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中期报告资料汇总.docx
40页1. 《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中期报告钱澜张勤坚2. 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太仓市实验小学托管九曲、直塘小学纪实 钱澜张勤坚3•文化融合: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关键——太仓市实验小学托管九曲、直塘小学的个案研究 钱澜4 •城乡学校之间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探索钱澜5•跨校“一日体验活动”课程建设方案 张勤坚附录1:收获喜悦一一九曲小学“亲近自然” 一日体验活动方案 九曲小学德育处提供附录2:乡风乡韵一一赴直塘小学一日体验活动手册实验小学德育处提供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立项课题《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中期报告近年来,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太仓市教育局大力推进基础 教育均衡化高位发展,通过太教[2007] 23号文件,委托太仓市实验小学全面 管理地处太仓相对偏远的农村学校一一(金浪)九曲小学,期望通过托管,让实 验小学在自我发展的前提下,放大与辐射优质教育资源,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 秀的教学经验向农村学校迁移实验小学钱澜校长从托管主体学校的角度出发,确立了立足校本、带动九曲 小学共同发展的五大基本策略:“环境影响、舆论竖标、典型引路、深挖资源、 短板加长”,并以“验血”、“输血”与“造血”为例阐述了托管工作的整体思路。
托管伊始,学校联合教培研中心、督导室等单位对九曲小学进行了综合调研, 从师资分析、生源普查、校史梳理、财物支配、规范实施等方面进疔了详细与科 学的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九曲小学三年发展规划》随后,通过每 周二的“教学开放日”让九曲小学的教师走进实小的课堂听课学习,通过送课下 乡、联合主题沙龙、师徒结对等活动开展校际帮扶,成效显著2007〜2008学年 末,九曲小学在教育局组织的期末综合考评中获得高分,托管阶段性成果正逐步 呈现随着托管工作的持续开展,实验小学单向的“经验输出”呈现出各种弊端, 因此在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下,在省教科院专家的引领下,我们对“托管”进行了 更为科学的理性分析,确定以“文化融合”提升“托管”品质,做好托管课题研 究2008年8月,《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被批准为全国 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FHB080478o2009年1月15日,本课题进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专家组对课题进行了现场开题论证,参加论证会专家由国家督学、省教科所原所 长成尚荣先生,江苏省教科院规划办主任、基教所所长彭钢,江苏省教科院基教 所副所长王一军,江苏省教科院规划办主任助理蔡守龙、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孙 向阳老师等组成。
论证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所作的开题报告,在报告中,课题负责人就本课题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思路、方法、 步骤、保障措施等问题向专家组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介绍接着,专家组与课题 组成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对话,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经过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木课题进入实质性硏究阶段,而专家学者们的意 见和建议,也为课题实践提供了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开题论证后,课题组迅速 召开专题研讨会,调整方案,突破瓶颈,找准定位经过反复研究与修改,课题 组确立了以下几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三校合作性管理机制创新的实践研 究》、《三校课程教学文化融合的实践研究》、《三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研究》、《“十、百.千”工程与三校学生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从现实存在问 题入手,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 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一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们 始终认为,基于“托管”政策前提下的共同体学校文化建设,必须形成目标一致 的主流价值观,同时又需要充分关注校际多元文化的有机整合;以校际共同体为 基木组织开展的学习、研究与培训活动,必须倡导合作与互助,共同促进共同提 高;在学校共同体组织中进一步关注儿童,通过校际学生共同体组织开展“城乡 一口体验活动”,并把课程建设作为重要突破口。
文化融合视野中的托管学校共同体,是一个在“和而不同、不同而和”理念 观照下的文化共同体托管双方学校在尊重各自学校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关注城 乡学校间多元文化的融合,同时还凸显主流文化对农村小学的影响一年多來, 在托管学校之间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共同体组织,其中教育管理创新共同体 确立了三校共同的愿景,制定和完善了学校各项制度,梳理与挖掘各自的文化; 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联合托管双方学校青年教师每周四晚6: 30〜8: 30分组活 动,通过主题式培训与沙龙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科研协作共同体则进 一步拓展与延伸了学校教科研组的功能,将托管双方同学科教师组成一个真正有 效的异地研究协作共同体;学生发展共同体则着重基于学生整体发展理念上的 统筹与规划,力求统整城乡学生各种活动,构建一个真正的学生互动乐园2008年8月,实验小学再接重任,托管育•塘小学,基于“文化融合”视野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也从托管双方的互动转向三方的协作与交流下面将我们的实践、探索及收获做一汇报:一、 对研究的背景及价值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两个核心关键字就是“优先发展”与“公平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也在他的讲话中多次提到“教育公平是教育的基木政策”。
温家宝 总理指出:“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 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把推进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冇发展 机制,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等政策导向成为本课题研究最重要 也是最基木的政策依据太仓市首批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验收,也是省首批“教育均 衡化发展先进市”,城乡学校在硬件建设方面已基本处于同一建设与发展水平, 但在内涵发展方面,城乡差异仍然明显,因此太仓市教育局逐步构建了城乡一体 化教育体系,并在县域范围内稳步推行教育集团联动制,并试点出台了城区优秀 学校“托管”农村相对薄弱学校的举措太仓市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拥有相当优质 教育资源的优秀学校,在城乡一体与教育均衡的人背景下,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 有义务也有责任率先乖范、积极引领,帮助相对弱势的学校快速发展太仓市实验小学在“十五”期间承担的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草根化” 校本研究》在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课程规划与建设、学生个性化 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木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5 年开始,学校就与地处乡镇的新毛、新湖两所乡镇小学结成教育集团,在资源共 享、师资培训、联合教研等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从学校自身角 度看,我们己经具备了向外输出的能力和条件二、 对文化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融合?文化融合的途径是什么?每一次追问,都会 让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各种科学知识及其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产生并影响着人 们行为的精神、社会心理的总称文化融合是界质文化之间相互接触、彼此交流、 不断创新和融会贯通的过程融合体现了在互补和互惠关系中寻求平衡的倾向, 是文化发展演进过程的必然步骤文化的融合不是整合形成单一的另外一种文 化,而是一个赋予原有文化牛命力和发展动力的有层次性的互动过程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正经历着以下的历程:文化尊重一一文化了解一 一文化渗透一一文化冲突一一文化认同(沟通)一一文化融合一一文化转型我 们之所以描绘并实践这样一条文化融合的路线图,事实上正是基于理论研究与文 化实践基础上的反复权衡与探究的结果文化融合的前提是文化尊重,只有彼此尊重,才有彼此认同的可能性心理 认同度越高,文化融合的程度也就越高提高心理认同度的关键在于不同文化之 间的相互尊重和了解,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认同,文化歧视只能产生文化抗拒。
就教育而言,无论是城区学校对农村学校、重点学校对普通学校、名教师对一般 教师、都市学生对农村学生等等,都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良性 互动,最终才能从文化情感上达成城乡教育的同化与此同时,实验小学的“草根文化”在与托管学校文化融合的历程中,在相 互尊重、相互了解基础上,必定有一种强势文化单向渗透的过程,这种文化渗透 必定引起文化“冲突”,然而冲突与融合作为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存于文化 联系的过程之中因此更简明一些地说,文化融合的过程,就是一个正视文化冲 突的存在并着力解决冲突的过程学校间的文化融合,就是基于不同学校文化基础上的相互渗透和学习,是 一种保持各自教育文化基本立场的相互影响和借鉴,是立足于各自学校文化基础 上的发展与创新我们一方面承认托管双方学校文化所存在的差异性,客观地看 待在融合过程中所必然产牛的文化冲突问题,积极地将这种差异存在视为学校间 协作的一种资源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实验小学在“托管”各项工作中的核 心地位,因此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实验小学在学校管理、教学与科 研等各方面的优势,认真示范、充分辐射,走好“托管”这盘棋著名学者费孝通在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联合会2000年的会议上指出,“和而 不同将是世界多元文化必走的一条道路。
对于托管三方的学校来说,我们也必 须作好充分的文化准备,争取既能坚持自身学校文化的特点和独立性,又能够对 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借鉴与融合,为达成城乡学校之间基于文化层面的平等对 话、交流和不断发展作出努力三、 课题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需要构建一种基于三校四地(其中九曲 小学有两个校区)各个层而的学习共同体来展开借助托管三方学校各个层而共 同体的建设,探究三方协作共进的策略,落实和深化太仓市教育局关于“托管” 的区域教育发展战略;同时通过各自学校文化建设的分析和研究,明确太仓市实 验小学草根文化对九曲、直塘小学的有机渗透,并最终形成具有各自学校自身特 色,同时又兼具“坚韧、质朴、灵动、舒展”精神特质的学校文化;并最终通过 研究共同体建设的研究,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城乡一体化背景 下研究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为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探究一条可行可推广的 新思路如今,从组织形式上看,已经逐步形成了教育管理创新共同体、青年教师发 展共同体、教科研协作共同体、学生发展共同体等学习型组织;从研究载体上看, 管理创新共同体以跨校联席会议为平台,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以每周四晚的培训 与研修活动为基础,教科研协作共同体则以网络教研为载体,学生发展共同体则 主要通过“跨校一日体验”来开展活动;从研究成效来看,管理共同体研究建立 了以分享、督导、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多项制度,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创设了个人 专业发展模式,教科研协作共同体形成了 “跨校研修活动”模式,学生发展共同 体则进一步催牛了 “一日体验活动课程”的构建。
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了城乡教师互动发展的模式,大幅提升了城区学校和农村 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课题研究让太仓市实验小学的“草根化”校本管理思想和 模式在农村学校得到有效渗透,正促使被托管学校形成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校木管 理机制,逐步改变着乡镇小学相对薄弱的教育教学面貌,进一步缩短了城乡教育 差距四、 对课题研究内容充分聚焦木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基础性研究包括①学校文化和学校 共同体建设的文献研究;②三校文化建设现状、经骑及问题的研究;③三校共同 体建设的定位、目标、办学核心理念、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的研究理性思考与 深化研究包括①实验小学基于“草根文化”的深化研究;②九曲、直塘小学学校 文化的梳理与实验小学草根文化的融合研究实践探索研究包括①三校学校文化 规划的研究;②三校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