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差距金融论文范文-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实证word版下载.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xins****2008
  • 文档编号:97652821
  • 上传时间:2019-09-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差距金融论文范文: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实证word版下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实证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实证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差距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本文利用泰尔指数研究我国八大经济区以及省际之间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差异及各地区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并对地区间金融差距的缩小给出了参考倡议  关键词:区域金融 金融发展差异 八大经济区 泰尔指数 参考倡议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整体发展状况良好,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却越来越明显协调区域发展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但部分差距仍呈现不断变大的趋势,并超出合理水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安全稳定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对造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理由进行深入研究,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引导下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是需要持续关注的话题  金融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其流动引领着社会各项资源的流动,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争议较大,但基本普遍的共识是:金融发展推动了全部要素生产力的提高,刺激了长期经济增长。

      从区域经济运转的角度看,区域经济的差异,常常与区域金融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不仅对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差异有一定的作用,对各地区金融发展方向的确认也有积极作用  一、模型选择  经济学上,常用的判定地区间差距的科学指标是泰尔指数泰尔指数可以将总体差距分解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相关范文由写并可以计算出不同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因此本文主要用泰尔指数进行研究  不同地区地理环境、人文因素、自然因素等必定会对造成不同区域人对金融储蓄投资认知的不同,因此选取以人口加权的泰尔指数这一相对指标,以便得到更为精确的结论以人口加权的泰尔指数形式如下,将其进行一阶段分解,分为组内和组间两部分  其中, 表示组内差距;  表示组间差距;T为泰尔指数的值;m表示划分的区域数;n代表的是每个区域包含的个体数;Nij指i区域中个体j的人口数;Ni指i地区的人口;N指总体GDP;Yij表示i地区中个体j的银行存贷款和股票总市值、保费收入  二、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银行业  金融是现在经济的核心,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速度很快,但发育欠均衡,多元化程度也较低我国对银行市场的依赖度,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仍然很高。

      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发展与再发展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和投资,因此银行业发展的差异对各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必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区域间银行业的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1978年-2010年银行业存贷款总和以及各地区年末总人口数作为主要的数据进行研究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从年度变化趋势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总差距在1978年到2002年间大体呈现“U”,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但仍然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从总差距的构成以及贡献率表上看,2003年之前及2007年后组间差距的贡献率较大组间差距与总差距的变动趋势几乎一致,组内差距在2003年之前与总差距趋势相近,2003年之后变动趋势逐渐变缓虽然总差距和组内差距相对1978年总体变小,但组间差距总体变动趋势却是增大的  (3)八大区域中的泰尔系数及其贡献率可以看出,东北地区1978-1999年间泰尔指数很小,说明这段时间辽宁、黑龙江、吉林东北三省的银行业发展状况差距不是很大,1999年省际差距为0.00016,但1999年之后差距逐年变大,到2010年变为0.0019;南部沿海,省际差距不大,而且其变化趋势比较平缓;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的变化趋势相对较小,但黄河中游有间断性的跳跃;长江中游的差距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由1978年的0.0201逐渐减小为2010年的0.0009;近年来,大西南的内部差距减小,但是大西北的内部差距却呈现逐年不断增大的趋势;北部沿海的差距不断增大,2001年之前差距均在0.01之上,2002年之后更达到0.02以上,是八大区域中差距最大的。

      北部沿海和大西北对总差距的贡献最大  (二)证券业  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已经有将近23年的发展史,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我国证券业发展是地区试点,首先在东部沿海试行,再加上上证所和深交所的成立,推动了当地及附近地区证券业的发展,由此拉开了不同区域的差距  从图中可以看出:  (1)在07年大牛市之前总差距维持在0.2以下,2006年为0.1914,2007年大牛市,总差距迅速拉大牛市过后,差距逐渐变小,到2010年为0.3271  (2)从图2中可以看出组间差距的趋势与总趋势的变动趋势几乎一致,而北部沿海的变动趋势与组内差距的变动趋势几乎一致,由此可以判断北部沿海的差异是组内差距的重大理由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差别不大,几乎是均等的  (3)从八大区域各自的泰尔指数及贡献率上可以看出,东北和大西北的差距较小,但大西北地区的证券业发展水平底;大西南地区的省际差异一直保持在全国最高水平,均超过0.02,2008年甚至超过0.03;北部沿海的省际差异变动2007年有一个很大的变动,由2006年的0.0185到2007年的0.1433,省际差异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相对的长江中游2007年也有一个大的波动,却是由2006年的0.0018降为2007年的0.00087,但总体差异维持在0.003之下;南部沿海变动较小,南部沿海的省际差异较小,波动范围在0.001-0.004;而黄河中游03年省际差异较小,06年差距突然拉大。

      由0.0078到0.1956,07年-09年均超过0.2北部沿海对总差距的贡献率远大于其他地区,长江中游对总差距的贡献率最小三)保险业  作为金融体系的一大保障服务行业,保险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各地发展状况及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各地保险业的发展存在差异文中主要以保费收入为主要测度指标,以各地区人口进行加权研究差异的目前状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保费收入的年度总差距呈现1990到1995年比较平稳,1995年之后不断上升,1997年达到0.1721,之后不断波动,2006年达到0.1639;2007年之后差距逐年减少,2010年差距减少为0.0955近年来保费收入差距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  (2)从总差距的构成上来看,2001年之前组间差距占据主要地位,2001年后组内差距占据上风两者与总差距的变动趋势也大体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997年之前总差距的拉大以及2007年后总差距的缩小中,组间差距都扮演重要角色,由此也说明组内差距的变动相对较平缓  (3)从各区域的泰尔指数上看,大西北的组内差距最大,其对总差距的贡献率也最大;北部沿海的差距仅次于大西北,其差距先变大后减小;大西南的组内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1990年的0.0046扩大到2010年的0.0203;东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黄河中游的组内差异均较小,均呈现不断减小趋势,其最小差距均小于0.0007。

      其中,大西南、大西北、北部沿海对总差距的贡献率相对较大  总体上看,保费收入的组间差距不断增大,且对总差距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组内差距贡献率逐年减小;大西北、大西南对总差距的贡献率最大  三、结论及策略措施  从行业总体来看,证券业的差距最大,保险业的差距次之,银行业的差距相对较小;从各区域组内差距来看,北部沿海、大西北、大西南的组内差距相对较大,东北、长江组内差距相对较小  引起差异与引起差异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但只要知道差距所在,就可以进行调控制约差距下面分别在政策、机构设置、法律监管、市场环境、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倡议:  (一)政策上,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的金融政策如货币政策中的法定准备金率,由于各地区发展状况及各方面情况不同,统一的法定准备金率对不同区域的冲击和政策效应是不同的基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是未来区域政策的发展方向比如,在货币政策方面,在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准备金率政策、再贴现率政策、灵活的利率政策等,真正起到调节地区间资金平衡的作用;欠发达地区对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适当降低准入标准;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实行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区外企业前来投资,推动本地区金融的发展等措施。

        (二)在机构设置方面,可以建立区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实证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实证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差距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  金学群.金融发展理论:一个文献综述.当代经济科学,2003  朱建芳.中国地区金融差距变动趋势研究:1978-2004年.宁波大学学报,2007  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  朱建芳.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理论与实证分析.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  域政策性金融机构,并适当降低较落后地区金融机构的设置门槛日本等国家均是通过设置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推动不发达地区发展的,这值得借鉴政策性金融机构除对某些产业按照政府要求直接扶植和推动之外,对于其他的民间金融机构起到重要的诱导和示范作用但在国家性政策银行的融资执行过程中,不仅业务范围受限制,而且有转化为商业性资金的倾向作在区域间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推动并协调区域的金融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三)在法律和金融监管方面,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实施情况,保证各地区的发展符合国家总体战略目标。

      有些原本目的是用于欠发达地区地方性开发的下方资金有时由于某些理由大部分都进入了发达地区的腰包,这是需要严格禁止的相关政策的实施必须有法律做强制性的约束有效的监管还可以提高某些地区的信用水平,增加其获得投资的机会  (四)在人才引进方面,人是社会的主导,高素质的金融人才是引领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欠发达地区要适当提高优惠条件吸引优秀人才进驻或是引导优秀人才返乡 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中,国家和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优惠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感觉到真的收到实惠,才会吸引更多人才各地应积极考虑各种方案以便引进高素质金融人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差距的形成需要时间,差距的缩小也需要时间但由于区域金融差距的存在及持续会带来很多不安的社会理由,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内将其制约在合理的范围,这种调控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晓丽.中国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与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  [2]金学群.金融发展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3  [3]朱建芳.中国地区金融差距变动趋势研究: 1978-2004年[J].宁波大学学报,2007  [4]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  [5]朱建芳.区域金融发展差距:理论与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  [6]郭叶东.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10  [7]李敬.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视角[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7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