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doc
13页2023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规定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结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性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重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品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剧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沿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
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1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导致器”,须他各人自己充足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当做的事这一观点重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A.提倡民主科学 B.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C.反对愚昧迷信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11、20世纪使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A.“民主共和” B.“革命统一战线”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工农武装割据”12、20世纪初叶,上海市教育局制作歌词分发各界传唱,其中有“神州大陆天产多,手工品真坚固,佛山雕刻……江浙丝罗,价廉物美,远胜洋货。
提倡改良莫差过,凡事均需切实做”歌词旨在A.提倡国货抵制洋货 B.提倡教育救国须从实业做起C.希望民族产业改善提高 D.说明沿海地区国货优于洋货13、某抗日将领在一次战役时写给妻子的信说:新秋入序,暑气渐消,尤以夜间气爽,想皖地亦同此景象而……昨日,又由日运来援军五万余口………汇山码头(黄浦江下游西岸)为我军占领,敌人虽有大部援军,无法登陆……寇日内再不解决,或即参与战斗也这位将领参与的战役是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14、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用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上午忽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运用沿海工业C.改革一方面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5.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其十五大16.1997年6月30日半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典礼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重要意义是A.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B.中国在完毕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C.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D.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7.“罗马人结识到自然法是最高的法,永恒不变、具有普遍合用性,但他们并没有由此明确地引申出自然法可以否认人们所制定的实在法这一革命性的结论据此分析罗马人结识的“自然法”是A.罗马法学高度成熟的标志 B.罗马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C.近现代法学的渊源和法律的先驱 D.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的法律观念18.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兴办的精类教育学校,女性数量很少,她们学习为教土所反对的“一文不值的事物一一古典学”,也被鼓励掌握历史,学习骑马、跳舞、唱歌以及诗歌鉴赏等,但是她们不能学习算术和修辞。
这类学校兴起于A.古罗马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 D.工业革命时期19.右图所示为欧洲人在亚非的贸易分布格局,其形成的因素不涉及A.远洋运送业迅猛发展B.海外贸易据点的建立C.远航探险活动的开展D.“商业革命”的兴起20、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规定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21.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帽幼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善,纺纱技术的改善,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对的的是①手摇纺纱机 ②骡机 ③飞梭 ④水力织布机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2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
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相对论 D.加速度定律23、大数据分析为历史结识提供了新的方法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一1870年、1870-1913、1913-1950、18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A.① B.②C.③ D.④24、《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认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家伙奈垫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 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25.右图漫画所反映的是A.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B从关贸总协定走向WTOC.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D.中国从“复关”到“入世”26.【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方面否认《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
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达不批准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C.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同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27、【加试题】清朝官员斌椿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项中,不也许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28、【加试题】某学者在192023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物,把国家互相的观念进一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
该文旨在A.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仍然被动B.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积极有所作为C.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D.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29.【加试题】伯里克利上台后,开始加紧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贵族派反对他花费巨资,但伯里克利作为战后青年一代的楷模,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赋子其建造卫城之权他力争把帕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露神奉为全希前的大神,吸引希船人来朝圣,并通过土木工程建设给各行业的工匠以就业机会据此可以说明①帕特农掉庙是稚典娜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