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恶之花原创论文.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596785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9.7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1 [安徽大学 ]西方文论导读课程作业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授课教师:完成时间: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2 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19 世纪的法国是一个流派众多,文学思潮此起彼伏的时代当时浪漫主义的“庙堂出现了裂缝” ,自然主义有发展之势,唯美主义已打出了旗帜,现实主义尚在混乱之中伟大的传统业已消失, 而新的传统尚未形成” ,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进退汇合的十字路口, 象征主义孕育而生, 而象征主义先驱波德莱尔便以一种宗教般的狂热、固执和异想天开为世人奉献上象征主义著作《恶之花》,在这里,他将注意力指向了前人未曾涉及的粪坑、蛆虫、白骨和腐尸 ,, 他那“发掘恶中之美”的另类美学观为后世开辟了一条通向诗歌大门的新路什么是“象征主义”呢?象征主义这一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 “一块木板 ( 或一种陶器 ) 分成两半, 主客双方各执其一, 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 ,即引中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 。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想,它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文学戏剧、绘画、哲学等领域象征主义艺术思潮于19 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法国出现它的产生主要是来源于当时欧洲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社会生活和官方沙龙文化的不满这些知识分子不满于现实, 但又不敢正视现实, 不愿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因此,他们往往采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 在幻想中虚构另外的世界, 抒发自己的愿望, 这样便产生了近代象征性的艺术 1886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发表《象征主义宣言》,象征主义正式得到承认和确立作为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象征主义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追求它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反对描写客观世界, 把客观世界视为主观世界的“象征”,主张诗歌应该表现超现实的 “理想世界”;它重主观幻觉而轻客观描写;重艺术想象而轻真实再现; 重暗示启发而轻明确表达 象征主义总是采用象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3 征、暗示、启发等手法暗示作品的主题和事物的发展,因而形象也半明半暗, 扑朔迷离,充满神秘主义色彩 而作为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于1857年发表的《恶之花》便充分的展现了象征主义的美学观点,被称为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

      《恶之花》 像怪物似的出现在法国诗坛上,它不仅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 也是世界文学中惊世骇俗的不朽名著单是书名本身, 就充满象征意味恶之花”的法文原意是“病态的花” 而“恶”字在法文中更是有多重含义,如疾病、邪恶、丑恶、怪诞、痛苦、损害等等而“花”的含义则具有文学色彩,指美好、神奇的东西,如艺术、诗歌等等波德莱尔用“恶之花”作为诗集的题名,其用意就是通过诗歌的象征意象展示人世间丑恶的事物,从恶中去发觉美, 给世人以震撼和惊醒《恶之花》全诗共分为六个部分: 《忧郁与理想》、 《巴黎风貌》、 《酒》 、 《恶之花》 、 《叛逆》 、 《死亡》 虽然诗集中的诗不是按写作年代顺序排列,而是按诗人要表达的主旨重新组合编排,但它却“是一本有头有尾的书”它有一以贯之的主题思想,象征的意象既暗示反映了波德莱尔所处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现实,也表现了孤独、 病态的诗人, 在光明与黑暗、 现实与虚幻、 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上下求索,不断追求美与理想的曲折历程和悲怆的内心感受写景状物与表情达意上 “象征手法” 的运用及“从恶中去发现美” 的美学创作原则是《恶之花》 的两大特色所在 也正是由于这两种特色的交融与运用,才使得《恶之花》呈现出一种病态的、妖异的美感。

      首先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人通过大量的象征、暗示、隐喻、典故等意象,使人与自然, 精神与物质相互象征, 相互感应, 从而形象而生动的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恶之花》的描写涉及了世间万物猫、狗、修士、妓女、赌徒、腐尸、幽灵、香水瓶、太阳、乞丐、骸艘等等组合成了一个丰富而具有独特审美意蕴的意象体系 而波德莱尔诗歌中的这些意象也是兼具现实性和浪漫色彩他的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4 写作风格时而严肃, 甚至充满了愤怒与激情; 时而又回复温婉和静谧, 他生动的刻画人们嗤之以鼻的事物,赋予他们新的姿态和意蕴, 具有很强的开创性这些意象都充满了奇异性和新颖性,蕴含深意,回味无穷如诗作中的“骷髅”意象,在这里,这些骷髅是一群“夜的舞者”,她们看似妖冶狂荡、堕落沉沦,实则在意象之下则隐藏着那个时代腐朽的内质《骷髅舞》描绘的是一具女性骷髅在精心打扮过之后,欢喜赴宴, 在舞会上妖冶狂舞的情景 《骷髅农夫》将死去的农夫比喻为剥皮人或骸骨,纵然失去了皮肉,却依然凭着一副骨架干着农活,填满包租人的谷仓,无休无止,没完没了《怪物或一位骷髅美女的傧相》 则描绘了一具极尽妩媚和妖烧充满了欲望,如怪物一般的骷髅。

      她身前过着奢华自得的生活赌博、爱情、美食应有尽有而现在虽已化为骷髅,年已不惑, 却依然充满诱惑力, 仍然没有脱去浮华和欲望的气味波德莱尔称其为“完美的老怪物” ,她虽然有美丽的一面,但却任由欲望和命运的摆布,变得肮脏而龌龊,最后只能奔向魔鬼,堕落沉沦到底,自我毁灭这三则“骷髅”意象的描写深刻而新奇, 语言也充满了节奏感, 主题更是引人深思对比波德莱尔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这些象征意象也就找到了 “落脚点”波德莱尔所生活的时代 , 正是资本主义的上升期,但在纸醉金迷,色彩纷繁的巴黎城,他看到的风景却恶如蛆虫般无处不在,嗜咬着巴黎这个死尸般的世界他看到了贫穷、 悲惨和丑恶, 而这贫穷、 悲惨与丑恶的背后, 有一种情绪正悄悄滋长,那就是反抗与革命 这景象当然不美, 甚至令人困闷和窒息, 但却揭示了巴黎社会腐朽醒凝的实质 也正是通过对大众,尤其是诸如妓女等底层人民的描写,波德莱尔揭开了巴黎华美的面纱, 让人们竟然瞥见了巴黎社会丑陋且令人作呕的嘴脸从这层意义上来说, 这也是波德莱尔以象征反映真实的艺术写照,这与象征主义美学观念也完全契合诗作众多象征意象中, 当然不乏诗人个人生活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如 《猫》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5 (之一)既是写猫, 又是写女人, 是借用猫的意象来表达对妻子又爱又恼的复杂感情。

      再如《香水瓶》 则是一首奇特的爱情诗, 诗人把自己比作老旧肮脏而又余香犹存的香水瓶,借用香水瓶散发出来的“强烈的芳香”,象征诗人对心爱的女人强烈的感情 诗作中,象征意象众多, 这些意象新颖深刻, 其想象力之丰富奇诡令人惊叹不已,他们恰到好处的挖掘到人的精神世界, 再现了人们主观的心灵世界《恶之花》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和美学原则就是“从恶中去发掘美”诗集中,恶与美的完美交织给人带来了异样的审美体验一直以来, 人们所重视所关注的都是“美”,总是通过直接的对“美”的赞扬和歌颂来表达内心感情,而《恶之花》的审丑思想无疑是一个新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的开拓波德莱尔便是执着于描写赤裸裸的丑恶, 然后从中发掘并升华出特殊的美在诗人看来, 丑是对现实的反映, 而美则是对理想的追求 通过对丑的剖析和展示, 发觉其中之美,以丑为美,化丑为美更能够带来内心世界的共鸣和情感最真挚的体验正如他在《恶之花》的序中说: “什么叫诗歌什么是诗的目的就是把善同美区别开来 , 发掘恶中之美正是在这种美学观的指导下, 波德莱尔在诗集中塑造了大量的丑的意象,涉及到社会现实、 自然事物、 人性精神等具体可感的和抽象虚幻的不同领域, 构成了一个具有多个分支的庞大的恶的意象体系。

      在波德莱尔的笔下,似乎万物皆丑,万物皆恶他拒绝去描写如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英雄美人、王公贵族、豪华宫殿、田园风光和异域盛景等 他所向世人展示的尽是丑恶与肮脏,这也正是他独具风格和另辟蹊径的艺术追求广为人们称赞的《腐尸》 、 《七个老头》、 《骷髅农夫》、 《小老太婆》、 《情侣的死亡》 、 《黄昏》等便是这个方面的代表作其中, 《七个老头》、 《骷髅农夫》、 《小老太婆》、 《情侣的死亡》、 《黄昏》以大量描写社会现实之恶而闻名 社会之恶也是整部诗集中对恶的最明显最直接的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6 揭示在这里,他所描绘的下层人物衣衫褴褛、面容消瘦、任人欺凌,有的甚至面目可憎《七个老头子》中的老头们“眼中闪着恶相”、 “像跛行的走兽”; 《小老太婆》 “弯腰曲背、身体萎缩如同怪物” ; 《骷髅农夫》被剥掉皮 , 只剩一副尸骸,却仍在翻耕劳作; 《黄昏》里,在夜幕掩盖下,满是倾巢而出的作恶者,娼妓、骗子、小偷、赌客等等 这芸芸众生组合在一起 , 构成了一幅乌烟瘴气的巴黎生活画面 , 为读者展示了大都市巴黎如同人间地狱的悲惨景色这些便部分展现了《恶之花》的社会现实之恶同样令人“不堪入目”的还有波德莱尔笔下的“自然之恶”。

      正如《腐尸》中所描绘的“爬满蛆虫的腐尸” ,他恶臭难闻,周身爬满了苍蝇和飞舞的臭虫 ,, 此外,波德莱尔还对人的精神即人性之恶进行了描摹然而,这就是诗人所要单纯表达的恶吗?显然不是,波德莱尔所要表现的一种在丑恶的对照和衬托下, 对美的展现与升华 在老头子、 老太婆、盲人们身上 , 诗人不仅仅看见了他们猥琐可憎的外形, 更发现了蕴含在他们身上的生命意志和他们心中的一片精神的净土 而对于那些在污浊社会中冷寞麻木的妓女、赌徒、混世者,诗人则显示一种无可奈何之情,, 波德莱尔就通过对丑恶的现实反映和揭示来表现出对美的理想的追求而《腐尸》的思想意旨更为深刻, 波德莱尔从这一可怕尸体形象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肉体终将毁灭 , 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才能永存”所谓“形姿”、 “神髓”实际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肯定和赞美这种力量才是诗人不惜笔墨描写腐尸的根本目的人性的丑恶与崇高更是如此 波德莱尔对诸多丑恶的刻画同样与他所生活的社会时代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恶之花》是诗人的人生历程和心灵历程的真情实录,诗人在诗集中所描绘的杀人、投毒、纵火、强奸等大都是其自身目睹或是体验了的长期生活在“病态之都”巴黎的波德莱尔处在“恶”的环境的包围下。

      因此,诗集便可以看做他对自身苦难的言说 同时,通过对自我的大胆解剖和真诚的告白,他无情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丑恶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堕落,这也诗作惊世所在就个人看来, 审丑的体验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丑的载体或是表象本就是丑的,是恶的这种形式的审丑就是以丑显丑,转丑为美,在波德莱尔的《恶丑与美的交融与转化——读象征主义诗歌《恶之花》7 之花》中,便大都属于此种形式 第二种的审丑体验, 他的关于丑的载体和表象是美的,或者说它所浮现给读者的最表层的东西是“美”的,而在表层之下的第二层中,便蕴含了大量“丑”的内涵,然后再通过深层的,对于前两个层次的美与丑的剖析来指出真正的美丑所在正如一些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妓女的形象以左拉笔下的娜娜和曹禺笔下的陈白露为例,首先,她们的物质外壳是美的, 她们都拥有美丽的肉体表象 然而,她们作为妓女的身份实质又带有恶的成分但是,倘若对她们的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因素进行分析,那么这些所谓有着美艳脸庞但地位低下妓女的人生之路便有了解析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也变得开朗起来这就是《恶之花》, “恶之为花,其色光艳而冷彻脊骨,其香浓郁而幽远,其态精俏而邪魅, 其组祟高而延绵, 它绽放在地狱边缘, 释放其阴冷而波动心弦的独特魅力。

      通过象征与现实的交织、丑恶与美丽的融合,波德莱尔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别样的艺术世界, 带有着丰富的意象和美学内涵,这部象征主义宪章之作的开创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而对后人来说, 通过阅读和思考波德莱尔及其著作《恶之花》所得到的人生感悟和审美体验也将源源不尽,世世翻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