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5页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免费】(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共18分)1、_________也能长本领,我们有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2、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少壮不努力,_________这些诗句告诉我们珍惜时间的重要性3、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_________4、我们既要有关爱父母的心,也要有关爱父母的_______________,比如:陪爸爸买菜,帮妈妈洗碗,帮妈妈择菜5、我不仅喜欢我的家乡,还熟悉这里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6、我们天生爱学习,在学习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____,我们都能学得好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爸爸妈妈让我多吃饭,少吃零食,因为( )A.他们心疼钱 B.他们关心我的健康 C.他们不爱我2、下列同学的做法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A.每逢节假日,小强就闭门不出,躺在沙发上玩B.玲玲很挑食,偏爱鸡鸭鱼肉,绿色蔬菜通通不吃C.每天清晨,小明都会跑步锻炼,已经形成了习惯3、我们( )说到做到的人。
A.敬佩 B.鄙视 C.唾弃4、如果老师对你的批评不够恰当,你应该( )A.用适当的方式提出建议 B.感到委屈,去校长室告状 C.让家长来处理5、乘公共汽车时,你忘了买票,售票员也没有发现,你应( )A.用省下的钱买零食吃 B.主动补一张票 C.赶紧下车6、我们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我们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呢?( )A.因为这些缺点而否定自己 B.学会改进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C.不把这些缺点放在心上7、下列能体现出家庭美满的词语是( )A.百家争鸣 B.阖家欢乐 C.家徒四壁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跟别人合作B.小军非常聪明,他没有做不到的事C.学生之间的“拉钩”也是一种承诺9、学校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我们( )的场所A.游乐 B.打闹 C.旅游 D.学习10、参观博物馆,不能使我们增长( )A.文学知识 B.历史知识 C.科学知识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在学校里,没有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就没有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2、我们有关爱父母的心,口头上说点好听的话就是爱父母了。
)3、同桌小冬眼镜摔碎了,下课后我扶着他下楼梯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5、冬天太冷了,小雪整天都关紧门窗开空调取暖 )6、我们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了解自己 )7、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给父母添麻烦,只是有时候不能从父母的角度想问题,无意中给他们增添了麻烦 ( )8、我是家里的宝贝,家里人都疼爱我,因此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9、我们小区里有专门的保洁阿姨,随意扔垃圾也没关系 )10、爸爸饮酒后要驾车,我和妈妈坚决制止他 )四、连线题共10分)1、下面是诗歌《妈妈的爱》,请同学们用格尺连线妈妈的爱是香的 像阳光和火炉妈妈的爱是甜的 像鲜花妈妈的爱是清新的 像蜜糖妈妈的爱是宁静的 像森林中的草地妈妈的爱是柔软的 像蓝天上的白云妈妈的爱是温暖的 像清风和细雨五、简答题(4小题,共32分)1、你知道学习的途径有哪些吗?(至少写3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自己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了疑问,可以用哪些方法寻找答案呢?请你结合自身体会,写出3项可行的方法。
4、如何看待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8分)1、做事2、寸金难买寸光阴 老大徒伤悲3、文化4、行动5、人 事6、长处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B2、C3、A4、A5、B6、B7、B8、C9、D10、A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简答题(4小题,共32分)1、答:向他人请教;上网学习;阅读书籍;参观科技馆;与其他人交往等2、通过照镜子了解外貌特点,通过参加活动、玩耍等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等,通过他人的评价全面了解自己3、自己动脑筋;向老师、同学请教;查阅书籍、电脑等;通过观察、实践寻找答案等4、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