铁丝网难怪国民党守军声称该岛为“生物通不过的钢铁堡垒”王生明说: “要叫解放军的脚一落地,就踩在地堡的机枪射口上解放军的侦察兵们早就得到了一江山岛的防卫图,针对敌军的防御特点,战士们想了各种办法,甚至还搞出了不少发明创造当时,人民海军的作战舰艇并不先进,数量也不多海军战士们就想到一个土办法:战防炮这东西本来是陆军用来打坦克的,穿甲威力巨大,对付钢筋水泥的地堡正合适战士们把它们搬上木船,固定好,一试验,效果还挺好可是,海面上晃来晃去的,怎么训练准确度呢?战士们又想到了一招:支个三脚架,绑根特别粗的竹竿,一头把炮系好,一头压下去,这炮就悬空了,能上下还能左右摇晃,不就是模拟海面了吗?炮是晃了,更要打得准战士们又想了一招绑在炮身上,后面用铅丝捆击发器,竹筒里放根铅笔,两三米外放个缩小靶,一拉,铅笔就射出去了,把弹着点记录下来可别小看这个发明, 因为在登陆作战中,解放军的岸防大炮距离远,岛上各种暗堡需要抵近射击才能准确摧毁后来在实际登陆作战中真正起作用打地堡的,就是这种炮我们的登陆部队大多是由陆军转过来的,上船就晕,怎么办?苦练!在“土洋结合,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的指导思想下,战士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模拟海面训练,克服晕船,提高射击精确度,还根据战役需要对各种船只进行动力和火力改造。

         两栖装甲部队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这一击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单艇独雷、超近距离击沉敌舰的奇迹1954 年 11 月 1 日至 1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联合机群出动飞机 260余架次,先后 7 次轰炸大陈、一江山、渔山、披山等岛屿,共投掷各种炸弹 1600 余枚,毁伤敌舰船 5 艘连续地猛烈轰炸,迫使国民党军舰白天不敢在大陈锚地停泊,飞机不敢飞至大陈上空与此同时,夺取制海权的战斗也在进行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快艇部队首次南下,由浙江定海起航,进至一江山岛北的高岛附近为了寻找战机,在高岛足足隐蔽了 13 天11 月14 日凌晨,发现国民党海军主力“太平号”护卫舰并将其一举击沉这是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组建以来首次作战取得的胜利就在敌人惊慌失措时,张爱萍出人意料地决定“休战”按张爱萍的话来说,这叫隐蔽战役意图休战其间,美国华盛顿发生了一件事1954 年 12 月 2 日,美蒋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蒋介石得到美国的庇护和大量的军事及经济援助这个“条约”的出笼,无疑是个挑衅这个“条约”的签订,无疑更坚定了解放军拿下一江山岛的决心!  1955 年 1 月 10 日,张爱萍下达重新开战的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连续出动飞机 130 架次,对大陈岛实施突击轰炸,并击伤敌舰 4 艘。

      这次打击,人民海军的鱼雷艇部队还打了个世界第一当时编号为 102 的鱼雷艇因故障未能跟上编队,晚上 11 点多,在积谷山以东 4 海里处突然与敌人的炮舰“洞庭”号遭遇艇长当机立断,下令以 35 节的高速向“洞庭”号直冲过去洞庭”号的排水量是 1030 吨,而鱼雷快艇却只有 22 吨鱼雷艇上只剩一枚鱼雷,还是一枚左舷鱼雷,这个倾斜着身子的鱼雷艇高速逼近“洞庭”号, 在极短的距离里向“洞庭”号发射了这唯一的鱼雷这一击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单艇独雷、超近距离击沉敌舰的奇迹至此,大陈地区的天空和海面完全被我控制起来了一江山岛的四面全是礁石陡壁,几乎没一块像样的滩地张爱萍经过反复观察研究,最后决定:把登陆点选择在礁石密布、敌人防御薄弱的乐清礁、海门礁和南一江山的田岙湾方向选择这样的登陆点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乐清礁的陡崖倾斜度大约是 40 度,而海门礁则达到了 70 度左右! 这样的登陆条件,战士们怎么上去?张爱萍拿出一个眼镜盒比作登陆艇,竖起手掌比作陡崖,说:“你看,登陆艇就这样直接撞上岩石,但是不能停,还要开足马力,顶住,这样登陆兵不用涉水就可以直接冲上岸去仅仅就这个动作,登陆部队就反复演练了无数次。

      什么时间登陆,这里面的文章可大了就世界的海战史来看,大部分登陆作战都是夜晚出航,拂晓登陆张爱萍将军决定白天登陆他考虑的是我海军的登陆船只性能各异,白天登陆易于编队和准确抵达,制空、制海权已经夺取,不用担心暴露问题还有,按照潮汐来看,12 时 30 分起航,15 时即可到达,正好是满潮时刻,这样就能利用海水把舰艇抬至礁顶,登陆部队可以轻松登陆作战徐杰时任浙东前指气象科副科长根据他的气象报告,浙东沿海在冬季只有 1 月的17、18、19 日这三天的天气是最好的张爱萍决定将战役发起日期定为 1 月 18 日拂晓,并报中央军委批准1 月 17 日清晨,在最后一次向徐杰确认气象条件之后,张爱萍来到位于头门山岛的前线指挥部一切准备就绪,可是从 17 日傍晚开始,海面上刮起了大风,足足有 6.7 级张爱萍紧急打找到徐杰徐杰的回答斩钉截铁: 这只是阵风,拂晓前一定会停止  事后看来,这三天的天气中,17 日和 19 日并不是太好,只有 18 日这一天是最好的,而且只有一天,偏偏被张爱萍抓住了我战机空中支援解放一江山岛战役就在这时,滩头的国民党守军惊讶地发现,从登陆艇上伸出了一根根二三十米长的竹竿,竹竿头上绑着炸药包。

      1955 年 1 月 18 日上午 8 时整,张爱萍将军下达了第一道作战命令首先,空军 3 个轰炸机大队和 2 个强击机大队对一江山岛纵深工事和主要火力点进行猛烈轰炸,同时,也轰炸了大陈岛的国民党指挥部和炮兵阵地9 点,海岸炮兵群对一江山岛守敌进行火力急袭,足有一万二千发炮弹倾泻到了一江山岛上12 点 15 分至 13 点 22分,70 多艘登陆艇从头门山岛等地起航,满载数千名指战员,在 40 多艘作战艇的掩护下,驶向一江山岛此次火力准备阶段摧毁了一江山岛的炮兵阵地和指挥系统以及与大陈岛之间的通讯联系,但对防御工事的破坏不是十分理想,登陆部队一上岸,就遇到了强烈的抵抗战斗十分激烈14 点整,解放军登陆部队分三个编队分别对一江山岛 203、190 和南一江岛的 160 高地三个地段开始登陆作战其中乐清礁和海门礁的战斗最为激烈乐清礁距离一江山岛国民党军队核心工事所在的主峰——203 高地不足 200 米,拿下了乐清礁,203 高地就唾手可得14 时 20 分,步兵 178 团突击营第 5 连,第一个突破敌人防线,登上北一江山岛的乐清礁在我海军舰艇集中炮火对 203 高地的敌工事进行猛烈轰击之后,5 连迅速发起强势进攻,摧毁敌人 4 个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