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甘棠中学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12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甘棠中学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5. 此时我国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6.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参考答案:5. D 6. A试题分析:【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6题详解】上海处于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中线工程南起湖北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至北京、天津回答下列小题12.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B.华北地区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北移D.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1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其影响是( )A.减轻汉江下游泥沙淤积B.增大华北地区江河泄洪压力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用水紧张问题D.为沿线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参考答案:12.B 13.D试题分析:1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我国南方水资源盈余,而北方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进行南水北调的原因为D13.丹江口水库的修建使汉江上游来沙大量沉积在库区,导致汉江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减少,因此下游河段泥沙淤积与水库的建设有关,与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提水关系不大,A错误南水北调主要是缓解北方缺水,调水线路与沿线河流不相连通,不会增大北方江河的泄洪压力,B错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沿线大中城市及首都北京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缺水问题,C错误,D正确 3. 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比在西部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原因是A.东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大 B.东部距离海洋近C.西部地区地形状况复杂 D.东部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参考答案:A4. 将1:1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参考答案:D5. 关于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总量少,人均多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C.春夏多,秋冬少 D.年际变化大参考答案:B6. 右图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二十四道拐”。
据此回答第20题20.山区交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参考答案:B7.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 非洲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明显的原因是( ) ①沙漠面积大 ②地形单一、海岸平直 ③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大陆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上对称 ④非洲原始自然环境保护良好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9. 下列有关图中⑤处沿海气候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②处在背风坡 ③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A. ①④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参考答案:8. B 9. C【8题详解】读图可知,赤道横贯非洲大陆中部,且地形主要为高原,比较单一,对气候的影响小,使非洲的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差异导致的热量差异,所以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9题详解】读图可知,⑤处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不受赤道低气压控制,①错;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如果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不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②错;该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③对;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起到增温增湿作用,④对。
故选C8.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0. 图中洋流A. ④为北大西洋暖流 B. ③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C. ①的流向为自南向北 D. ②附近可能存在大渔场21. 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洋流A. ①造成途经的大陆沿岸地带气温降低B. ②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从东海岸延伸至西海岸C. ④促进了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D. ③缩短了上海到美国西海岸的航行时间参考答案:20.D 21.C20. 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读图中所示洋流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方向为逆时针运动,所以该海域应该为南半球故A、B 错误①洋流的流向应为自北向南,故C错误②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信风为离岸风,导致底层海水上泛,大洋表层营养物种丰富,形成大渔场,故D正确21. 若图示海域位于太平洋,则其位于南太平洋,④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经过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全球环流,促进太平洋与大西洋、印度洋的海水交换,故C正确①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造成途经的澳大利亚大陆沿岸气温升高,故A错误;②洋流为秘鲁寒流,使南美大陆热带荒漠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故B错误;③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对从上海到美国西海岸的航行时间 没有影响,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和影响,难度一般9. 读下面北半球、南半球和全球月均温与冰雪覆盖面积对应值的分布图回答31--32题: 31、从图中可以看出,月均温的高低与冰雪覆盖面积呈反相关的是: A.只有北半球的1月 B.只有南半球的4月 C.只有全球7月 D.全球全年都是 32、当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欧洲面积相当时: A.为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 B.长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高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塔里木河进入汛期参考答案:D D10.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曲线图(比例尺为1/2000,数字单位:℃),读图回答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参考答案:A11. 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1时51分,下图所示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由于震源深度只有5千米,所以灾情严重据此读图完成2题1.依提供信息可知,图中jl、j2两条经线的经度分别为 A.55°E,60°E B.135°E,140°E C.170°E,175°E D.170°W,165°W2. (刘志云,原创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B.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浅源地震 C.地震发生季节,衡水盛行东南风 D.地震发生时,衡中学生正在上第四节课参考答案:C B略12. GIS可以像传统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的有关查询。
但GIS能进行势态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和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回答28~30题28.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9.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 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 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30.如果将GIS技术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 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B.用来预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地点和灭火所用的大致时间C.用来预测森林火灾后所造成的后果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预测分析火势蔓延的方向,尽快制定灭火方案参考答案:A A D13. 下表为2OO8年我国四省(区)经济、人口指标回答34~35题省(区)GDP(亿元)人均GDP(元)三次产业比重(%)城市人口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①21487422l45.153.94157.6②77623221411.554.933.651.7③31761211014.646.339.132.2④4203l959316.449.733.939.6 34. 四省(区)中,区域发展水平最高的是@考@资A.① B.② C.③ D.④35. 表中③省(区) A.处工业化发展阶段 B.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C.区域城市化水平高 D.农业产值高于①省区参考答案:A A14.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B.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覆盖反光地膜的主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详解】在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而且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点睛】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但并不是所有覆盖地膜都是为了起到保持地温的作用15. 秦直道是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的古代交通运输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南起咸阳,循子午岭山脊北行,直抵边关重镇九原郡,宽约50米,长约700千米,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虽历经2 000年风雨,多处路面仍保存完好,坚硬的夯土层路基上只有杂草衍生,竟未长乔木据此完成第5~6题 5.结合上图,分析秦王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直道的主要目的是A.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B.巩固边防,加强国家的集权管理C.促进陕、甘、宁、内蒙古等省区的社会经济交流D.开发河套地区的土地资源6.清嘉庆年间记载:“若夫南及临潼,北通庆阳,车马络绎,冠盖驰驱……”可见,秦直道的荒废仅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如今,部分完整的路段已被列入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下列关于秦直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达性特征显著,说明选线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小B.沿线地区荒漠成片,风沙肆虐C.秦直道的功能基本没有变化D.交通和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化,是其荒废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