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doc
5页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方向、内容构建与细节能力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个很宏 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靠单一的改变一些因素就可以达到 的本文力图通过一些尝试性的做法尽可能接近这一目的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社会的具体需求尽可能 接近,少一些再培训的重复性工作这些做法的具体表现在 培养方向的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内容构建(这点是重中 之重并且需仔细按照培训对象的素质来量身打造并适时修 正)、与培养对象的素质相适应的细节处理过程本文具体 针对中职学生中有一定悟性和文化基础能力的层次较高的 学生培养方面给出一些思路,为那些想针对竞赛或者较高层 次培养方向的同行一个可应用于实践的思考由于篇幅所 限,只是一些概念与方向性的简介关键词方向;结构;细节;处置这么多年以来作为职业教育来讲一直都在进行着改革, 可以说一刻也没有停下过它的脚步这些教改包括课程构 建、教材体系结构、教学方式与方法等等不一枚举特别是 —些专家型的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为此倾注了不少心血,也获 得了不少的成绩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你会发现:不管 是从研究的内容还是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都普遍性的具有 普教系统的教育教学影子,更多的关注于教法的体现(至于 是否与职业技术的学习是否匹配、适合与否却很少关注), 极少甚至基本没去涉及培养的方向性和课程结构性方面的 研究。
职业技术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纯理论基础的学习,其实 更重要的还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尽管这种理论不一定 要好高深)之上的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既与普教有关 联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更多的欠缺表现在作为老师的缺少行 业具体的应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能力规范其实知识不 在于多,更多是要会去用才是根本还有就是最近几年来的 国家教委所属的全国技能大赛(从本科、专科到中职以及国 家劳动部所属技工院校的行业竞赛,本人也曾受邀参与过行 业技工院校的竞赛指导与考题设计工作)的举办更是促进了 各校使出浑身解数来提高学生的能力本文就是从电类专业 的教研角度探讨能力建设所涉及的一些因素的点滴尝试,以 求抛砖引玉1学科培养方向的确定这点是前提因为专业方向确定了所培养对象今后适应 什么性质的工作也就需要相应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支撑其 次就是在大方向确定下后的层次确定问题,因为,作为劳动 者的素质决定其工作性质不同素质和能力水平的人会就职 于不同的岗位对很多比较大的学校而言,由于所招生规模 比较大,那么培养方向就越显重要还有就是目前的实际情 况就是我们面对的培养对象能力和素质是参差不齐的那怎 样来处理这些实际存在的实际问题呢•那就需要考虑一个多 层次多方向性的培养方式(这点对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 随之提高),还有就是相应的经费的支持和实验设施的配套。
这些已不是本文所探讨的范围了本文力求从一个比较单一角度来谈谈培养方向,就是在 略去学生已有的素质和能力的前提下的培养方向的确定这 就是人们常说的具体的专业方向设置问题电类专业从一开 始比较单一的设置方向就是家用电器,这之后随着电子行业 的发展和一些学校的师资水平的改善所开设的专业方向逐 渐有所变化这个变化在笔者看来都是具有局限性的,并且 略显模糊而没有清晰的培养方向可言就目前的就业方向来 讲(就业方向也就意味着影响我们的培养方向),企业流水 线具有比较大的用工量,这也是众多学校都能培养的普工 其次是电子企业需求量较少的也是比较好的岗位——检测, 这种岗位要求人员就要高于普工了再次就是企业研发部门 所需的研发人员(这点我想在此解释一下,作为教师而言不 要看到研发二字就感觉我们的中职学生高不可攀,或者认为 不是中职所能达到的培养层次,其实这是个认识上的个误 区),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的(比如重庆一些小家电生产商, LED产品制造商)b而研发人员的素质需求也会是因工作层 次而要求有所不同,有些性质的研发工作作为中职生而言是 完全可以达到它的需求的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去设置培养的 目标与方向问题了。
培养方向的确定是建立在对用工企业实际需求的考察来 确定的——到底用工企业的工种需求具备何种能力与哪些 基础知识水平的劳动者!而不是坐在办公桌边凭空的想象 我想这点恐怕目前对众多学校而言都没做过这个具体的工 作因为在对教师的考核体系里没有这些规则那么可以想 象,培养方向的问题就是一个凭空想象和模糊的概念这就 决定了培养学生的适应性比较差也就能够理解了其次是目 前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模式总体上看还未有突破, 具体表现的就是基础性知识的广泛而无具体针对性,单纯理 论知识而无相应的具体应用的实现形式,这样就难免体现出 与应用的脱节,间接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的探索意 识的缺失(后面将会谈到对这一体系的实验系统构建X培养目标方向的确定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其重 大的影响就目前来讲,电子类专业方向在众多学校还是体 现在向高职输送生源(招生规模较大的学校)和极其初浅的 (甚至一般初中生都可以完成)一般性就业以及电器维修 (这个方向越来越少)等比较单一的方向如果去行业里具 体调研一下,你就会发现,我们现行课程体系里的知识面不 是窄了,也不是设置的课程内容的覆盖面不够,而是贪大求 多从没去真正的细化,想把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让学生学到。
结果是哪方面都没学好,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就业能力水平 的低下对专业方向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就是电子入 门的基础学科:《模拟与数字电路基础》(与之配套的就是电 子技能x《电工基础(也称电路分析》(与之配套的就是电 工技能)对于这几门基础入门性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因 不同认知水平的老师来讲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如果能够花更 多的时间去认识一下这些知识对今后发展的影响那么就会 在教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对课程的全局把握意 识了知道哪些值得去教授,哪些值得去探索,哪些值得去 应用提高扩展等目前的专业去向有:继续高职生的输送,还有就是摆在 电器设备与控制方向我重点谈的就是控制方向方面的内 容,因为这些对应付职业需求有着更深的影响目前众多企 业的生产线对实时控制的应用都是极其广泛的其次的专业 基础课程中还应增加与现代电子技术发展密不可分的计算 机技术——《计算机基础》这里所说的计算机基础不是现 在课程里通常意义的那类,而是涉及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技术 基础它涉及数据结构、数据处理与传送(串并与打包)、 总线结构、接口等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可深可浅视应用而定 这门课程还与目前的技能竞赛也有着关联在后面将会谈及 这门基础课程对专业发展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