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茶叶产业状况调研报告.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追***
  • 文档编号:268548204
  • 上传时间:2022-03-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2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word文档 下载可编辑  茶叶产业状况调研报告  03-28  为加快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合理布局,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向更高标准发展,我办党支部对**乡茶叶产业进行调研,获得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一、**乡概况  九龙山北麓的壮乡 **,是远近闻名的茶乡地处县境北部,东、北与坝美镇相邻,南与莲城镇、者兔乡相接,西与者太乡毗邻总面积39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915米、最大海拔698米、平均海拔1306米,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雨量为1250毫米  全乡辖**、普盆、普龙、叮当、者戛、石尧、同剪、坝庄8个村委会,12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六种民族,共6715户31326人,其中农业人口30969人,少数民族人口28806人,占人口总数的92﹪  XX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6862万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完成5006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1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财政收入3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36万元  十五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十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格局,结合**的乡情,加大对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走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努力把茶叶、八角、甘蔗三大产业建设  为全乡的支柱产业。

      通过几年的努力,三个产业已形成规模,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增强了全乡的发展后劲  二、**乡茶叶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乡茶叶发展历史沿革  据广南府志记载1825年在**村寨旁,距九龙山四十余公里,其地产茶叶味绝美,说明广南茶叶始于清朝后期另据《广南县供销合作社志》记载建国初期,**茶种植面积为1696亩,年产量3万公斤,收入5万元低纬度、高海拔、土壤肥、日照足、云雾多、湿度大、茶树萌芽早、采摘期长,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培育了品质优良的**茶,它以味醇、味香、味甜、色美而独具风格,品质以造型精美、白毫显露、汤色碧绿如玉、清香飘逸、馥郁甘美、叶纯鲜爽而独领风骚,使**享有茶叶之乡的美称乡历来高度重视茶叶产业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茶叶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已培育成**的支柱产业  (二)**茶叶产业发展的现状  1989年后,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乡广大人民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高涨,提出苦熬不如苦干的口号,在全乡掀起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艰苦创业的高潮人民因地制宜,结合土壤、气候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大以茶叶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自愿、自主的原则大力发展茶叶,以村小组为单位,把全村的荒山、荒坡及部分坡  耕地纳入统一规划建设,在全乡124个村小组实施高产茶叶台地建设。

      经过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乡现有茶叶面积5XX亩,其中规范化种植的有21000亩,有 **白毫茶、云抗10号、  云抗14号、胡云6号、福鼎大毫、福安大白茶 6个品种,年产干茶160万公斤,产值5000多万元  **从事茶叶加工、收购、销售一条龙的茶农,每年从社会上筹资近400万元,并从广西、广东、浙江、昆明等地引进外资近500万余元到我乡经营茶叶,给我乡的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现在全乡拥有茶叶初制加工厂260余个,覆盖全乡124个村小组,如今茶叶加工已全部实现机械化,茶叶质量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产品远销往全国10余个省市  XX年开始建设叮当移民开发区时,为了实现移民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的目标,将茶叶作为主要产业来安排,乡党委、政府引进凯鑫公司参与开发,由公司全额投资建成1500亩高标准茶园,建成年加工干茶200吨的初制所基地由136户移民分户管理,公司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过程作技术指导现基地内茶园已投产,生产道路畅通目前正在生产区内修建小水窖,生产条件逐步得到改善XX年,基地内的移民人均茶叶收入达1300元,户收入高的近万元,低的也有3 4千元,移民区群众人心安定,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公司生产的源升牌系列产品销往昆明、上海等地,效益较好公司除了加工基地的鲜茶外,还收购周边村寨的鲜叶进行加工,并在**、普龙等地建了6个初加工厂龙  头企业的作用开始发挥,为**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茶叶基地形成规模后,乡党委、政府又进一步考虑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深加工的问题,通过前往石山农场和广西横县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借助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乡的实际,现已形成了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良好生产发展模式,走上了以茶叶产业为主的一村一品的脱贫致富路子相继成立了村党支部和茶叶产销协会,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及新农村建设,**乡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的生产发展模式显得更加合理和规范,并发挥其作用  以**茶叶商会会员为主的茶叶营销队伍,每年都有30多人长期活跃在广西横县、昆明、广东等茶叶市场,为**茶找销路、找客户,为**茶叶开辟了相对稳定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同时反馈回来了大量的市场供求信息和对产品的技术要求信息,提高了农民经营决策和产品发展趋向的准确性,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同时也为广大茶农解决了生产的后顾之忧  三、**乡茶业发展的具体做法  **乡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始终用科学技术提升传统农业,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首创,在茶叶产业发展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将茶叶产业作为财源建设重点项目,列为支柱产业发展,集中资金、技术、人力进行茶叶建设。

        (二)引导农民及茶商投资建办茶叶加工厂,解决茶农销售鲜叶困难问题,极大地调动了茶农种茶管茶的积极性  (三)采取易地搬迁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叮当茶叶示范基地1500母,利用示范样板带动周边村寨发展茶叶,扩大规模,形成上规模、高质量的茶叶生产基地  (四)培植龙头企业,主要是以凯鑫公司的叮当移民开发区为主,实行农户+基地+支部+协会+工厂+固定客户模式,利用茶叶基地将贫困山村的贫困户搬迁到基地内,作为茶叶生产管理人员,既解决了部分贫困人员的就业、生产、生活问题,又壮大了企业的实力  (五)茶农总结以大养小的方法,在茶园中套种八角普盆、叮当、石尧的茶农都采取在茶园中种植八角,这种方法能充分利用土地,对茶叶产量影响不大  (六)乡党委、政府将茶叶重点布局在**、叮当、同剪、石尧、者戛,引导农民利用自有的宜茶荒地开垦种茶,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带的形成,达到农民增收,地方财政增长的目的  (七)放开搞活个体私营企业,推广名优茶开发的科技成果,利用凯鑫公司、云南文山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九龙山茶厂的品牌,开发名优茶,拓宽茶叶销售市场,增加茶农的积极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茶叶从几年来的情况看,产量逐年提高,市场基本稳定,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种植管理技术粗放,经济效益不高  **乡的茶园有几万亩的规模,除30360亩较规范种植外,其余的茶园仍按传统方式栽种,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土地产出率低一些群众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就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追求产量,毁林开荒,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还有个别农户为了追求眼前利益,化肥、农药施用不符合要求,过量施放,影响了茶叶的质量,损害了**茶的品牌形象  (二)加工技术落后  260户茶叶初制加工厂,分布在全乡各村寨除了凯鑫公司在叮当的初制所有规模,条件较好外,其余均是一些小作坊,加工环境差,卫生条件差,生产效益低,加工技术落后,加工技术标准不一,质量难以保证,对树立 **茶品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价格也很混乱  (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  **乡因为地理的、历史的原因,各项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是交通困难,县乡公路等级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养护资金不到位,路况差,通行难乡村公路更是睛通雨阻,全乡还有个村小组未通公路交通不便的问题,造成了加工用煤及茶叶拉运的困  难二是电力不足,通电率低全乡还有一半以上的村小组未通电,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堂上、八达分两条拉进,供电距离长,满足不了群众的用电需求。

      特别是枯水季节,经常停电,所以不少茶叶加工厂靠柴油机发电,增加了加工成本三是缺乏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虽是茶乡,但是没有专门的茶叶交易市场,由经营户直接到各加工厂收购后外销,增加了营销成本和风险  五、**茶叶产业发展措施  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全县的实际,提出了南药北茶中烟的产业发展战略,为**乡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投入,充分发动群众,解决通路难、用电难等各项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为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参与茶叶产业的开发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茶叶产业  (三)提高茶叶的种植管理技术  种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只有种植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优质原料能力的不断增强,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要尽快改变面积大、单产低、覆盖广、效益差的被动发展局面一要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和良种推广力度,引导群众建设一批高产稳产茶园,提高茶叶的单产、质量和亩产值二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茶园  的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绿色食品意识  (四)突破加工环节,树立品牌意识  加工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改变我乡茶叶加工过程中,技术标准不一、五花八门,甚至有的粗制滥造的现象,应该择优扶持一批规模大、基础好、产品质量过硬、符合卫生标准的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和利用先进设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

      逐步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树立 **茶品牌,为**茶叶的发展开辟更宽阔的市场  总之,**茶叶产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投入、政策的扶持、技术的指导,要走国家扶持与群众艰苦创业相结合的道路我们要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把茶叶产业做强做大,将之培育成富民兴乡的产业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开创工作新局面,共铸**明天的新辉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