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药治疗癌症恶病质临床探究近况.doc
6页中医药治疗癌症恶病质临床探究近况关键词癌症恶病质中医药疗法文献综述癌症恶病质(Cancer Cachexia, CC)是指由于癌症进 展而出现的体重下降、厌食及衰竭三联征[1]癌症恶病质 的发病机制一般认为跟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异常 有关,TNF-a、IL-1、IL-6、IFN-Y、LMF、LIF 等多种细胞 因子在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3] 迄今,现代医学尚缺乏能有效控制癌症恶病质进展的手段, 因而给应用中医药疗法治疗留下很大发展空间本文就近年 来中医药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理论研究癌症恶病质在中医学中并无对应病名,但鉴于其以一系 列“虚证”临床表现为特征,应将之归属于“虚劳"范畴虚劳”的发病的病理机制为五脏阴阳气血虚损崔氏等[4] 分析113例肺癌,通过确定恶病质前后的辨证分型,发现发 生恶病质后气阴两虚型明显增多(55. 73%),是恶病质的主 要证型,其中1/3由气虚痰湿型发展而来,1/4由阴虚内 热型发展而来,恶病质末期出现肺气衰绝型杨氏等[5]以 体质量为主要指标采集癌症恶病质病例84例,回顾性调查 患者一般情况、相关生化指标和中医证型变化,进行治疗方 式多因素分析。
结果发现癌症恶病质几乎可以发生于各种肿 瘤,生存期为179±12 d,中位生存期149 do生存时间与 患者肿瘤类型、分期、转移情况均无直接联系,而与静脉给 予扶正中药和中医食疗的治疗影响呈正相关癌症恶病质患 者中医证型转归由阴虚证和阳虚证趋向阴阳两虚证,各虚证 证型对生存期的影响不显著认为恶病质中医证型转归符合 中医证型转化的特点,扶正制剂在恶病质阶段能扶助衰竭患 者的正气,燮理阴阳,增强对抗肿瘤的能力赵氏等[6]提 出恶病质治疗应掌握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 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三要点,从复杂的病情中找准不平衡 点,在注重调理后天脾胃的基础上,调节阴阳、寒热、虚实, 恢复内环境的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控制或杀灭 癌细胞,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2临床研究2. 1中医药治疗:从以下几方面分述2. 1. 1单味中药:刘氏等[7]发现单味中药白术的提 取物白术内酯I(LAMK I)可以显著改善恶病质患者的食欲、 上臂肌肉周径、消瘦及体力状况,同时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因 子IL-l、TNF-a以及尿中蛋白水解诱导因子PIF的水平2. 1. 2复方验方:张氏[8]采用配对法观察益气养血、 健脾和胃等中药对中晚期癌症患者恶病质状态的影响,疗程 30天,结果发现中药对增加和稳定体重有与甲地孕酮相同的 疗效,而对改善食欲、升高外周血象及KPS评分的提高,明 显优于甲地孕酮。
孙氏等[9]选择治疗前体质量下降的肿瘤 恶病质患者14例,应用具有补气养血和以毒攻毒功效的中 药复方守宫散治疗,疗程为1个月,结果提示复方守宫散有 减缓肿瘤恶病质的可能2. 1. 3成方成药:蔡氏等[10]将90例癌症食欲不振一 恶病质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30例服补中益气 汤;对照组34例服甲地孕酮片;空白组26例不施加治疗 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进食量和体重增加稍低于对照组,但 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54. 8%3结语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医药在抗恶病质癌症的临床研究方 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从研究现状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 现代医学缺乏治疗癌症恶病质进展的有效手段,因而给应用 中医药疗法治疗留下很大发展空间,但目前国内中医肿瘤界 对此显然不够重视有关癌症恶病质研究的中医药文献甚 少,深度不够,缺乏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化临床 研究此外,现有的大多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报告均 强调中医药疗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但其中绝大部 分的研究简单地将评估体能状态的卡氏评分等同于生存质 量评价,甚少采用国际上通用的EORTC QLQ-C30. FACT、FLIC 等生存质量评估工具[1]。
实际上,生存质量具有多维度的 内容,包括患者的社会、心理与精神、职业、躯体等诸方面, 卡氏评分仅为评估生存质量的一个方面我们认为,以生存 质量评价为核心,建立符合中医药疗效特点的疗效评价体 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化临床 研究,有助于客观评价中医药疗法对癌症恶病质的治疗作 用,同时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疗法在现代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 的地位4参考文献❷1 Rapheal E. Pollock.临床肿瘤学手册.第7版.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94〜802, 835.❷ 2 Gadducci A,Cosio S,FanucchiA, etal.Malnutrition and cachexia in ovarian cancer patients :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Anticancer Res,2001, 21 (4B): 1234〜1239.3 David R,Mohammed A,Gomaa MD. Tumor grade , microvessel density,and activities Of malate dehydrogenase, lactate dehydrogenase, and hexokinase 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olaryngology. Head Neck Surg,2000,122(2): 195.4崔慧娟,李佩文,李园,等•肺癌恶病质的中医辨证 分型•内蒙古中医药,2002, 21(5): 1〜2.5杨宇飞,乌卩冬华•癌症恶病质患者84例生存期、生活 质量与中医辨证论治关系的回顾性调查.中国临床康复, 2004,8(2): 286〜287.6赵景芳,尤建良•中医治疗癌症恶液质的三要点.江苏 中医,1998, 19(11): 18 〜19.7刘❷NBB62❷,叶峰,邱根全,等.白术内酯I对肿瘤 恶病质患者细胞因子和肿瘤代谢因子的影响.第一军医大学 学报,2005, 25(10): 1308〜1310.8张静.中药对癌症患者恶病质状态的影响.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2000, 20(11): 871.9孙彤,王曙光,吴飞雪,等•复方守宫散治疗肿瘤恶 病质的临床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 22(6): 19〜20.10蔡红兵,罗荣城,杨传标,等•补中益气汤治疗癌症 食欲不振一恶病质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3, 35(3): 25 〜26.11陈瑞东•济生肾气丸加红参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有 恶液质倾向的效果•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3, 43(5): 52.12陈瑞东•十全大补汤与红参对妇科癌患者恶液质倾 向的改善作用.日本东洋医学杂志,1994, 44(5): 202.13姜军.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37例临床 观察.青海医药杂志,2001, 31(9): 16〜17.14崔慧娟,李园,万冬桂,等.参附注射液抗癌症恶病 质的临床研究.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 12(5): 478〜480.15王守峰,张峰•中医辨证配合小剂量化疗治疗晚期原 发性肝癌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00, 19(4): 2.16陈衍智,李萍萍,郭庆志,等.中药合并醋酸甲務孕 酮改善晚期癌症患者恶液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 9(4): 119 〜120.17黄曙,周月芬,胡喜兰•康莱特注射液配合胃肠外营 养治疗癌症恶病质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9, 7(1): 2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