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部标准.doc
12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标准手 持 式 电 吹 发 器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供湿发吹干定型用的具有电动吹风和电热装置的手持式电吹发器(以下简称吹发器) 也可用来局部加热和干燥其它物品1 型式与基本参数1.1 吹发器按所装配电动机分 RCE、RCH、RCY 等型式:a. RCE 为交直流两用电动机驱动的吹发器;b.RCH 为单相异步电动机驱动的吹发器;c. RCY 为单相整流供电的永磁式直流电动机驱动的吹发器1.2 吹发器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 12 技术要求2.1 吹发器应能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靠地工作:a. 海拔不超过 1000m;b.周围环境温度-5~40℃;c. 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 90%(温度为+25℃时) ;d.周围空气中没有易燃性、腐蚀性气体或导电性尘埃2.2 当电源电压与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10%时,吹发器仍能正常运转2.3 吹发器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全速运转时,距出风口平面中心 30mm 处的最低平均风1 of 11额定电压 V 220额定频率 Hz 交流 50 或直流额定输入功率 W 250、350、450、600、750、1000、1250速、热风温升范围以及同型号产品温差范围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85—01—14 发布 1985—06—01 实施2.4 吹发器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正常工作时,各部分的额定温升应不超过表 3 的规定表 32.5 吹发器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的实际消耗功率与额定输入功率的偏差不应大于+5%或小于-10%2.6 吹发器在 85%额定电压下风叶在任一位置都应能起动至运转2.7 在稳定热态时Ⅰ类吹发器(一般绝缘有接地装置者)带电部分与外壳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2MΩ ,Ⅱ类吹发器(双Ⅲ绝缘无接地装置者)不低于 7MΩ出厂试验允许在冷态下进行2.8 吹发器的绝缘应承受历时 1min 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及闪路现象,试验电压的频率为 50Hz,波形为实际正弦波试验电压的有效值Ⅰ类吹发器为 1500V,Ⅱ类吹发器为3750V2.9 吹发器的噪声以 A 计权声功率级表示,应不大于表 4 的规定吹 发 器 型 式 最低平均风速 m/s 热风温升范围 ℃ 同型号产品温差范围℃RCH 5RCHRCY6.565~165 不大于 30测 量 部 位 温 升 ℃ 测 量 方 法电 动 机 绕 组 A 级绝缘 55E 级绝缘 70 电 阻 法手 柄 20 电 温 度 计 法距出风口 10mm 处的外壳 40 电 温 度 计 法2 of 11表 42.10 RCE、RCY 型吹发器的最大无线电干扰电压(功率)允许值应符合表 5 规定。
表 52.11 防潮试验原则国际 GB2423.3—81《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 即吹发器在温度为 40±2℃,相对湿度为 90%~95%恒温恒湿箱(室)内,在不凝露的条件下,连续放置 48h 后,其绝缘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a.Ⅰ类吹发器绝缘电阻不低于 2MΩ,Ⅱ类吹发器不低于 7MΩ;b.Ⅰ类吹发器承受频率 50Hz、实际正弦波的交流试验电压有效值 1250V,Ⅱ类吹发器能承受 3750V 历时 1min 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c.Ⅰ类吹发器的泄漏电流不大于 0.75mA,Ⅱ类吹发器不大于 0.25mA2.12 吹发器发热元件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 1000h2.13 RCE、RCY 型吹发器的炭刷应易于更换,其使用寿命不应小于 200h2.14 吹发器的开关在正常工作时经 10000 次操作后仍应能继续使用吹 发 器 型 式 RCE RCH RCY额定输入功率W≤15055 70声功率级 dB(A )≥6007560 750.15~0.2 0.2~0.5 0.5~5 5~30 30~300最大干 扰 值70dB(uV)66dB(uV)60dB(uV)66dB(uV)45~55 dB (PW)防频率线性增大 2.15 吹发器的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能防止人身触及带电零件或转动部分所造成的触电或碰伤事故;b.当吹风部分不工作时,应能保证电热部分不通电;当电热丝断裂后也不致引起触电事故。
2.16 一般绝缘的金属外壳应有供接地用的装置及明显的接地标记,从接地导线与金属壳的连接端至金属外壳最远点之间的电阻应不大于 0.1Ω,接地导线的外层绝缘颜色应为黄绿双3 of 11色2.17 吹发器电源线的引出处应有防止电源线在接线处被拉紧和剧烈弯曲的夹紧装置及保护装置该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 当用 6kg 的拉力(对重量 1kg 及以下的吹发器取 3kg)以每次持续 1s 钟的方式拉电源线 25 次后,电源线在夹线装置处的位移不应大于 2mm,并仍能继续使用;b、经 2 万次弯曲试验后电源线护套不得松动和折裂,电源线中导线损坏的股数不得超过总股数的 10%c、 电源线绝缘性能,应符合有关电线标准及家用电器通用安全规范的要求2.18 Ⅰ类吹发器的电源线应采用三芯、Ⅱ类次发器应采用两芯带插头的纤维编织橡皮绝缘或优质塑料绝缘护套铜质软线,其长度和每根线芯的截面积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表 62.19 吹发器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当从 0.7m 高度,水平地自由跌落在硬木板上一次后瓷件不应碎,壳体和手柄不应开裂,并符合 2.8 条的要求,仍能正常使用2.20 吹发器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a、 非金属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气泡,缩孔或裂纹;b、由金属制成的外壳及紧固件表面均应有防腐蚀性保护层,该保护层应光滑细密、色泽均匀,不能明显斑点、麻点、针孔和气泡;额定输入功率 W 250 350 450 600 750 1000 1250长度 m 2 3线芯截面积 mm2 0.5 0.75c、 通电加热后表面不得有起泡、起层和剥落等现象;d、镀层表面按 GB2423.17—81《电工电子产品盐雾试验方法 》的规定,经 24h 试验后被试 主要表面不应出现大于 3%的腐蚀面积以及多于 2 个/cm 2 的金属锈点,锈点直径不得大于1mm。
胶件面积小于 1cm2 时,则不允许出现金属锈点而锐边上的锈迹和任何可以擦掉的淡黄色膜迹可以不计2.21 吹发器的铭牌、标记应清晰耐久,以保证其字迹在使用期间不易磨灭2.22 吹发器所用的紧固件应采用国家标准件4 of 112.23 吹发器产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已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2.24 在用户遵守吹发器的保管和使用规则的条件下,从售出日起在半年的使用期内(但以从制造厂起运之日起不超过一年半的时间) ,吹发器如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作工时,制造厂应负责免费为用户更换、修理产品或零件3 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 3.1 试验用测量仪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a、 用于型式试验的电气测量仪表,其准确度应不低于 0.5 级,用于出厂试验的电气测量仪表应不低于 1.0 级;b、测压计可使用补尝式微压计或倾斜式压差计,其准确应达到 0.1mm 水柱;c、 测压用毕托管应有校正系数;d、测温用的仪表,其准确度应达到 1℃;e、 测量大气压力及湿度的仪器,其准确度应达到 0.5%;f、 测量时间所用秒表,其准确度应达到 0.1s3.2 适用于一定电压范围的吹发器,在试验时除功率偏差试验采用该电压范围的平均值外。
其它各条试验均采用该电压范围中对试验最不利的电压作为试验电压除特殊说明外,在运转状态的试验,应将吹发器固定在支架上,使出风咀轴线与水平面平等,试验过程中电压变动范围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但在读取输入功率时应为额定电压值3.3 起动试验时,将吹发器接于 85%的额定电压上起动五次(每次起动前电动机处于自然静止状态) ,此时吹发器应能可靠地起动至运转3.4 功率偏差测定时,将吹发器接于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运转 10min,用瓦特表测得其实际输入功率功率偏差按下式计算:P - PH△P= x100% ……………………(1)PH式中:△P— — 功率偏差百分数, %;P——实际输入功率, W;PH————额定输入功率,W 3.5 热风风速测定在无外界气流影响的室内进行,在距吹发器出风口平面 30mm 处如图 1所示 A、B、C 、D 、O 五点,用毕托管将压差引到测压计上以测取动压计算风速测试时吹发器进出风口应无明显受阻5 of 11测试风速前先使吹发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运转 10min,然后把毕托管置于图 1 所示位置将 A、B、C 、D 、O 点处的压差逐次引到测压计上,测出对应各点的动压PVA、P VB、P VC、P VD、P VO,计算其平均动压(毫米水柱)平均风速(m/s)1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PV=[——(√ P VA +√ P VB +√P VC +√ P VD +√P VO )] 2 …………(2) 5 V=√ 2KP V X ρ ρ ρ 0 …………………(3)ρ=3485x10 -6 ( P ),kg·s 2/m4273+t …………………(4)式中: PV——平均动压,毫米水柱;V ——平均风速,m/s;ρ——空气密度,kg·s 2/m4;K——毕托管系数;P——大气压力实测值,毫米水柱;t——放置毕托管头处的空气温度,℃;ρ 0——标准大气状态下的空气密度,其值为 0.12kg·S2/m4。
注:出风口为圆形时 2AO=2CO=出风口内圆半径出风口为方形时 2AO、2CO 为其对角线长之半3.6 热风温升测定在无外界气流影响的室内进行先使吹发器于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运转 10min,然后如图 2 所示,通过热电偶在距出风口平而 30mm 处测取热风温度(℃) ,将测得值减去室温即为热风温升(℃) 测试时所用圆球采用排球用球,热电偶置于 20x20mm 的 0.2mm 厚的铜板后面,与圆球间垫有 3~6mm 的毛毡3.7 温升试验应在无外界气流影响的室内进行将吹发器悬空吊置使出风方向呈水平位置,对吹发器施以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使它连续运转,距它周围 1~2m 的环境内放置不少于 2 只温度计,记录试验前及试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待吹发器连续运转达到稳定温升后(一般约 3h)进行测量3.7.1 绕组部分的温升:需采用同一单臂电桥测量冷态和热态时的绕组电阻;热态电阻的测量需在切断电源后15s 内进行完毕6 of 11对 RCE 和 RCY 型吹发器电动转子绕组的电阻如在炭刷的引出线上测量时,应使换向器在冷、热态时处于相同位置上铜线绕组的温升△t(℃)可由下式求得:R2 – R1 R1式中: t1——温升试验前的环境温度,℃;t2——温升试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R1——绕组在温度 t2 时的冷态电阻,Ω。
R2——绕组在温度 t2 时的热态电阻,Ω3.7.2 手柄和距出风口 10mm 处的外壳的温升用热电温度计测得在断电后 5min 内温度最高值减去试验结束时的环境温度而得235+t 1)-(t 1 - t2)△t= 3.8 热态绝缘电阻在温升试验后即用 500V 兆欧表进行测定测定时应使电动机和发热元件处于接通位置,绝缘材料的外壳应包上金属箔使与金属外壳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