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墓葬文字对另一个世界的描述资料.docx
15页汉代墓葬文字对另一个世界的描述汉代的墓葬文字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已经有了许多好的研究成果,我们试图在此基础上从宗教信仰的角度作一些深入,通过这些墓葬文字来认识汉人对另一个世界的认识从目前的考古材料看,汉代的墓葬文字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交代墓主人要求的墓葬文字,即葬仪文书;一种类型是配合图像的墓葬文字,即墓葬绘画的榜题类文字此外,墓碑文字与墓葬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所以也可以作为墓葬文字的一种补充类型看待一、葬仪文书类文字的描述法国汉学家索安(AnnaSeidel)在葬仪文书方面有深入研究,她认为:“这些文件被置于棺木旁、封存于坟墓后,已不具备其在现实世界的所有权这样的世俗功能这些材料被指定属于土地之神和阴间世界,从而在本质上具有宗教性质她给葬仪文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地券,是埋葬资料中最著名的,即证明死者对其葬身之所的土地具有所有权的凭证第二类是镇墓文,即所谓“辟邪于墓外的文件”,它保护的范围很广,所以可理解为“颁发给死者的上天的法令”镇墓文是由最高天神颁发的文件,作用是将死者介绍到阴间的管理系统去镇墓文更重要和持久的功能是将死者与生者严格隔离,以保护生者的家庭成员免遭更大的灾难第三类是衣物券,这是最古老的向地下之神致辞的墓葬文书,即与死者拥有的全部随葬品的清单连在一起的声明书。
第四类是符、咒、印等小而庞杂的文书,是镇墓文和地券文的下端[1]118葬仪文书的提出,有别于世俗的一般文字,但是葬仪文书的四类分法在分类上存在一些交叉重复,索安自己也因此作了补充说明她认为符、咒、印是镇墓文和地券文的下端,然后补充说:“在晚期的相当一部分墓葬中,则呈现出全部四种类型多样组合的情况[1]157我们认可葬仪文书的说法,但在操作上做一些修改,即将这四种类型的内容看作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对此岸世界所拥有的说明,一般就是地券和衣物券,包括部分的符;一类是对彼岸世界祈望的说明,具体看就是祈望彼岸世界有一个如同此岸的生存形态,一般就是镇墓文和咒,也包括部分的符和印这样分法,主要内容就不会有多少交叉了这两类文字有着不同的描述特征对此岸世界所拥有的说明,其特征是对自己财物、地位的详细描述湖北江陵早期汉墓出土的一枚汉简,长23.2厘米,宽4.1—4.4厘米,因为特别宽大而被称为竹牍,其文字是: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市阳五夫=隧自言与大奴良等廿八人大婢益等十八人轺车二乘牛车一两骆马四匹,骊马二匹骑马四匹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2]247从“十三年五月庚辰”知道,此墓为汉文帝十三年(前167)五月十三日。
五夫=”指五大夫隧”即“遂”,从出土的其他材料知道这是墓主人的名字这枚竹牍的大意是:公元前167年5月13日,江陵县市阳里叫婴遂的人去世了,他具有五大夫的爵位,他的随葬品有大奴良等28人(木俑)、大婢益等18人(木俑),以及轺车、马匹等这样的交代如同一份财产清单,墓主人把自己生前的地位和所拥有的财产、或者是可以带走的财物交代得清清楚楚,这种心理折射出了他对彼岸世界的看法,即彼岸世界是等同于此岸的另一个世界墓主人祈望着另外一个世界的管理者能够接受他的这份清单,使得他在此岸世界的生活能够在彼世界继续对彼岸世界祈望的说明,其特征是对自己在彼岸生存状态的想象描述这方面内容在镇墓文中表现得最集中镇墓文的主要形式有镇墓卷、镇墓瓶和镇墓罐上的文字,咒和部分的符、印也有镇墓文内容东汉以后受早期道教的影响,买卖冢田的卷约也逐渐同镇墓文融为一体,即在长方形铅版上刻出镇墓卷镇墓文的内容大致是在交代完墓主人带去多少财物后强调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洛阳出土的东汉王当买地铅卷这样写道:光和二年十月辛未朔三日癸酉,告墓上、墓下、中央主士,敢告墓伯、魂门亭长、墓主、墓皇、墓刍、青骨死人王弟偷及父元兴等,从河南口口口口口子孙等买古郏亭部三陌西袁田十亩以为宅,贾直钱万,钱即日毕。
田有丈尺,券书明白故立四角封界,至九天上、九地下,死人归蒿里地下口口何口姓口口口佑富贵利子孙,王当、当弟偷及父元兴等,当来人藏无得劳苦苛,勿繇使,无责生父母兄弟妻子家室,生人无责,各令死无适负,即欲有所为,待焦大豆生、铅券华荣、鸡子之鸣,乃与口神相听何以为真?铅券尺为真千秋万岁,后无死者如律令!券成田本曹奉祖田,卖与左仲敬等;仲敬转卖与王当弟偷父元兴约文口口,时知黄唯、刘登胜[3]以上这些文字是说给谁听?由谁发命令呢?“乃与口(=黄——引者注)神相听”,这句话交代墓主人是说给神灵听并祈望神灵能够做出保证索安认为:“在汉代民间信仰的多样传统和背景下,天帝、黄帝和黄神是对一个最高天神的不同叫法,或者是同一个最高天神的不同方面[1]123东汉中期以后,墓葬中往往都要放置一种固定形式的镇墓瓶或镇墓罐,瓶和罐上都有文字,因为多为朱书,所以又称“朱书镇墓文”河南灵宝张家湾汉墓出土了七件朱书镇墓瓶,内容和格式基本一样,其中一件是这样写道:天帝使者,谨为杨氏之家镇安隐冢谨以铅人金玉,为死者解适,生人除(过)瓶到后,令母人为安宗君自食地下租岁二千万,令后世子子孙孙土宦位公侯富贵将相不绝口口丞墓口下当用者如律令。
[4]李如森认为:“上文中的‘天帝使者’、‘天帝神师’系太平道方士自称,盖指他们是天帝派下来的神师所谓‘如律令’,即照此律文规定的内容去做,也就是按天帝的指令办事显而易见,早期道教对东汉葬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从另一个侧面亦反映出道教在某些地区的流行[5]195将自己的利益交由最高天神来保护,其目的是为自己的彼岸生存状态寻求保证对彼岸,墓主人可能也不甚了解,但是他以此岸的经验来推论,强调自己财物的数量和品种,祈望得到天神的保护而谋得未来的富裕和地位,这是一种特殊的宗教体验葬仪文书汉以下仍然有影响,这种宗教信仰的表达方式似乎成为一种民俗而流传如出土的刘宋时期的欧阳景熙地券,高五寸二分,宽三寸三分,厚三分,滑石刻成,正书在桂林观音阁附近出土地券文记:“宋泰始六年十一月九日,始安郡始安县都乡都唐里没故道民欧阳景熙,今归蒿里,亡人以钱万万九千九百九文买此冢地,东至青龙,南至朱雀,西至白虎,北至玄武即日串了,时王侨、赤松子、李定、张故分券为明,如律令《桂林》上册)二、榜题类文字的描述汉代墓葬绘画的榜题文字普遍存在,以汉画像石墓的榜题为例,目前在东汉中期之后山东、江苏、河南、陕西、四川等地的画像石墓中,发现了榜题文字。
据王建中统计,在已发掘的汉画像石墓中,重要的画像石题记、墓记,有纪年的有75处,没有纪年的有34处[6]451但是这些文字往往只是姓名交代和简单的细节交代,并没有丰富的情节比如,山东长青孝唐山画像石祠题记中出现的“大王车”、“令”、“相”、“孔子”、“两千石”、“成王”、“胡王”等榜题,为我们理解人物提供了直接的文字,但是并没有情节;又如,山东金乡鱼山一号汉画像石墓墓记“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把咒语放进了自己的墓中,生动地展示出墓主的宗教心理,但是这也是简单的文字交代但是,山东苍山越前村元嘉元年的画像石墓是个例外,该墓记有328个字,刻在西侧室的立柱上,对主室画像、前室画像和门扉画像做了全面介绍,弥足珍贵以下是该墓墓记与画像石的具体对照主室画像有2幅画像,都配置在西主室内第一幅画像配置在西主室天井上,内容为相互嬉戏的龙虎形象没有文字介绍第二幅画像配置在西主室后壁,图像不清楚文字为:薄郭(椁)内,画观后当,朱爵(雀)对游戏仙人,中行白虎后凤凰前室画像有6幅第三幅画像配置在北壁中柱,内容为两条相互缠绕的巨龙文字为:中直柱,双结龙,主守雷辟邪殃第四幅画像配置在西壁横梁上,内容为墓主车马出行图。
文字为:上卫桥,尉车马,前者功曹后主簿,亭长骑佐胡使弩,下有流水多鱼者,从儿刺舟渡诸母第五幅图像配置在东壁的横梁石上,内容为迎接车马图文字为:使坐上,小车车并,驱驰相随到都亭,游缴候见谢自便,后有羊车像其口,上即圣鸟乘浮云第六幅图像配置在东壁横梁下的壁石上,内容为女主人居家图文字为:其中画,像家亲,玉女执樽杯案样(盘),局□□□好弱(搦)完(玩)第七幅图像配置在南壁的横梁上,内容分为两层,上层是仙禽神兽图,下层是乐舞表演图文字为:其(墙)内,有倡家,生(笙)(舞)相和仳(比)吹芦,龙爵(雀)除央(殃)(鹤)(啄)鱼第八幅图像配置在南壁的中柱,内容为白虎图没有文字说明前室顶部没有发现图像,但墓记里有文字说明:室上(墙),五子舆,僮女随后驾鲤鱼,前有白虎青龙长后即轮雷公君,从者推车,平理冤橱(狱)门扉画像有4幅第九幅图像配置在门额上,内容分两层,上层是仙禽神兽图,下层是墓主车马出行图文字为:堂(墙)外,君出游,车马道(导)长骑吏留,都督在前后贼曹,上有虎龙衔利来,百鸟共侍至钱财第十幅图像配置在中柱石上,刻有四条相互缠绕的巨龙文字为:堂三柱,中央柱,龙非详(飞翔)第十一幅图像配置在东门柱石上,内容分两层,上层为西王母图,下层为仙人图。
文字为:左有玉女与仙人第十二幅图像配置在西门柱石上,内容分三层,上两层各一官吏,下层为一妇女文字为:右柱口口请丞卿,新妇主持给水奖[7]235-240如此具体的文字介绍画面内容,在目前发现的汉画像石材料中绝无仅有,所以信立祥认为:“在汉画像石的发现史上,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最重要的发现通过这篇铭文,我们可以探索成熟期画像石墓的画像组合及其配置规律”[7]237这段文字中,有姓名,有情节,有位置的考虑,表明墓主人对自己的彼岸世界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思考和安排也有一些画像石的文字是直接抒发墓葬建设者心情的,其中的代表作品是河南省南阳市东郊李相公庄许阿瞿画像墓出土的榜题文字,这段榜题文字在画面的左侧,有136字其文如下:惟汉建宁,号在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遂就长夜,不见日星,神灵独处,下归窈冥,永与家绝,岂复望颜谒见先祖,念子营营,三增仗火,皆往书亲,瞿不识之,涕泣东西,久乃随逝,当时复迁父之与母,感□□□,口子五月,不口晚甘,赢劣瘦口,投财联翩,冀子长哉,□□□□,□□口此,□□土尘,立起口堤,以快往人这段文字与山东苍山越前村元嘉元年画像石墓的文字相比,感情真挚而来得更加强烈,并且也很详细,其行文字采用四言诗体而颇具文采,是一篇精心之作,有学者直接将此文字作为早期墓志的优秀作品,一向受到汉画研究者的关注。
不过,许阿瞿画像的榜题文字直接将世俗间的亲情置入文中,缺少对另一个时间的具体描述,从宗教体验的角度看,其价值不如山东苍山越前村元嘉元年画像石墓的文字另外,山东嘉祥县宋山1978年和1980年两次出土的零散画像石中,有两块石头上刻有一篇490字的榜题,也是画像石榜题文字中的长篇大论此外,大量存在的榜题类文字是简短的说明如《艺拓》记载的一则“仙集留题”,石高二尺五寸,广如之二行,行六字又后人题字前后二行,正书在简州逍遥山,文字为:“汉安元年四月十八日会仙友东汉仙集,留题洞天还有些类似榜题的文字,也保留着时人的一些宗教信仰信息如距汉不远的曹魏时期的一则“祭酒张普题字”:“熹平二年三月一日,天表鬼兵胡九口口,仙历道成,玄施延命,道正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