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税务平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治理策略.docx
10页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帮助企业构建平台生态系统,借此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软件为基础的平台生态系统(以下简称“平台生态系统”)是操作系统平台(如IOS、Android)和能够增加其功能的特定应用模块(如可在IOS和Android上运行的各种APP)的组合(Tiwana et al.,2010)简单地说,平台生态系统是由产品、服务和多参与主体共同组成的一种价值网络,具有价值共创的特点与传统商业模式相比,平台生态系统具有开放创新和社会协作的优势,因而逐渐成为基于软件的服务和创新的主导商业模式,被公认为是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最为重要、最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Qiu et al.,2017)然而,当前理论界对税务领域应该如何借助平台生态系统的思想,系统地推进电子税务建设还知之甚少从现有文献看,平台生态系统在税务领域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向景 等(2017)构建了智慧税务的指标体系原广东省中山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2017)从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建设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税务信息生态系统的策略蔡昌 等(2019)构建了“互联网+4税务”背景下的税收生态系统孙存一 等(2018)结合税务实践,提出了构建“互联网+智慧税务”的政策建议。
陈旭煜(2018)从法律、技术、组织、征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智慧征管系统的思路综合而言,以上研究主要聚焦在《“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重点应用上,尽管这些研究部分地体现了平台生态系统的思想,但如何结合我国电子税务建设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构建电子税务平台生态系统,在理论上还是一片空白因此,从理论上探索电子税务领域平台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电子税务的基本理论,也可为今后电子税务建设提供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实践上看,构建电子税务领域的平台生态系统既是深入贯彻“以纳税人为中心”服务思想,提高纳税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电子税务建设的现实需求从我国电子税务建设的发展历程看,金税工程三期实施以来,特别是《“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实施后,尽管电子税务建设和纳税服务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纳税人的多元化需求日益增强,如何运用平台化的思维整合现有税务应用以及开发更多的创新应用,并在平台上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多维度、多渠道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已成为当务之急平台生态系统的核心思想在于创造性地通过社会协作的方式满足互联网环境下客户多元化的需求,从而打破传统软件开发企业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有效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困境。
因此,将平台生态系统的理念引入税务领域,整合金税工程三期和《“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重点应用,形成电子税务平台生态系统(Electronic Tax Platform Ecosystems,ETPE),对促进我国电子税务建设质量和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ETPE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一是为什么需要构建ETPE;二是如何构建ETPE;三是如何对ETPE进行治理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分析构建ETPE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ETPE的概念和设计原则,进而设计和构建ETPE的基本框架,最后阐述对ETPE进行协同治理的机制二、构建电子税务平台生态系统的必要性我国电子税务建设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先后经历了金税工程一期、二期和三期建设,目前已建成了一个包含“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的全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国家税务总局确立了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于2015年制定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电子税务正式从控税、管税进入治税阶段,即电子税务既要服务纳税人,也要服务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然而,随着治税的逐渐深入,制约电子税务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
由于电子税务涉及多平台和服务的应用以及多主体的参与,有必要拓展传统的税收治理理论,以适应现实的需求各地服务税收的软件应用和服务大量出现,如同“应用丛林”,给电子税务的发展规划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金税工程三期主要应用系统(以下简称“金三平台”)、《“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重点服务和应用、电子税务局、纳税服务平台以及税收大数据平台等从电子税务规划层面讲,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平台之间的工作关系,是规划电子税务建设和更好地服务纳税人的基础这是因为,通过有效地整合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平台或应用,不但避免了电子税务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功能重叠的应用,为“只跑一次”创造便利,还能实现不同软件或平台间的协同,为实现协同治税提供基础,更能借此机会发现现阶段电子税务建设和应用的不足,为今后电子税务的科学规划提供基础从电子税务建设实践看, 2016年10月金三平台在全国各地全面上线运行后,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现实的问题一是金三平台的标准化与各个省级税务机关特色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纳税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与金三平台之间的矛盾三是国家和省级处理中心数据仓库数据爆发式增长与其安全存储和分析应用能力之间的矛盾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税务“应用丛林”进行重新审视,构建开放包容的ETPE。
本文参照平台生态系统的定义,并结合我国电子税务的发展实践,对ETPE的内涵进行界定,即ETPE是以金税三期应用平台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对《“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重点应用和金三平台进行整合和优化,构建服务于纳税人、税务人以及外部机构,集大数据分析应用和创新服务应用为一体的平台生态体系,其致力于打造惠及广大纳税人的普惠税务、为税务部门决策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智慧税务以及为税收服务国家治理提供支撑三、电子税务平台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一)以服务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互联网的核心要义之一在于通过多渠道的连接提升体验,即通过连接一切可连接的人、物和场景,不断提升用户体验ETPE的设计应以纳税人为中心,从纳税人的角度设计所有服务和模块同时,ETPE的设计还需要融合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功能,实现网上业务全覆盖,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实现让数据多跑“网路”,让纳税人少跑“马路”,为纳税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多渠道的涉税服务二)以开放包容和内外协作为原则互联网的核心要义之二在于通过去中心化的社群实现多主体间的社会协作ETPE的设计应坚持“税务搭台,各方唱戏”,积极整合第三方资源,与社会各界积极互动,充分吸收大众智慧,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积极将接口向成熟的社交平台、支付平台以及相关应用平台开放,将税务应用融入到互联网的生态圈中,实现众帮互助的新格局。
三)以实现普惠税务和智慧税务为目标设计ETPE时,一方面需要满足纳税人的涉税需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满足税务人的管理和决策需求,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ETPE在设计上既要能广泛获取外部信息资源,形成税务大数据生态圈,让税务人通过对涉税大数据的分析,提高对纳税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现精准服务的同时满足绝大部分纳税人的合理需求,从而体现普惠税务的特点;也要让税务机关能对内实现税收风险管理和评估,对外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换和共享,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服务,从而体现智慧税务的特点四、电子税务平台生态系统的设计框架遵照设计科学(Design Science)对问题界定、系统设计和系统评估的设计流程(Peffers et al.,2007),并结合金三平台以及《“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应用的特点,本文设计了ETPE的基本框架(见图1)一)问题界定电子税务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电子税务建设向纵深发展,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1)如何规划下一步电子税务的重点建设工作目前,如何规划今后一段时间电子税务的建设蓝图已显得较为紧迫因为2016年10月金三平台在全国已上线运行,2020年“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也将要完成,随之而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就是规划电子税务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2)如何看待电子税务“应用丛林”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电子税务中不同软件(平台)之间的关系3)如何对电子税务的平台、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进行治理我国电子税务建设经历了起步、蔓延、整合期未来电子税务的核心社会功能是什么,如何监督管理未来电子税务建设和应用,处理电子税务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管理服务,都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理清这些规划和应用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规避重复建设和实现电子税务不同应用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有利于对电子税务建设进行前瞻性的规划为此,笔者提出了借助构建ETPE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二)框架设计ETPE框架设计的理论基础是设计科学,其主要步骤是问题界定、系统设计和效果评估ETPE框架设计的现实依据是以实现税收现代化为目标,整合金三平台和《“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重点应用,打造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税收集成服务一体化平台ETPE的基本框架包括四层:基础设施层、应用服务层、用户工作层和政策监管层其中,应用服务层是ETPE的核心,是整个ETPE框架设计的重点1.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支撑ETPE运行的软硬件支撑体系,具体包括硬件支撑体系(如服务器、电脑设备、网络设备等)、软件支撑体系(如数据库、网络等)和安全支撑体系(如防火墙等)。
2.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是ETPE的核心,主要包括六个模块:金三应用集成平台、社会协作创新生态圈、大数据分析应用生态圈、纳税服务创新应用生态圈以及前两者分别与后两者交互所形成的智慧税务(大数据应用集成)和普惠税务(创新应用集成),以上六个模块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实现彼此间交互具体地,金三应用集成平台包括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征收管理、行政管理、决策支持和外部信息四个子系统以及全国统一的12366纳税服务系统金三应用集成平台是ETPE框架的核心模块,ETPE的应用都是在金三应用集成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或拓展的为了更好地服务纳税人,ETPE引入了社会协作创新生态圈,包括创意空间、众帮互助和应用广场三部分参照《“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的重点应用,为实现“智慧税务”的目标,ETPE以打造大数据应用平台为抓手,设计了大数据分析应用集成生态圈,重点模块有涉税信息公开与定制、税收风险管理、纳税人画像等;为实现“普惠税务”的目标,ETPE以建设电子税务局为抓手,设计了纳税服务创新应用生态圈,核心模块有办税服务、发票服务、智能服务等具体而言,ETPT以金三应用集成平台为基础,打造“三个生态圈”(社会协作创新、大数据分析应用和纳税服务创新),形成“建立在两个支撑应用(大数据应用和创新应用)上的两个税务”(智慧税务和普惠税务),最终清晰地呈现了当前各种税务应用(平台)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前电子税务建设中“应用丛林”的问题。
同时,ETPE还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将当前的新技术应用到电子税务建设之中如,大数据分析技术主要应用在税收数据分析上,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纳税服务平台上,区块链技术可应用在电子发票和征收管理上,等等3.用户工作层用户工作层是ETPE主要参与者的统一工作界面主要参与者包括纳税人、税务人、第三方以及其他与税务部门进行涉税信息交换的政府部门4.政策监管层政策监管层即ETPE的治理层,是ETPE持续运行的保障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网络平台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微观层面主要包括平台规则的制定、监管和评估以及平台不同参与主体间的关系处理等ETPE的四个层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不同参与主体借助该平台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分享和利用,协同为纳税人创造价值和实现税收现代化,从而实现ETPE价值的最大化三)系统框架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从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