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鑫**
  • 文档编号:256733073
  • 上传时间:2022-0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7.69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林资发[2003]61号文件附件: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国家林业局 二00三年四月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第一章 总 那么 第一条 调查目的与任务 为了统一全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技术标准,标准调查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深度和成果等技术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等制定本规定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国有林业局(场)、自然爱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意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须要而进展的森林资源调查其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爱护与利用看法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展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根底,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开展规划和林业开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标准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其次条 调查范围与内容 一、调查范围森林经营单位应调查该单位全部和经营管理的土地;县级行政单位应调查县级行政范围内全部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二、调查内容(一)调查根本内容包括:1.核对森林经营单位的境界限,并在经营管理范围内进展或调整(复查)经营区划;2.调查各类林地的面积;3.调查各类森林、林木蓄积;4.调查与森林资源有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5.调查森林经营条件、前期主要经营措施与经营成效二)以下调查内容以及调查的具体程度,应依据森林资源特点、经营目标和调查 1目的以及以往资源调查成果的可利用程度,由调查会议详细确定:1.森林生长量和消耗量调查; 2.森林土壤调查; 3.森林更新调查; 4.森林病虫害调查; 5.森林火灾调查; 6.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 7.生物量调查; 8.湿地资源调查; 9.荒漠化土地资源调查; 10.森林景观资源调查; 11.森林生态因子调查;12.森林多种效益计量与评价调查; 13.林业经济与森林经营状况调查; 14.提出森林经营、爱护和利用建议; 15. 其它专项调查 第三条 调查会议制度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行调查会议制度二、调查前,开展规划设计调查的经营单位由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持,县级行政单位由上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县级人民政府共同主持召开第一次调查会议,召集政府有关部门、经营单位、调查担当单位,以及与当地森林开发、经营、利用关系亲密的单位参与。

      组织、协调、确定规划设计调查的重大事项,落实调查经费,探讨、审定调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明确调查工作中各部门、各单位的任务和责任三、调查完毕后,经营单位的规划设计调查成果由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主持,县级行政单位调查成果由上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县级人民政府共同主持,召开由有 2关专家和相关部门参与的其次次调查会议,对调查成果进展审核调查成果经审核通过后,按规定程序上报、批准前方可运用第四条 各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于每年12月份将本省(区、市)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根本状况进展汇总,上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第五条 调查间隔期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间隔期一般为10年在间隔期内可依据须要重新调查或进展补充调查第六条 调查担当单位资质 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必需由具有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格证书的单位担当对非持证单位完成的调查成果,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不予成认 二、对林地面积在10万hm2以上,或者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基地1万hm2以上的单位,需托付具有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担当三、其它单位的调查应由具有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担当 第七条 采纳本规定之外的调查新技术、新方法时,调查担当单位应事先提出实施细那么(或实施方案),并向所在省(区、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批并报送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在调查中应用。

      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调查的成果应符合本技术规定第八条 跨行政区域和经营范围的各项林业工程开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参照本规定执行各省(区、市)可在本规定根底上,结合当地详细状况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定(实施细那么),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3 其次章 技术标准 第九条 地类 一、分类系统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土地类型分为林地和非林地两大地类其中,林地划分为8个地类,见表1 林地分类系统表 表1 序号 1 2 3 4 5 6 一级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 苗圃地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8 协助生产林地 乔木林 红树林 竹林 国家特殊规定灌木林 其它灌木林 人工造林未成林地 封育未成林地 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 其它无立木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 宜林沙荒地 其它宜林地 二级 纯林 混交林 三级 7 二、技术标准 (一)林地 1.有林地: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0.20以上、附着有森林植被的林地,包括乔木林、红树林和竹林 (1)乔木林:由乔木〔含因人工栽培而矮化的〕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

      其中,乔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4m或林冠冠幅水平投影宽度在10m以上;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林带的带距≤8m时按片林调查 乔木林分为纯林和混交林: 4①纯林: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的65%以上的乔木林地②混交林:任何一个树种〔组〕蓄积量〔未达起测径级时按株数计算〕占总蓄积量〔株数〕不到65%的乔木林地 (2)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海潮能够到达的河流入海口,附着有红树科植物和其它在形态上和生态上具有相像群落特性科属植物的林地 (3)竹林:附着有胸径2cm以上的竹类植物的林地 2.疏林地:附着有乔木树种,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郁闭度在0.10-0.19之间的林地 3.灌木林地:附着有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cm的小杂竹丛,以经营灌木林为目的或起防护作用,连续面积大于0.067hm2、覆盖度在30%以上的林地其中,灌木林带行数应在2行以上且行距≤2m;当林带的缺损长度超过林带宽度3倍时,应视为两条林带;两平行灌木林带的带距≤4m时按片状灌木林调查。

      (1)国家特殊规定灌木林:遵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参与森林覆盖率计算灌木林的有关规定执行 (2)其它灌木林:不属于国家特殊规定的灌木林地 4.未成林造林地 (1)人工造林未成林地:人工造林(包括植苗、穴播或条播、分殖造林)和飞播造林(包括模拟飞播)后不到成林年限,造林成效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分布匀称,尚未郁闭但有成林盼望的林地: ①人工造林当年造林成活率85%以上或保存率80%(年均等降水量线400mm以下地区当年造林成活率为70%或保存率为65%)以上; ②飞播造林后成苗调查苗木3000株/hm2以上或飞播治沙成苗2500株/hm2以上,且分布匀称 5 (2)封育未成林地:采纳封山育林或人工促进自然更新后,不超过成林年限,自然更新等级中等以上,尚未郁闭但有成林盼望的林地 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 表2 单位:年 400mm年降水量以上地区 400mm年降水量 营造方式 南方 北方 以下地区 乔木 灌木 乔木 灌木 乔木 灌木 封山育林 5-8 3-6 5-10 4-6 8-15 5-8 飞播造林 5-7 4-7 5-8 5-7 7-10 5-7 人工直播 3-8 2-6 4-8 3-6 4-10 4-8 造林 植苗、分殖 2-5 2-4 2-6 2-5 3-8 3-6 注:1、慢生树种取上限,速生树种取下限; 2、大苗造林、工业原料用材林由各省〔区、市〕自行规定; 3、青藏高原参照北方地区。

      5.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不包括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种质基地等种子、种条生产用地以及种子加工、贮存等设施用地 6.无立木林地 (1)采伐迹地:采伐后保存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自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 (2)火烧迹地:火灾后活立木达不到疏林地标准、尚未人工更新或自然更新达不到中等等级的林地3)其它无立木林地①造林更新后,成林年限前达不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的林地;②造林更新到成林年限后,未到达有林地、灌木林地或疏林地标准的林地; ③已经整地但还未造林的林地;④不符合上述林地区划条件,但有林地权属证明,因自然爱护、科学探究等须要保存的土地7.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1)宜林荒山荒地:未到达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 6 规划为林地的荒山、荒(海)滩、荒沟、荒地等 (2)宜林沙荒地:未到达上述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标准,造林可以成活,规划为林地的固定或流淌沙地(丘)、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等 (3)其它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用于开展林地的其它土地 8.协助生产林地:干脆为林业生产效劳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和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包括: ⑴培育、生产种子、苗木的设施用地;⑵贮存种子、苗木、木材和其它生产资料的设施用地; ⑶集材道、运材道;⑷林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⑸野生动植物爱护、护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检疫设施用地;⑹供水、供热、供气、通讯等根底设施用地; ⑺其它有林地权属证明的土地。

      (二)非林地指林地以外的农地、水域、未利用地及其它用地 第十条 森林(林地)类别遵照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森林资源分为生态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二个类别 (一)生态公益林(地):以爱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存种质资源、科学试验、森林旅游、国土保安等须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1.生态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国家公益林(地)和地方公益林(地) (1)国家公益林(地):由地方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划定,并经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地〕,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国家公益林划分标准执行林策发[2001]88号《国家公益林认定方法(暂行)》2)地方公益林(地):由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划定,并经同级林业主管部门核查认定的公益林〔地〕,包括森林、林木、林地2. 生态公益林按爱护等级划分为特别、重点和一般三个等级,划分标准执行 7GB/T18337.2-2001《生态公益林建立规划设计通那么》国家公益林(地)遵照生态区位差异一般分为特别和重点生态公益林(地),地方公益林(地)遵照生态区位差异一般分为重点和一般生态公益林(地)。

      二)商品林(地):以生产木材、竹材、薪材、干鲜果品和其它工业原料等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林木、林地,包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第十一条 林种 一、分类系统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依据经营目标的不同分为五个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